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作为最常用且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能在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不受到影响,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电力设备维护中,“一刀切”“陪检”等现象十分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电力设备管理水平就成了当前阶段电力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就基于风险的电力设备运维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设备;风险;运行维护;策略
引言
随着大型化电站的出现,故障的原因越来越复杂,状态检修要求设备尽可能地延长检修周期,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因此,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并推测维修周期已成为必然要求。但目前的电站设备很少使用在线监测设备,即使使用在线监测设备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诊断系统大多只能反映设备状态不能实现自动诊断。这种诊断方法智能化、费时、不经济。因此,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已成为电力设备检修的必然要求。
1、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架构越来越复杂,再加上电力需求的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也扩大电网覆盖面,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如何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是非常重要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减少促进供电压力,和运行状况,帮助电力企业控制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以及经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操作的关键。
2、我国电力设备运维的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大多数的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的基本模式都是根据预防性测验规程的强制性要求来制定的,电力设备的预试定检的主要方式依然是停电试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仍旧不能得到有效的重视。这种模式的电力设备运维工作难以实现根据设备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维护,这就导致电力设备运维的周期较短,且运维工作不够彻底或是运维过度的情况普遍存在着。目前,发展相对较快的电力企业在电力设备进行运行维护时已经将状态监测以及状态检修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并根据状态监测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运维策略的制定,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全面性覆盖,传统的停电预防性试验已经得到废弃。上述电力运维模式强调了监测数据信息的收集以及数据库的构建,为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提供良好的依据,并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进行实时的管控,从而实现电力设备运维质量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大部分电力企业开展电力运维工作时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运维策略,主要秉持的是“一刀切”的原则,这就导致电力企业对于设备运行中潜在的风险无法及时的发现,并有针对的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虽然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难以得到落实,设备运维工作仍旧存在许多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体现在设备状态评估以及风险评估工作覆盖面较窄,还体现在运维策略的粗陋以及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较差。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大部分电力企业意识不到设备状态监测的重要性,仍旧使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电力设备的运维工作,由于缺少可靠信息数据的支持,难以实现差异化运维策略的制定。其次,电力设备运维工作的覆盖面缺乏全面性,仅仅意识到了电网变化、气候等方面的风险,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却不能做到充分的考虑。最后,由于预防性试验规程的强制性较高,使得电力企业只能将设备状态监测作为一种备用措施。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使得我国电力设备运维策略发展缓慢,较为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重视,加大推广以及普及的力度,依据现阶段电网影响以及设备运行影响因素完成设备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高效率的设备运维策略。
3、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3.1状态监测技术
电力企业需要防范电力系统突然出现的问题,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采用状态监测技术,掌握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监测技术的主要方法是在线监测技术的条件下,使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变电设备的分散控制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的实际运行参数与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找出它是否存在异常,达到监控的目的。
3.2状态预测技术
状态预测技术指的是设备设计的变电站设备异常发生前,根据员工的实际经验,对设备的特性进行分析,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和合理设置报警阈值,从而达到影响状态预测。
4、基于风险的电力设备运维策略分析
可以预见到,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运营以及成为设别运维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想要针对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设备运维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加强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推广运用
想要加强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首先要对推动思路进行明确。对此,电力企业要不断对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完善,使之趋于成熟,促进技术使用的便捷性以及高效性。在电力预防性试验规程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推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与停电预防性试验的有效结合,利用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逐渐实现停电试验周期的延长,最后彻底完成对停电预防性试验的取代,加强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在设备运维工作中的渗透以及普及,促使其成为主要的技术监督手段。其次是对业务进行科学的整合,将设备运行单位纳入到状态监测工作,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再次,建立高效的设备状态监测工作机制。通过度相关工作的明确,保障工作质量。同时,针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反馈处理。最后,构建状态监测数据分析系统。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统计、分析以及知识库。主要是对设备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保存,为运维策略的制定提供综合性依据。
4.2开展多元化、全面性的电力设备风险评估机制
(1)在对电力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时,不仅要注重设备运行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还要重视电网风险、社会影响以及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的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到运行环境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因此,电力公司应将上述多方面的因素纳入到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中。(2)丰富设备风险评估方式。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强调了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即根据设备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评估。
4.3基于风险的运维策略的制定
电力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运维策略,加强对风险的管控,通过严格监督促进运维策略的落实,针对突发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提升运维质量,减少成本投入。电力企业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设计年限、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适应性更强的运维策略,使电力设备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同时也要避免老化设备的继续使用,影响到电力生产活动的效率。
结束语
随着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新型监测设备出现并投入电网系统的实际应用。检查状态监测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不仅是推动这类产品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电网设备状态实时可控的需要。因此,对状态监测装置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将成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正常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卓文.基于风险评估的输变电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关敬棠.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3]吕家伟.电力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米广亮,徐俐环,王旭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策略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