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次贷危机看后危机时代的美国银行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美国论文,银行业论文,看后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后危机时代银行业长期资产业务将会更多采用逆向周期发展模式
实践不断表明: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银行可持续增长的最大威胁正是这种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而银行业经营模式由来已久的最大局限以及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都在于银行普遍采用顺周期发展模式,扭曲了长期资产周期发展和经济周期的关系,从而不仅强化了经济周期波动性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也增加了银行业在系统性风险中的脆弱性。在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在长期资产发展中,会更注重采用逆向周期模式。下面以房贷资产为对象作分析。
(一)银行业在房贷业务中普遍采用顺周期发展模式——成因、特征及弊端
顺周期发展模式为:经济/房屋市场上升周期:扩大信贷,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标准,低估风险,减少损失准备金和资本金;下降/衰退周期则反向操作。所以,顺周期模式不仅简单指追随周期,而且指主动促进周期,其意图是在上升周期通过促进市场扩张获得更多业务收入;在下降周期通过缩减业务避免损失。相应的,顺周期不是单纯的信贷量扩张/收缩,而是具有以下特征:信贷增长率超过或低于GDP;主要由供给而非需求驱动;信贷供给大于或小于信贷实际需求;通过降低或提高信贷标准和价格以增加或减少信贷量。
亚太经合组织十国20世纪80~90年代统计数据揭示了银行信贷的顺周期特性:银行信贷增量和经济增长、房价、股价正相关,而信用风险损失准备金/资本、信贷标准和经济增长、房价、股价负相关。表现为:经济上升周期,信贷增量大幅超过GDP,损失准备金/资本和信贷标准降低;经济下降/衰退周期,信贷增量低于GDP,同时损失准备金和信贷标准提高。
对美国的考察也发现银行业信贷增长和信贷供给/需求间具有以下关系:
第一,供给推动信贷增长是严格意义的顺周期模式,它通常和未来损失正相关,因为这种信贷增长通常伴随信贷标准放松和利率下降,为以后损失埋下风险,损失潜伏期通常有几年之长。
第二,由真实需求推动的信贷增长不是真正的顺周期模式。并且由于这种增长可能同时伴随信贷标准趋严以及利率上升,从长远看损失更低。
银行信贷和经济/房屋市场互相攀升的恶性循环是顺周期模式的典型特征和结果。
经济扩张早期:失业率下降,个人收入增长,利率下降,房价及预期上升,房屋需求上升。
随着房价上升,银行低估房贷风险,并高估抵押品价值同时看好其持续上升前景。银行风险胃口大开,放松标准,降低利率,提高LTV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牺牲贷款质量换取数量,银行房贷在全部贷款占比大幅上升直到超过50%,形成信贷供给诱惑、推动需求的状态。
银行的参与促使房屋需求和价格继续上升,导致泡沫形成,经济/房屋市场周期达到峰值。
经济/房屋市场周期拐点出现:失业率上升,收入减少,房屋需求减少,投机者抛售房产,房价/抵押品价值下降,现有LTV上升超过100%,大量房屋形成负资产。
经济增长推动通货膨胀上升,央行开始提升利率,促使房屋需求和房价进一步下降,个人还债能力进一步下降。
房贷违约率上升,损失增加,资本充足率下降,资产负债表受损。银行为了减少损失,维持资本充足,采取急刹车方法避险,结果反而放大风险,起到负杠杆效应:银行普遍提升信贷标准,提升利率,降低贷款房价比(loan to value),牺牲贷款数量换取质量,紧缩贷款,囤积现金。结果造成流动性短缺,合格消费者难以获得贷款,同时银行开始拍卖回收抵押房,房屋供给进一步增加,使得房价进一步下降,现有贷款房价比(LTV)和违约率继续上升。
随着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追加资本,紧缩信贷,银行信贷供给从领先需求变成滞后需求,使经济增长融资需求受阻,甚至导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结果不仅影响宏观经济恢复增长,也进一步增加银行业损失。
银行个体采用顺周期模式会削弱银行抗经济周期能力,影响银行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长期目标;银行普遍采用顺周期模式会加强经济/房屋市场周期波动和恶性循环,放大系统性风险,最终殃及银行业整体。银行信贷供给最终应当和真实需求、经济增长维持均衡,而顺周期模式则破坏这一均衡,导致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资源错配。银行纠正这种非均衡的过程使业务和利润增长出现大幅波动,无法维持收入和利润的跨周期持续发展。以下实证考察揭示了银行业房贷资产普遍具有顺周期特征及弊端:
第一,美国和许多国家银行业的历史证明,信用扩张通常伴随着标准放松,随后通常伴随着资产质量下降、违约率和核销率增长,滞后期为3~5年。银行信贷质量和数量、稳定和增长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说明银行信贷标准、信贷供给都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并且成为损失的重要来源。
第二,美联储三十多年来关于银行信贷官的考察则专门从信贷标准角度揭示了信贷的顺周期性质:信贷标准和信贷量之间高度负相关;信贷量和经济增长之间高度正相关:经济高速增长时,银行资金资本充足,放松标准,增加贷款;经济增长减速或衰退时,银行损失上升,前景不确定,资本充足压力上升,资产负债表受损,银行则紧缩标准,减少贷款。结果又影响GDP恢复增长。GDP和信贷标准/信贷量之间互相制约。
第三,次贷危机更具典型意义。从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角度看,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有其必然性,因为美国银行业发展模式更具顺周期特征。例如,危机前的美国在主要国家中房贷条件最宽松。房贷抵押证券市场高速扩张使贷款大量增加,供给刺激形成泡沫性需求。需求扩张又反过来刺激贷款大幅增长。2002~2006年房贷增长率平均为10%,远超过同期GDP和个人收入增长率。而房屋市场增长周期累积的风险在衰退周期开始爆发,出现巨大损失。危机发生后,银行为防止更多损失走向另一极端:提高信贷标准,减少新贷款发放。资产减少又通过负杠杆效应使个人和企业在最需要资金的时期得不到资金,导致经济衰退。美国最近六次经济衰退中的五次发生在银行提高信贷标准紧缩信贷之后。最近这一悲剧又再次上演。
(二)银行房贷业务逆向周期发展模式及其运用
鉴于周期波动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以及银行业顺周期模式弊端,许多国家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业最近几年来就如何应对周期波动避免悲剧重演展开了讨论,逆向周期模式引起广泛关注。银行业未来在其长期资产业务中,将更注重采用这一模式。
1.逆向周期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操作
对应于顺周期模式,逆周期模式对以下变量采取反周期操作见下表。
2.逆向周期模式的作用和优越性
该模式可克服上述顺周期模式弊端,成为银行个体、整体应对周期波动的自然对冲工具和内在稳定器。
(1)银行单独采用这一模式可为银行个体带来以下利益
第一,在市场上升期避免过度扩张长期资产和过度承担风险,特别是防止压力下长厚尾损失,保证长期资产质量;在经济下行期,则又能继续维持业务/利润增长。
第二,在市场下行期利用其他银行因损失上升普遍缩减业务的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第三,从管理成本上看,逆向周期发展是一种具有内在自然对冲机制的模式,它可使银行用最低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稳定效益。
(2)从银行业整体和宏观经济层次看也较有利
第一,银行业共同采用逆周期模式有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限制负杠杆效应发挥正杠杆效应,延长经济增长周期,缩短下行周期。
第二,与央行政策操作保持一致。央行政策通常具有逆向周期特性。而且在经历了最近的次贷危机冲击之后,更多的央行开始重视和重新评估这种逆周期模式。银行业运作模式和央行政策操作一致,可加强央行政策效果。
二、后危机时代银行业表内和表外业务会出现较大调整
(一)表外业务发展失控——影子银行系统崩溃的教训
最近二十多年金融创新的重要方面是银行业表外业务高速扩张,非银行金融机构依附于银行业信用资产发展衍生业务,在银行体系之外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或虚拟银行系统。这一系统的过度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在次贷危机发生后的迅速去杠杆化过程,是导致次贷危机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子银行系统形成的驱动因素主要有:银行需要通过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交易转移表内资产风险、获得再融资并减少监管资本要求;非银行金融机构需要利用银行信用资产开发投资产品,获得更多高利润来源。
影子银行系统参与者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运作模式是:借入期限短、流动性高的资金,然后从事期限长、流动性低的贷款或投资。最典型的影子银行运作是结构性投资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结构性投资工具(SIV)是一种特殊意图实体(SPE),它和发起银行之间具有破产隔离法律形式,不纳入发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所以是典型的虚拟银行。该实体不是通过吸收存款,而是通过在货币市场按照接近LIBOR的利率出售短期资产抵押商业票据(ABCP)获得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投向利率更高的长期债券,获取25个基点的利差。据穆迪统计,2007年9月全球大约有30家SIV,管理的证券达4000亿美元。
这些机构对金融市场稳定及实体经济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一方面,它们具有和商业银行同样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但这些风险未得到充分披露,没有严格的监管资本要求,资金也没有联邦存款保险。
另一方面,它们具有比商业银行更高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因为它们的资产具有长期性和低流动性,而资金来源具有短期性,这种资产负债表风险全靠在市场上出售短期融资工具应急计划控制。而对个别机构合理的应急计划对整个系统则可能是灾难。因为在系统性风险上升时,所有机构同时抛售会造成市场流动性短缺,从而加剧系统性风险。这也正是次贷危机导致全面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种运作模式相当于是在没有安全网的条件下走钢丝。在市场平衡发展时,风险被掩盖,一旦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丧失,这些机构的风险则会更迅速地转化为损失。次贷危机中,证券化资产减值,投资者无法确定哪些机构具备偿付能力,使这些影子银行普遍遭到证券挤兑,并很快导致整个影子银行系统崩溃。并且其中损失最大、最先倒闭的不是那些小型机构,而是全部五家大型投资银行。
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影子银行的融资主渠道——商业票据市场也出现动荡。当年8月,商业票据利率上升了100基点,9月该市场交易几乎停滞。而商业票据是企业日常经营中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一市场流动性受阻,直接影响了美国经济运行。美洲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95%,主要因为SIV投资。为了防止SIV进一步损失,2007年12月,汇丰银行率先将450亿美元SIV纳入其资产负债表,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紧随其后,开始了表外资产向表内回归的过程。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原本不透明的资产回归资产负债表,使银行资产负债表内风险更不确定,反而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和信任。
随着次贷危机深化发展,影子银行系统正在缩减。在后危机时代,这类高风险、高杠杆率的表外业务也会大大减少。
(二)未来银行业表内证券化相关资产业务的发展
次贷危机以及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均表明:利息收入依然是银行业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是比非利息收入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2007年以来的金融市场动荡集中反映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特征、周期性以及和银行整体业绩的关系。
1.2007~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业业绩特征
2007年全年美国银行业净收益同比下降27.4%;收入持续增长的部分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9%;同期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9%,主要原因是其中交易相关收入从2006年的190亿美元大幅下降到41亿美元,导致非利息收入同比自7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下降。
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整体收益下降。首要原因是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8%,这是非利息收入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其中主要部分仍是市场敏感性业务:交易收入同比下降67.8%,投资银行收费、风险资本收入等也同比下降。而同期,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9.6%。
2.银行业在未来业务发展中依然会注重利息收入业务
同时将对其中证券组合做出调整。实践证明房贷证券化产品本身具有合理性,危机后会重新调整并逐渐恢复增长,但增长速度会减慢但更具可持续性。对证券化产品的正本清源将成为金融产品调整的主要内容。其中关键是恢复其本来功能:降低银行信用风险集中度,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同时限制其容纳次贷的负面作用。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会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基础资产质量方面,而不是做空中楼阁似的创新、衍生。相应的,复杂多层级证券化产品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房贷抵押证券)—CDO(asset backed securitie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ABS抵押债务债券)会大幅减少。这不仅因为实践证明这些产品增加的经济价值与其复杂结构不相配,更由于它们是为次贷而生,随着次贷减少它也就失去存在意义。而更标准化的产品——MBS特别是其中政府MBS会继续发展。
实际上这一调整过程也已开始。从次贷危机发生至今的数据观察,MBS—CDO在危机中下降的幅度远大于MBS,特别是2008年以来,ABS和MBS发行逐渐恢复而ABS(asset backed securities,资产抵押证券)—CDO恢复无力。银行业并始考虑采用抵押债券(covered bond)这类单层级的债券作为MBS的补充。
三、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和全能银行将会继续成为银行业主流发展模式
(一)投资银行已开始全能银行化
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的兴衰过程和上述银行业表外业务从扩张到收缩的过程一致。
美国的投资银行不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基本上都通过高杠杆化模式追逐高额利润和扩大市场份额。从2003年以来,五大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都从十几倍跃升到30倍以上,而全能银行如花旗等杠杆率仍只有十几倍。高杠杆化的结果具有双重性:股本回报率(ROE)快速增长,损失也成倍放大,市场价值的小幅下降也会很快吞噬掉大量现金资本。
就个别机构看。高杠杆化使大型金融机构可能因其中某个业务线困境而导致整个机构倒闭。雷曼是典型案例。雷曼的杠杆率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31.7。这意味着次贷证券损失比率的微小变化可能使其净资产出现巨大变化。雷曼的主要损失源于房地产投资。但投资者担忧资产进一步减值,对雷曼的资产负债表不再信任,于是雷曼股价跌破净资产。
投资银行由于缺少低成本资金来源,所以,高杠杆化几乎成为它们生存和盈利的必要手段。在高杠杆化无法延续的未来,投资银行生存和盈利压力非常大。在这种压力下,投资银行要想继续生存,避免走上雷曼的不归路,不得不选择全能银行化,并采取了两条路径:一是成为现有金融控股公司的一部分,例如摩根大通银行收购贝尔斯登,美洲银行收购美林。
二是申请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然后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2008年9月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制为银行控股公司。美联储指出,此举目的是为了向这两大公司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帮助它们在银行架构内进行融资管理。这两家机构从此可从事包括零售存款的全部商业银行业务,并可永久进入美联储贴现窗口,以及为客户存款投保。同时也将受到美联储、联邦储款保险公司及证监会多重监管。美联储的决定是在金融危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安排。因为作为从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活动的实体在法律上需采用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但要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先建立银行控股公司。所以,这两家投资银行正在进一步申请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以名正言顺地从事投资银行等全部金融业务。
两条路径殊途同归,都是从单一投资银行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过渡。此举使得最近十几年来在美国备受争议的混业经营模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因为投资银行的上述行动实际上是在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基础上进一步彻底终结了1933年将投资银行和零售银行严格区分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宣告了银行混业经营的新开端。对混业经营、全能银行或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模式的功过及前景如何评估,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复杂问题。
(二)全能银行再评估
近几十年的银行业发展史以及最近的危机,特别是投资银行的全能银行化,均表明全能银行模式具有更强的抗周期性,和更稳定、持续的利润增长能力,比单一投资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体现出更多优越性。
第一,投资银行纳入银行监管机构框架统一监管,这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正面意义。
第二,投资银行和全能银行合并可互利双方。投资银行业绩骤降虽然反映出投资银行经营模式深层次缺陷,但仔细分析也可发现:真正出现困境的只是其中和次贷相关的债券投资部分,而财富管理、财务和并购顾问等依然是具有增值潜力的部分。合并有可能为整体带来协同效应。
第三,和单一投资银行相比,全能银行具有低成本存款资金来源。例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存款和负债占比分别为2%和4%,而主要全能银行则高达40%~60%。危机中,投资银行在银行间资金市场停滞的情况下已无法维持业务,而全能银行的资金压力则小得多。四大投行选择全能银行模式的基本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存款在负债中占比。
第四,全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更均衡,在现有会计体系下,其抗击周期性冲击能力更强。商业银行负债以零售/批发存款等相对稳定的资金为主。相应的其资产也以相对长期的贷款和证券为主。而投资银行负债则主要是从市场上获得的短期批发资金,其资产则以市场交易证券为主。从会计准则看,银行账户内持有到期的长期资产按历史价格采用摊提成本计算损益;而待售项下和交易账户内资产则需采用公允价值根据市场价格计算损益,在发生损失时,待售项下损失作为未实现损失计入股本,而交易账户损失则作为实现损失直接计入损益表。在市场稳定时这些问题被掩盖,而遇上次贷危机这种百年一遇的压力状态,按市场定价的交易账户势必发生雪崩式亏损。相比之下,虽然全能银行也因投资银行及交易账户而遭受巨大损失,但正由于它们具有相对均衡的资产负债结构和会计方法,所以抗击市场冲击的能力更强。当然,也许持有到期资产的历史计价方法一时掩盖了其中损失,但至少这类机构不会发生雪崩式亏损,尚有机会充实资本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损失。
第五,全能银行具有更均衡的业务组合,这些业务各自具有不同的波动性,它们之间也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全能银行之所以在危机中相对稳健,多元化业务模式也起到关键作用。实证考察发现:
一是利息收入比非利息收入更稳定。并且二者之间呈负相关或弱相关。
二是四大类非利息收入具有不同的波动性,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交易收入表现极不稳定,波动幅度和频率都远高于其他业务。这也证明投资银行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业务。而其他银行业务,特别是其中的传统业务——存款服务和信托则相对稳定。就相关性看:信托和交易活动、其他收入相关性最高;存款服务和信托收入相关性不显著;存款服务和交易活动、其他收入,交易活动和其他收入之间有微弱负相关。这些也解释了全能银行业务组合在抗周期性波动中的优越性。
就次贷危机中各类银行业绩看:损失最大的是全国金融公司等单一业务银行。就相对多样化经营的商业银行和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危机中的业绩相比,全能银行业绩也相对稳定,股东总回报降幅相对小,其业绩下降主要受旗下房贷金融、个人金融和投资银行业绩影响,但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增长则成为支持全能银行业绩的因素。所以,这次危机中业绩相对稳定的机构主要是全能银行:例如大通、美国银行公司(US Bancorp)、威尔士戈等。
这次危机既从正面肯定了混业经营模式的稳定性,也从反面披露出这一模式的软肋——投资银行带来的市场敏感性。相应的,有些银行例如摩根大通、美洲银行正在继续扩大其全能银行模式;有些银行例如UBS则开始了重新改组其全能银行模式。
目前关于这一模式及其前景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实践已证明这种模式本身具有优越性和生命力。危机中全能银行业绩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各机构采用的不同的业务组合、发展战略和风险战略,而关键又是投资银行在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说次贷危机是源于产品层次,而非组织结构层次的危机。例如,同为全能银行,美国银行公司和威尔士戈更多集中在传统银行业务。由于控制高风险业务,所以损失相对有限,成为全能银行中也是全部银行中少有的市值持续增长的机构。
即使那些大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的损失和业绩也体现出明显差异。例如花旗在2008年1~10月的市值损失高达840亿美元,而大通的损失仅为70亿美元。
美国银行公司股票价格变动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三)全能银行和混业经营模式的未来
可以预期,投资银行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向全能银行过渡,将成为后危机时代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并且由于客户越来越要求服务机构同时提供银行账户、理财和保险产品,所以,多元化经营、交叉销售、规模效益将依然是后危机时代金融业发展的价值驱动因素,而最能高效提供这种综合服务的仍然是全能银行。
当然,全能银行也确实具有与生俱来的基本缺陷:不同业务线在管理文化、报酬、利益冲突方面的协同和管理难度大,可能抵消多样化带来的效益等。对这些缺陷的克服仍将是后危机时代全能银行的主要课题。
标签:银行论文; 次贷危机论文; 美国银行业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交易银行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房屋贷款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投行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资金业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