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李晓燕,刘方萍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李晓燕 刘方萍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病例均9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试验组增加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分析两组疾病知晓程度评分、血压水平。结果:疾病知晓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较高(P<0.05);血压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疾病知晓程度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Effect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i Xiaoyan Liu Fangping

Pingdu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2667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19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9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based on routine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disease awareness scores, blood pressure levels. RESULTS: The disease awareness score was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was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are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improve blood pressure level and improve disease awareness.

[Key words] hyperten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effect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455-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还会伴有心、脑、肾等功能损伤。临床会出现疲劳、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故在治疗时需要进行血压控制治疗[1]。但此病症病程较长,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治疗。但部分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了解度不够,治疗依从性较差,故需要给予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取190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后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取1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分组原则为随机分组法,将1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病例:95例。对照组患者中55例男性、40例女性,年龄:40.5-80.2岁,平均年龄:61.3±10.5岁,病程:2.0-15.7年,平均病:8.5±5.2年;试验组患者中57例男性、38例女性,年龄:41.2-80.8岁,平均年龄:62.0±10.0岁,病程:1.8-16.1年,平均病:8.9±5.0年,分析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到院后,病情明确后,均给予针对性治疗,基于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增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以患者病情,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向其讲解用药剂量、时间及用药后所出现不良反应,教会其观察方法,如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以患者病情为基础,指导其合适的训练运动方式,运动以自身耐受度为主。指导其低糖、低脂肪饮食。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病程较长,但因多种原因的影响,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从而引发了不同的不良心理,如恐惧、焦虑、抑郁等;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病情的控制造成影响。故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在交流时,对其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适的心理放松方法,可邀请治疗效果较高的患者进行健康讲座,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放散其注意力,提高治疗配合度[3]。鼓励与叮嘱家属多关心患者,提高家庭支持度,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保持平稳心态面对疾病。

健康教育:以患者文化程度为基础,为实施差异性的一对一健康教育。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情,让其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在用药过程中,讲解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减轻不良反应带来的困扰。指导血压自测方法,让患者可以正确掌握血压血测方法。讲解运动情况与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指导适宜的锻炼方法,纠正其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良心理,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可以稳定患者血压[4]。向其普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讲解并发症预防措施,遵医嘱指导用药。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疾病知晓程度、血压水平。

疾病知晓程度判定:用我院量表评价,包括疾病知识、用药方法、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并发症防治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证明疾病知晓程度越高。

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分析本文数据,()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疾病知晓程度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血压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其以血压水平升高为主,如血压控制不佳时,会引起较多的心脑血管事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而高血压病程较长,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治疗与预后效果不佳。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与患者交流时,指导其心理压力放松方法,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茶酚胺释放量,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血压水平与心率;给予案例讲解,提高治疗信心,同时还可保持患者健康心态。指导家属家庭关爱措施,让患者从心理感受家庭的支持,提高自护能力的同时,提高护患关系。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自我血压监测方法,改善不良生活状态,从根本上改善血压水平,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对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小月,沈峥,杨昊.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7):919-921.

[2]黄静.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3):3099-3102.

[3]杨志英.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09):10-12.

[4]陈步凤,宋琼,任瑞,等.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和知晓率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8,41(03):194-196.

[5]张红.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9):156-158.

论文作者:李晓燕,刘方萍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李晓燕,刘方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