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罗云凤

(湖北神农架林区中医医院 ;湖北神农架林区4424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9%,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5%。结论: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口服;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颈椎是活动量最大的脊柱节段,因而易产生劳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损伤的积累而发生颈椎退行性变,尤其是4-5、5-6颈椎段是个多事的椎段。因为颈椎退变包括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位或上关节突向方滑脱,都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之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1.每当头部取过伸位或转向一侧时,即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2.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楚[1]。由此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所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重点探索采用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选病例的诊断标准为:(1) 曾有猝倒发作,伴有颈性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线片显示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及椎动脉Ⅰ段和椎动脉Ⅲ段受压所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1)中药口服。基本方为:丹参20 g,葛根30 g,鸡血藤30 g,黄芪20 g,威灵仙15 g,钩藤10 g,赤芍10 g,红花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熟地15 g。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范畴,辩证分型可分为五型:①头晕伴血压高、耳鸣者,属肝阳上亢宜平肝潜阳,加夏枯草10 g,僵蚕10 g等;②头晕神疲乏力、面少华色者,属气血亏虚宜补益气血,加党参10 g、茯苓20 g等;③头晕日久,伴腰酸膝软,五心烦热者,属肾精不足宜滋养肝肾,加菟丝子12g、山药10 g等;④头晕头胀如裹,偏痰湿,呕吐甚者,属痰湿中阻宜化痰祛湿,加法半夏10 g,天麻10 g等;⑤头晕伴头痛重者,属瘀血阻窍宜祛瘀通络,加白芷10 g,全蝎10 g等[2]。以上水煎服,连续7日每日1剂,后隔日1剂,14剂为1个疗程。(2)中药口服同时每日针刺:颈夹脊穴、风池、风府、肩井、内关、后溪、三阴交、阿是穴等。患者取坐位,局部消毒后根据患者体型(胖瘦程度)刺入适宜深度。对于风池穴,于鼻尖方向采取斜刺措施,一般为0.8-1.2寸;对于风府穴,于下颌方向针刺,一般为0.5-1.0寸;对于肩井穴,直刺0.3-0.5寸,切忌深刺、捣刺,孕妇禁用[3]。上述穴位针刺完成后要询问患者是否得气,尚无得气时需要采取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为止。留针30分钟,连续针刺7日,后隔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予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针刺穴位、方法同观察组,治疗14天。

1.3 疗效评定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标准拟定。具体如下:(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除,颈部活动完全恢复正常[4];(2)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颈部活动显示趋于正常状态;(3)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颈部活动有所改善;(4)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具明显,或没有改善;颈部活动无明显改善,或更差。将治愈、显效、有效三者有效率总和视为结果判定中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检验计量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两者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5]。从以上中医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本病的病因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着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方中丹参、葛根、红花、钩藤活血、祛瘀,黄芪、党参补气扶正,鸡血藤补血、活血、壮筋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养血,威灵仙、白芷、僵蚕祛风通络止痛,全方共奏益气补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该方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脑部供血量,缓解肌肉痉挛。所以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投之往往获得良好的效果。又针刺夹脊穴缓解肌肉酸胀疼痛;风池、风府醒神清脑、熄风开窍;内关、后溪止呕、缓解头项强痛;三阴交整体调节。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有效率可达到88.9%,效果显著。

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使头晕等症状有效消除,使患者颈部活动得到迅速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才贵.推拿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5-147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315-317.

[3]沈雪勇.经络腧穴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88-189

[4]张永臣.郭蕾.贾红玲.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3:371-373

[5]周仲英.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312-314.

论文作者:罗云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罗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