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论文_汪科文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论文_汪科文

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8347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此背景下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显著的变化即从浅层学习逐渐过渡到深层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高层次思维,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水平。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深度学习 课堂实践

信息技术是高中教育重要学科之一,在于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获取、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过于单一机械化,缺少技能思考和综合应用。深度学习理论的引入可打破这一弊端,强化学生思维,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一、强化理论学习,实现技能迁移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部分,更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知识的保障以及影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主动且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进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没有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从心理层面抵触信息技术学科。因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理论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不仅内容繁多且难懂难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经常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即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知识点,同时为学生布置大量练习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强化学生知识记忆。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理论时可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选择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Flash动画设计相关知识为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如何操作,在教学初期就直接进入软件操作教学当中,但Flash为何会产生动画效果呢?如果学生不理解动画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自然无法深入地理解操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某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Flash软件之前运用现场实验方式,即对比图片快慢速转动,学生看出图片在快速转动时像是在动。当教师运用理论知识阐述这一现象时,学生很快明白视觉暂留动画原理以及产生的动画效果。

二、构建知识网络,增强教学深度

毫无疑问,孤立的知识体系难以使学生学习、记忆和掌握,因而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时都需要经历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善于将相应的操作和技能建立成联系,使知识点之间形成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不断努力学习以及深化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并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反复循环后实现了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深度学习和理解。例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时,该章节涉及较多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在技术操作时需要部分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否则操作技术就失去应有的核心价值,也导致学生操作单纯停留在简单模仿教师的层面。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清晰且直观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充分把握整个知识构架后透彻理解各个概念。概念图将概念之间相联系,强化知识组块,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当中,由此完成了知识学习。如果让学生孤立理解抽象的概念,必然会出现不理解或容易遗忘的现象。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感受信息技术知识带来的乐趣。

三、优化课堂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深度学习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是综合、动态、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采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由此一来才能实现综合发展。以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为例,该章节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和操作逐帧操作,体验动画创作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一幅优秀的动画作品,再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启动制作动图软件,之后询问学生GIF动画和Flash动画有何不同。有学生回答:GIF动画制作容易,不能交互和添加音频,经常运用于演示文稿、网页和手机彩信等。Flash动画则有较强的表现力,可添加音频且能交互,广泛应用于贺卡、网页、广告、游戏、宣传短片等。最重要是Flash动画有逐帧动画,帧是动画中的一个画面,类似于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镜头。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个常见的倒计时动画并提升学生观察动画中数字变化的画面。教师告知学生,倒计时动画共有10帧,每一帧运用文本工具输入一个阿拉伯数字并设置帧频为1fps,进而产生从9-0倒计时的逐渐动画效果。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制作搞笑表情逐渐动画,学生完成后相互讨论每个制作步骤的意义,信息教师再给予评价。当学生在操作中存在错误时需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我国教育体制在全球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施改革已是必然发展趋势。高中信息技术也应从传统的浅层阶段逐渐过渡到深度学习,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佚名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建设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9,(4),55-56。

[2]刘向荣 “深度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7,(4),51-52。

[3]胡航 学习起点诊断与干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诊断、机制与策略》评价[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6),111-112。

论文作者:汪科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论文_汪科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