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尿常规检验从2013年开始加强质量管理,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组,该阶段重视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处理,而2010年1月~2012年12月按照常规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取400份尿液标本,比较两组期间检验不合格率。结果:研究期间样本检验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准备不当、样本污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及仪器操作不规范等属于尿常规检验不合格常见原因,加强这些因素控制与管理,可提高检验合格率,值得重视。
【关键词】 尿常规;质量管理;不合格;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369-02
尿常规检验属于临床常见诊断方案,作为一种“三大常规”检验,准确的检验结果可为临床更好地了解患者身体指标(尤其是早期肾脏疾病)提供不错的指导价值[1]。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尿常规检验速率与效果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因每天医院面临的检验样本较多,或患者自身因素等影响,可能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影响后续诊断与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与效果,我院展开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组,而2010年1月~2012年12月按照常规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取400份尿液标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男性标本211份、女性标本189份;年龄在24~79岁之间,均值50.5±3.9岁。研究组:男性标本215份、女性标本185份;年龄在23~77岁之间,均值50.1±3.7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期间尿常规检验按照一般质量管理,未重视其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而研究组期间除了实施常规质量管理外,更对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合理对措施处理。经过对以往样本检验不合格分析后发现,常见的原因包括患者准备不当、样本污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及仪器操作不规范等,之后根据原因制定针对性质量管理措施,如下:①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标本采集前极爱昂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认识到采集前充分准备对提高尿常规检验准确性的意义,从而自觉按照医嘱做好准备,比如住院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停用其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或者必须服用某些药物,则经医生同意后方可服药且做好相关记录。②为了尽量减少标本采集时污染,应教会患者正确的采集方式,避免标本内出现阴道分泌物、精液、经血等。为了减少这种污染,可以采取呋喃西林溶液(0.02%)彻底清洁受检者尿道口,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误差或干扰[2]。此外,选取尿液以中段尿最佳,应提前告知患者。③标本采集完成后及时送检,减少标本采集后存放时间,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时,严格要求采集1h内就要送检分析,而冬季温度较低时,可以延长到2h内,若特殊情况导致标本无法及时送检,应将其放置在2~8℃下进行冷冻保存,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h,否则应重新采集。④加强操作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比如尿试纸应保存在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套容器中,切勿随意更换,当打开容器后将试纸取出后要尽快封闭;根据厂家要求的环境下保存试纸,切勿对试纸上的化学反应模块进行触摸,避免污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期间检验不合格率,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研究组400份尿液样本,检验不合格4份,不合格率为1.00%,对照组400份尿液样本,检验不合格53份,不合格率为13.2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尿常规属于临床化验检查常用方式,经这种检验方式处理可检出人体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及时发现部分疾病早期迹象,从而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尽管尿常规检验对于临床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一些因素却会影响检验质量,导致其检验标本合格率不高,常见因素有患者准备不当、样本污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及仪器操作不规范等。一些患者在尿常规检验前可能吸烟、饮酒等,使得尿液标本受到干扰;患者尿常规检验前若有大量服用头孢霉素类药物,或者庆大霉素等,这些患者体内白细胞可能有假阴性现象;或尿蛋白检验期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则可能出现弱阳性,或经剧烈运动后进行检验也可能有弱阳性;检验前若摄取大量碳水物,则可能为尿糖阳性[3]。总之,尿常规检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处理。我院从2013年开始重视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研究,然后制定合理的措施处理,实施后作为研究组,之前未实施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抽取400份标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视尿常规检验质量管理,不仅要从患者本身、样本入手,还要从检验人员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入手。在采集样本前应加强患者宣传教育,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然后积极与检验科、医护人员沟通交流,让他们知晓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意识;重视检验人员素质的培养,确保他们规范操作,不断积累经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送检、验收程序及制度,针对不合格标本要及时检出,严格根据退回或拒收程序执行,必要情况下可要求其重新采集。综上,患者准备不当、样本污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及仪器操作不规范等属于尿常规检验不合格常见原因,加强这些因素控制与管理,可提高检验合格率,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永军.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 18(13): 195-196.
[2]韩日红.尿常规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5, 10(2): 292-293.
[3]祁红.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7):62-63.
论文作者:赵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标本论文; 尿常规论文; 不合格论文; 患者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样本论文; 尿液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