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叶思壮

试论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叶思壮

叶思壮(广西岑溪市第六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小数教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打好小学数学知识基础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好数学及其它科有很大的好处。小数课堂是开展小数教学的主渠道。因此,要改革小数教学就首先要改革小数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数 课堂教学 改革 认识 理念 主体与主导关系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11-01

我们开展小数教学,首先要找准教学改革的重点,即找到数学教学的突破口,正如农民种男,只有牵好“牛鼻子”,才能驾驭好耕牛一样。当前,我们唯有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才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一线光明的生机。当前我们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应该如何去实施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立足于改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号召全国人民“改革创新+互联网行动”。李克强总理的号召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是我们今天小学数学教改的正确方向。要说小数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应抓好几个重要环节:其一,数学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其二,在小数教学中以《数学新课标》为方向,大胆开展高科多媒体、互联网与小九教学的整合教学。其三,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比如,开展好数学小组的合作探究式教学。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浙江阿里巴巴集团马云主席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教育时代。我们的各项工作,唯有改革、创新才有出路。作为小数教师要站在二十一世纪的环境内思考问题。要转变自己过去那些陈旧的教育观念,改革过去那些陈旧落后过时的教育教法。在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法中开展创新性的小数教学探索。

1、树立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观念。我们的小学生是课堂数学学习的主人公。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我们学生服务的。

2、树立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观念。现在的小数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导师、组织者、探究数学学习的合作者,亦师亦友。

3、教育教学的方法要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要教学中,学生喜欢学,愉快学,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小数教师只有站得高,才能看过得远,以二十一世纪人民教师的形象,素质去积极参加小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活动。

第二、开展小数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整合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李克强总理的“创新+互联网行动”给我们开展小数教学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的小数课堂教学就应该大胆引进高科技的多媒体技术,高科互联网技术。比如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高科技的“声音、光彩、画像、动感、静感、音乐、美术、资料全、信息多”的优势。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把抽象、艰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整合为普通、平凡、易学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数学好学、易懂、而且有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高科的多媒体、互联网给我们每一个小学生学习数学插上了创新、美丽、奋飞的翅膀,让小数与多媒体、互联网整合教学中给小数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带来提高小数教学的春天。

第三、开展好小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小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在于培养敢说,敢争辩的探索精神和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的探究方式,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思维基础。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回到应该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上去,则就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满堂灌、注入式、题海战术又大行其道。发散思维被禁锢,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被扼杀,就仍然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犹如“那是一潭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小组合作学习则从根本上避免了那种情况的发生。它又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何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即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使他们在自然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思想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我们可以想到,老师把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不首先拿出答案,让学生们讨论,就是要打破沉寂,让那些不动脑筋,只等着听结论作记录的学生,象赶鸭子上架一样地,逼着他们嘎嘎地叫,让知识点在讨论中清晰起来。让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他们在争辩中提高思辨水平。这是思维的开发,是思维的深化。在思维的深化中发现新东西,如解题新思维,新路子,新方法等等。这是应试教育理念下没有的课堂局面。这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措施探索。试想一堂课要面向全体,要人人都有发言机会,老师一言堂,偶尔抽些学生回答问题,大多数根本就没有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为面向全体搭了建说话的平台。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小组合作形式又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收集问题的方便之门。如果没有大面积的讨论发言,老师只听几个学生发言,是不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的。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可以巡回观察,倾听讨论情况,这个知识点还存在什么情况就会一目了然了。回头再进行总结时,是有很强的针对性,重难点就被一一击破了。

第二课堂是更大的数学活动空间。应试教育存在“三中心”论, 即“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第二课堂的开辟打破了三中心论。课堂的民主气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基础,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得到满足。这样,在课堂教学的时空有限有情况下,第二课堂就正好搭建了继续活动的平台。也就是说,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在第二课堂中,他们可以不以课本为限,可以自己开发数学资源,延伸数学探索,变小组合作为自由合作形式,将数学学习引向深入,更有利于自我培养创造精神,在探索的路上发现数学新大陆。作为小学生,他们也许根本发现不了什么新东西,但只要培养起这种创新意识就会在以后的学习路上有所发现。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是终身受益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孙晓燕.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一代月刊,2012(11):141.

[2]张会丽.试论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摘版:教育,2015(5):128.

论文作者:叶思壮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试论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叶思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