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解析论文_袁明石

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解析论文_袁明石

身份证号码:44510219890823xxxx

摘要:新时期,中小户型住宅建筑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方向。如何在户型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下,更好的优化其功能,满足业主需求,已成为住宅建筑设计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小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中小户型;设计;要点

前言:相较于大户型建筑而言,中小户型住宅建筑受到这工薪阶层及年轻人的关注。中小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不但需要满足居住者的基本生活要求,还应当集教育、办公、娱乐、休闲、会客、展示、健身等功能需求于一体。总而言之,在当前中小户型住宅建筑逐步发展成为住宅领域主流户型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出经济合理、舒适实用的中小户型住宅建筑已成为业内人员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

1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要求

1.1住宅环境

人们在选购住宅时住宅环境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建筑密度、绿化率以及容积率是影响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如今建筑的高度被限制,容积率高也就表明建筑密度大,绿化率小,这对于居住环境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很多开发商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过分提高小区的容积率,使得建筑密度增大,十分拥挤。对于中小户型的小区,户型比较小,要达到同样的容积率就需要建设更多的楼,这对居住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人员在对小区进行整体规划时,在保证开发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也需要小区能够有好的光照、透气性以及绿化效果。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人性化的理念,贴近自然。

1.2住宅套型面积

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其住宅的套型和面积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在房屋销售的过程中,不同户型的销售价格也不同,所以在进行,住宅的设计工作室,需要对住宅的套型面积进行控制。大型的住宅,其面积和套型比较大,费用也相对较高,所以在进行中小型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尽量在保证住宅质量的基础上,减小套型面积,尽量减少住宅的公共空间公摊面积,合理进行户型的配比。

1.3户型设计

在住宅建筑的选择过程中,户型是人们选择的普遍依据,所以在进行中小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其户型进行合理设计,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科学设计,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居住人的生活和工作,以人文理念为核心,尽量遵循人们的生活规律,保证住宅内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行科学布局,使得住户的生活能够更加便利。

2中小户型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2.1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近年来,部分中小户型住宅建筑在设计规划方面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追求住宅数量方面的发展,不但没有在规划设计方面取得进步,反而导致住宅建筑滞后于现实发展。设计者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了居住质量的下降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2.2空间配置不合理

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住宅面积指标的理解不够深入与全面,忽略了居住行为基本空间尺度与面积实际使用效率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居住空间配置不合理,居住者在有限的居住空间中难以有效开展居住行为。

2.3弹性与选择性不足

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下,居住者对于住宅建筑使用空间的要求与选择时不尽相同。但在中小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空间划分相对呆板与僵化,对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与品质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空间使用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

2.4缺少住户自我参与度

众所周知,居住者是居住行为的最终执行者,具有群体性的概念特征,这也就意味着居住者在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意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性色彩。在当前中小户型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将不同审美与价值取向的居住者塞入高度雷同的居住容器内,住户自我参与度严重匮乏,这是中小户型建筑设计在人性化设计理念方面存在缺失与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3.1总平面布置

在布置总平面时,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在“高绿化、低密度”的设计理念下,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优质的住宅环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的楼栋数量,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如何增加单层楼层的面积进行适当的考虑,要尽可能地使每栋单元在保证六户的同时,还能跟其他单元进行有效的拼接,这样楼栋才能具有灵活的组合以及合理的布置。这样布置的优点是既能促使单栋建筑的楼层面积增加,又能促使用户居民公摊的面积的占比逐渐降低。其次就是要对建筑大楼的上限进行充分利用,增加建筑楼层,并对建筑的楼层高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果每层楼能够在原来的高度上再下降20cm,那么每栋住宅建筑就能增加两层楼层面积。通过在平面设计时增加建筑的单层面积与向上增加楼层相比较来看,后者更加具有优势。其根本原因是前者很有可能会出现住宅平直下降的问题。每户平均建筑面积的下降是能否变动规划指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般情况下,降低户均面积,就会增加总户数,而后者的增加就必定导致增加规划指标,由于各个因素的增加,开发商就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增加车位数。增加了停车位,就会导致居住环境的质量下降,而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建造单位就必须建造一个地下车库,以地下车库为主,地上车位为辅,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居民的生活受到车辆的影响。

3.2室内空间设计

中小户型能够对室内功能空间进行灵活的调节控制,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现浪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轻质、透光的材料,使用很多用途的家具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不同功能区,减少固定墙体的应用,保证室内空间的流动性以及开放性,户型可以结合功能需要对空间的位置、形态以及大小等进行改变,提高其实用性。设计模糊功能区域,合并、连接某些功能区,比如很多中小户型都是起居与餐厅相结合的,还有些中小户型的厨房是开敞的,还可以将大尺寸的飘窗做成厨房的操作台,增加室内的空间感。科学利用空间角落,对于富余的空间角落需要高效利用,将其制作成储藏或者收纳的空间,在洗手台下面设置储物柜,阳台设置吊柜等,对空间进行科学、高效的利用。装修时采用简洁明快的手法,使用视觉延伸的材料,比如镜面、玻璃等,使得空间得以扩大。

3.3户型的精细化设计

户型的精细化设计是中小户型住宅建设计的重要优化措施,这要求设计师在中小户型住宅建设计时,需要结合人体工程学,注重房间的舒适度。作为用户的主要活动空间,客厅在中小户型住宅建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考虑到光线对电视的影响,使尺寸适中的家具,能够摆放于客厅之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要求中小户型住宅建设计在满足实用性要求的同时,还要兼顾美观性,并且还要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为其提供布置条件。户型面积决定了厨房与卫生监督面积不会过大,但在中小户型住宅建设计时,也要注意对厨房与卫生间进行合理的布置,为住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除此之外,还要合理的安排房间里净水器、燃气管、电磁炉的位置,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统筹安排。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中小户型住宅建筑的储藏空间设计也十分重要,既要为用户提供宽敞的使用空间,也要注意储藏空间不宜过大,避免影响到其他功能房间的设计。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户型住宅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基本要求,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人们对中小户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空间的利用上更加合理,在具备的功能上也更加的完善。由此可见,如何在有限的小空间内设计出功能齐全、舒适度较高的居住环境,是所有设计师应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红,吕燕红,季强.灵活多样•变换生长[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4):210-212.

[2]孙佳媚,周术,孙志娟,等.90m2以下中小户型设计策略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4):228-230.

[3]张雯.威海市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

[4]罗玉轩.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5]黄洲.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浅析[J].建筑知识,2018(4).

[6]杨儆.探讨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方法[J].福建建材,2015,03:27-28+52.

论文作者:袁明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解析论文_袁明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