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引动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源论文,于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学生日常品德状况应逐步列为考核内容。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适当控制客观题比例。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可实行半开卷考试,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开卷考试。”实行半开卷考试或全开卷考试是中考政治学科近年来最大的改革举措之一。为了适应这项改革,我校初中政治教研组经过不懈的探索,总结出“问题引动”式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问题引动”式教学的关键,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来,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来。
提出问题应注意三点:
1.问题必须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
2.问题必须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
3.问题必须层层推进,逐步提高思维要求。
上述三点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方面在于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乐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在讲“工业革命的进程”时,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请仔细观察英、法、美、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工业革命的大致时间及完成年代,在时间上有什么规律?(2)为什么后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的进展会比较迅速?(3)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我们将题目列出来之后,学生的第一感觉便是第一、第二题难度不大,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有了信心。而第三题的设置,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学生在第三个问题中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工业革命的技术和经验能不能适用于农业革命?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要把书本上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及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两点。
1.情境的创设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等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情境。
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我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条件的创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以“趣”入境——讲述生活趣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以“疑”入境——设置悬疑,激活学生的思维;(3)以“情”入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展示现实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我们在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这一内容而创设问题情境时,采用了2001年1月23日,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材料。同学们看完这段录像资料,便情不自禁地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教师趁势再提出下面两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重演?我们怎样才能辨别什么组织是可以参加的?什么组织是不可以参加的?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既已提出了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绝不是教师把一个现成答案塞给学生那么简单,解决问题应该是师生互动:主角是学生,教师是搭桥引路者——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
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针对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或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初步解决问题。
2.自我总结和互相交流。通过学生的交流互补作用,使得结论进一步走向完美。同时,学生的自我总结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更明显、更持久。比如:我们在讲“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问题:(情境)(1)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的口号,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就“不合时宜”了。(2)目前,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国家提倡适度消费,因此,不需要再提倡艰苦奋斗了。(问题)艰苦奋斗真的过时了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辩论来回答。有的同学认为:艰苦奋斗没有过时。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如果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有的同学说:我们现在仍然要高喊艰苦奋斗的口号。因为实现现代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是不行的。有的同学补充说:“即使实现了现代化,艰苦奋斗也不会过时。因为,艰苦奋斗不仅仅是指物质方面的节俭,更重要的是指一种精神,一种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使学生对“建设祖国需要艰苦创业精神”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交流,使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得到纠正,受到了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
教师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准备。学生对直观性强的东西容易理解,但他们手头材料少,教师必须整理好可能需要的有关材料(材料最好包括正反两方面),作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
2.疑难词语的释义。教材中的一些专业词语(民主制度、市场经济等)是初中学生暂时不能理解的,对此教师必须做出必要的解释。
3.针对性的点拨和总结。学生的分析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有的即使正确,也不一定全面、完整,所以,必须要有教师针对性的点拨和总结。教师的点拨应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应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比如:有的学生讲,出现“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是因为这些“法轮功”痴迷者没有文化,缺乏知识,所以被蛊惑做傻事,因此只要提高大家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避免悲剧的重演。有的学生立刻反对:“自焚者”中有的还是大学生,所以光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没用,必须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才行……面对学生这样的争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有可能避免悲剧的重演。这样,学生真正解决了问题,掌握了同时也提高了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归理,升华问题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所以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后,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理,使学生的认识得到理论的升华,从而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并学会迁移知识。在此,我们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及时在问题与原理之间做好“接口”,建立思维台阶(所谓思维台阶,就是指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领悟到知识的精神实质)。
2.引导学生对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归纳,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得到理论的升华。
3.引导学生从点到面,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课堂思维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归纳和迁移能力。比如:我们在讲完“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这一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升华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学会对理论的运用,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思考:(1)为什么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才最终确立的?(2)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问题与原理”之间做的“接口”,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前面已分析过的“工业革命对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中,去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明确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归纳工业革命给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的基础上,弄懂“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道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把握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生产力”原理后学会迁移知识——运用这个原理来分析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拼搏。
随着政治考试形式和命题的开放性,政治课课堂教学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政治教师面临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大。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教法,扎扎实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才是我们的根本。
标签:创设教学情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