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科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制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约越高了,城市的道路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市容市貌的象征。所以城市道路景观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相关部门必须要利用一切资源和精力来进行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工程。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引言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该以人为本,遵循人的本位原则,在栽种绿植过程中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公开招标优秀的设计、施工团队,争取优化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打造适宜居住、环境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1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1.1遵循因地制宜、多样化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在布置设计前,应该让农林、地质部门首先勘测气候、地形、地貌,搞清楚自己城市适合怎么样的植被生长,在确定后再移植树苗,防止树苗因不适应气候、土壤、水分、地貌等原因枯萎,反而不利于绿化的进行。而城市在选择适应的树苗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自身城市的特色,不要因追逐潮流而可以模仿其他城市,遵循多样化原则。
1.2遵循艺术性、科学性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一定要遵循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原则。既然市政部门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就应该做出较好的产品,设计出较好的景观。市政部门应该选取较为优秀的城市规划的团队,设计道路景观。道路景观的设计中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让市民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植被色彩、高低、疏密等方面都做一定的调整。
1.3融入周边环境的原则
在遵循艺术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市政部门也应该主义不宜过度标新立异,应该考虑到周遭建筑环境,绿化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周边环境,追求和谐的效果,而不是特立独行,阻碍行人出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达到天人合一效果。
2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问题
2.1同质化现象明显
市政部门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不同道路因周围建筑、地点、地势等原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设计时为了追求城市的规整和统一,导致最后设计出的道路绿化景观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丧失了应有的观赏和休闲效果。
2.2缺乏人性化的考量
城市的主体是人,因此在城市任何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都应该考虑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但目前的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规划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许多绿化为了完成城市建设指标,一味地追求绿化面积,忽略掉绿化也应在保障道路畅通下进行,需要便利市民。
2.3缺乏个性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太过相似,在绿化植物、布置、色彩选取等方面太过千篇一律,没有凸显各自城市的独特性,甚至过于刻板,没有新意。
2.4绿植面积不够宽广
现今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建筑土地越来越珍贵、稀缺,土地价格上涨,市政部门对待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大多把道路土地用于通行,而非绿植培养。市政部门人员仍然未意识到绿植对空气的重要作用,甚至出现通行面积霸占绿化的情况,导致绿化面积无法吸收城市废气。
3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3.1道路视觉景观设计
在对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在现有交通条件下,各种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殊性。可以根据道路的功能和性质来将道路分成不同的视觉等级,在道路环境分析时,可以选择一种主导的用路者视觉特性作为道路环境分析的主要依据。所以任何一条道路都要考虑道路特性与人的视觉特性的协调。在道路视觉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根据地貌、地形的变化来布置道路平面线性、竖向设计和横断面,确保道路线性、分隔带、绿化和边坡的连续、平顺、自然,保证良好的通视效果,确保与周边环境风格相统一,同时需要与道路平、纵、横及道路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相结合。设计时,应避免视觉上的乏味。在机动车路面设计时,需考虑利用柔性路面结构来降低光污染和噪声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路旁景观等设计时,选取的颜色和材质要与道路景观风格定位和周边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材料选择还要参照地域性特点。
3.2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机动车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道路的绿化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在道路绿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车辆及行人的出行便利,以及道路的整体规划。绿化的目的实质是为了道路的美观设计,同时也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改变和对道路有一个防护隔离作用。在绿植设计上,注意植物的配置要求,突出层次感和空间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根据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合理设置草坪面积,适当缩小,并对植物的种植需求加入设计元素增加层次感。道路景观设计要想做出层次感可以选择乔木和高大的树木。从大体上来看,道路景观的设计能美化城市的建设,在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城市的绿植材料尽量选择当地的植物,同时根据地域文化,因地制宜。每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颜色的变化会不同,在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等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
3.3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把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当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该城市的排水问题。通过自然时间净化雨水速度非常慢,再加上城市排水能力差,就会产生城市内涝的灾害。城市的内涝会影响人们的出行,造成交通的不便,以及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对于管理雨水系统与城市景观道路建设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多地城市组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解决了城市内涝的问题,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海绵城市在道路景观建设中,应深入分析实际的城市道路规划,在保证道路的安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道路绿化以及公共设施。通过海绵城市理念设计,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但在另一个方面,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却限制了道路绿化景观植物品种的选择,要考虑到其蓄水能力,耐涝耐旱等特点,又得考虑到植物配置的美观,很难做到传统道路绿化设计那样植物层次丰富、效果好的设计。
3.4绿色材料的使用
绿色设计为减少资源消耗以及资源重复利用的目的,在真正道路交通设计时,应注意绿色材料的选择,不可大兴土木,大肆破坏城市内部的自然环境资源,尽可能选择可以再生的资源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原材料。最好就近取材,了解使用绿色材料进行建设对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还以城市最为本真的面貌,不要沾染过多的工业化气息,特别是针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不能破坏环境以及环境周围的生物圈。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用绿色清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给城市道路建设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浪费,要把城市还给自然,把水资源还给土地。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人文历史建设设计出符合当地的道路景观。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才能达到较大范围内的道路景观设计。针对现代化社会崇尚的是绿色材料的使用性这一特性,为了让全市人民都可以拥有使用绿色材料的机会,那么就需要为道路景观建设造出更好的空间。
3.5行道树的设计
行道树设计师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有树带和树池2种。通常会在马路两边建设树池,对树池进行设计并将树木种植在树池中。树池行道设计的使用面积相对较为固定,并且因为造价管理所消耗的资金非常高,所以容易引发维修困难等许多问题。而树带式的行道树设计模式是在车辆行驶位置和步行的位置中间进行的一种道路设计。如果是人流量特别多的地方,就要相对减少种植面积,意味着可以在道路中间设计一条树木小道,分离了行人与车辆,大大提高了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道路建设的生态效益,并且有遮荫避阳的效果,让城市居民感到快捷舒适,提高了生态防护效力,并且可以慢慢推广到更多的城市道理建设发展上面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与坏,直界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因此,就对城市的道路进行景观生态化设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振强,王国明.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5)
[2]张涛.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浅析[J].科技展望,2015(10)
[3]王薇,段飞.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以郑州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5(12)
[4]张思,胡毓佳,崔天剑.基于设计优化论中景观设计失落空间优化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8):92-93.
[5]李亚云.浅谈道路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以长兴岛潘园公路街心花园前卫段为例[J].建设科技,2017(8):85-86.
[6]韩星雨.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7,33(1):120-124.
论文作者:杨璐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考虑到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