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建设劳务工人意识形态的培养论文_胡坚

浙江温州沈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2

摘要:对于劳务工人的重要性,保障其合法权益,保护其作业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劳务工人的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但公路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劳务纠纷”、“违章作业”、“用工荒”等问题,本文结合我公司在公路建设中劳务工人管理的实践经验,探析新时代劳务工人的管理,即如何培养劳务工人意识形态,从合同意识、生产意识的培养角度入手,让劳务工人自觉形成履行合同意识、提升技能知识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等意识形态,做新时代的建设工匠,从根本上让制度措施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劳务管理;维权意识;安全档案;二维码;违约意识;安全生产意识

0 引 言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国劳务工人人数达到了28836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18.6%,依然为劳务工人的主要从事行业。随着国内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大量的劳务工人参与到公路建设当中,这意味着公路建设中劳务工人的稳定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国家、地方为了保障劳务工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务工人的作业安全,做好劳务工人管理,出台了很多文件政策,制定了各项措施制度,如专项保证金、专款专户管理、清偿责任制度等工资管理制度;技术交底、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但实际工程中仍存在“劳务纠纷”、“违章作业”、“用工荒”等问题。如何真正做好劳务工人的管理,做到制度落地,措施到位,仍然是公路建设中劳务工人管理的难题。

1 高速公路劳务工人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施工企业对劳务工人的使用和管理模式,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将劳务工程依法分包给有劳务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劳务公司进行分包作业,劳务公司再根据工程性质,配备必要的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特种工种持证上岗),以施工队伍的形式,进行现场施工劳务作业,并且施工前开展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工资的结算则按劳务工人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结算,并且建设方可以通过建立劳务工资专用账户、一卡一表实名制等制度履行监管责任。这种管理模式,较传统的施工单位直接管理零散的劳务工人或包工头,有了很大的进步。理论上,通过这种模式,劳务队伍权益有保障,施工专业化、标准化。但是,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发现,劳务工作薪酬纠纷仍然存在,劳务队伍的组成依然不是很稳定,队伍的主要管理人员相对固定,劳务工人仍然是松散的、流动的,因而出现“劳务纠纷”、“用工荒”、“违章作业”等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1)劳务合同只是一纸空文,劳务单位不重视,只为做台账资料,劳务合同约定的用工报酬及权利义务都是应付而已;劳务工人也不重视,草草签字,对于合同条款的规定更是知之甚少;

(2)劳务公司没有制定适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是相对正式的、集中化的“包工头”;

(3) 80后已成为劳务工人的主力军,他们的特点是有一定的知识能力,但无一技之长,高不成低不就。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合同意识、生产意识的培养角度入手,让劳务工人自觉形成履行合同意识、提升技能知识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等意识形态,做新时代的建设工匠,从根本上让制度措施真正发挥作用。

2 合同意识培养

劳务纠纷解决的根本在于履约,而履约的前提就是自身的权利得到满足和自身的义务已兑现。因此为减少劳务纠纷,或者在劳务纠纷发生时,更好的保障劳务工人的权益,就应该增强劳务工人的维权意识和违约意识。

2.1 增强维权意识

针对劳务合同的形式主义,为增强劳务工人的维权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劳务合同的“三级教育”

在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的同时,进行有关劳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宣贯,并签订劳务合同,建立一人一档以及人员花名册。一方面增强了劳务工人的合同意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及时签订了用工合同,建立实名制台账。

(2)维权告示牌

施工现场及项目部醒目位置设置维权信息告示牌,告示牌主要内容有①工程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和行业监管部门等基本信息;②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等制定的管理制度;③公示工资支付表及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④行业监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建设单位维稳办投诉举报电话。

维权告示牌的设立不只是告知自身工资被拖欠时的维权途径,更是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建设单位的劳务管理制度,对施工单位或劳务分包单位存在的违反制度的行为,如虚假订立用工合同(薪酬待遇不实)、未进行三级教育等都可维权,进一步保障了劳务工人的权益,也让劳务工人意识到制度及合同不只是一纸空文,更加强了劳务工人的合同意识。

图1劳务工人维权信息告示牌

(3)网络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项目的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工资不拖欠、维权要理性”主题宣传,营造保障劳务工人权益的良好氛围,让劳务工人放心,施工单位敬畏。

2.2增强违约意识

培养劳务工人的合同意识,不仅仅是增强维权意识,也要让他们明白契约精神是相对的,保障自身的权利得到满足,那么自身的义务也要履行,要有违约意识。因为在现场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施工单位不是没有资金支付,也不是不想支付,而是不能支付。一是国家、地方的相关制度都只是从维护劳务工人这一弱势全体的权益出发,并没有相应的约束制度,存在临近春节、农忙等特殊节日,一旦足额及时支付劳务工人薪酬,便没有了对劳务工人的约束手段,而出现“用工荒”,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计划,甚至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二是存在在工程的关键节点或重要阶段,撕毁约定,漫天要价,严重损害到施工单位的利益。因此新时代的劳务工人应该增强自身的合同意识,不只是增强维权意识,更要增强违约意识。只有双方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才能更好享受“权利义务平等”。

培养新时代劳务工人的合同意识,也能倒逼劳务公司完善合同内容,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纠纷时按合同办事,按法律、按规矩处理,才能使得实名制、设立专户、银行代发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3 生产意识培养

生产是劳务工人的第一要务,而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因此对于劳务工人的生产意识培养主要一是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二是技能知识意识的培养。

3.1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一直是建设领域紧绷的那根绳,从国家地方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到现场管理的三令五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也已经较为成熟。但劳务工人,尤其是经验尚浅的劳务工人还是会有懈怠的情况发生。如何培养安全生产意识,本文根据项目管理的经验,列出比较新颖有效的制度进行探讨。

图2劳务工人二维码档案

(1)建立劳务工人二维码档案

劳务工人二维码档案包含人员信息、劳务合同、三级教育表、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书、岗位危险告知书、岗前安全教育考试、特种作业证、个人防护用品领用及维护及、个人安全教育培训交底记录、工资支付等信息,并通过二维码系统生成每人唯一的二维码。一方面利用二维码这个时尚的手段可以更便捷、更有效做好内业资料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现场施工管理以及监督检查,让劳务工人的安全生产状态透明化,时刻保持安全生产意识。

(2)建立安全生产积分制度

图3安全积分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积分制度,对于劳务工人每次安全生产行为以及安全教育学习等进行加分;对违章作业等行为进行扣分;积分有一定价值,可以兑换物品,提高劳务工人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培养安全生产意识。

3.2 技能知识意识

对于劳务工人技能知识意识的培养意义在于: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需要;二是通过不断的技能进步,以及提供更高的平台,才能让以80后为主的劳务工人更强的归属感和前途感,有踏踏实实稳步向前的动力,从打工向技术人才转型,保证人员的稳定。

(1)建立民工学校,发挥施工现场就是学习现场,施工项目部就是社会大学的作用,给劳务工人提供学习的环境。

(2)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务工人有知识、会学习的能力,利用好民工学校,加快培育劳务工人队伍。鼓励施工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给劳务工人提供平台,将一部分技能水平高的劳务工人招用为自有工人,不断扩大自有工人队伍。

(3)引导劳务工人考取特种作业证,大力发展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工人。促进劳务工人从散工向技术工人转型,打造新时代的建设工匠。

4 结 语

国家、地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真正做好劳务工人管理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土壤,但要真正做好劳务工人的管理,做到制度落地,措施到位,仍需要从劳务工人自身的意识这一内部因素为出发点,培养新时代的建设工匠,实现劳务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兰玉平,王尧.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民工工资管理实践[J].交通财会2012.05(总第298期):89-91;

论文作者:胡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浅析公路建设劳务工人意识形态的培养论文_胡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