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旨在探究遵循中医辩证理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西医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5例)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例)75.4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糖稳定方面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患者及家属一致认可。结论?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理念干预治疗糖尿病具有突出的临床疗效,不仅能使血糖有效降低并维持在良好水平,而且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276-02
引言
在临床中,糖尿病为常见的一种非传染性的代谢性疾病,指的是人体胰岛素分泌受损,或在其他生物作用下,使得血糖只分泌但无法在过量时被抑制,从而表现出高血糖的特征。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使得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主要对其长期应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 随着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发现中医药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7例,其中男72例,女42例,年龄为48~82岁,平均年龄为66.9±7.21岁,病程均在5个月以上。全部患者均被确诊为糖尿病,符合第八版《内科学》中关于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附有查体记录及相关生化检测结果支持。所有患者伴随不同程度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其依从性良好,并签署医院伦理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脏腑功能衰竭,甲状腺疾病史、继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治疗患者、重度心衰、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精神疾患者及吸毒酗酒患者。两组患者的病程长短、性别、年龄、身体素质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二甲双胍,每次口服两次,初始剂量0.25g每天,此后依据病例病情酌情增加口服剂量(每日最大剂量≤2g),病情严重者或病程在四年以上者,联用胰岛素。
1.2.2观察组
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理念治疗: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证型:①肺热津伤证,证候为:患者口干舌燥、舌淡红少津、尿量多、口渴引饮、脉洪数、苔薄黄。治法,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组方:葛根25克、枸杞子22克、石斛15克、天花粉25克、生地黄20克、山药15克、酸枣仁10克、黄芩15克、麦冬10克。加水煎服,如舌苔黄燥而烦渴引饮,兼有脉洪大,可加石膏25克与天冬15克;②胃热炽盛证,证候为:患者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大便干燥、形体消瘦、舌苔黄干、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止渴。组方:麦冬15克g、牛膝12克、茯苓15克、熟地黄20克、石膏15克、知母15克、栀子10克、山药10克、天花粉10克。加水煎服,如能食与便溏并见,可加用七味白术散;③肾阴亏虚:证候为:患者尿频量、浑浊如脂膏、尿甜、腰腿酸痛、头晕耳鸣、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固肾。组方:山药3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22克、酸枣仁15克、生地黄18克、菟丝子15克。加水煎服,如有阴虚火旺者,加用知柏地黄丸。每日一剂,连续治疗30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数数据,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55例)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例)75.44%,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糖稳定方面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患者及家属一致认可。
表1两组患者不同手段治疗后总有效率分析观察[n(%)]
3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巨大的转变,很多的人食用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使人们患糖尿病、高血压的几率增加。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的表现是高血糖、高粘趋势、高血脂等症状。糖尿病和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系。虽然西药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时间的服用会使服用的药量或种类越来越多,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危害,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若患者服药效果不明显,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不但增加了患者的患病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多种草药均有降糖功效,保护胰岛功能。例如: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入肝肾经,能够滋阴补血,填精益髓,为补肾阴治要药;五味子、天花粉及山药中药材都能稳定血糖,枸杞子亦入肝肾经,能够益精明目、滋补肝肾,有研究显示,枸杞中内含多糖可发挥保护β细胞、维护红细胞脆性正常的效果;菟丝子甘温入肝肾脾经,不滞不燥,为平补三经之要药;茯苓且能够淡渗利湿,善祛邪扶正;泽泻入膀胱、肾经,善于泄肾于膀胱之热。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再结合以上各种中药材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并发挥中药材对症下药的特性,并能较好地保护病患体内胰岛β细胞,因此在效果上比传统西药治疗更胜一筹,它从根本上帮助刺激机体本身的胰岛素分泌。
综上所述,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理念干预治疗糖尿病具有突出的临床疗效,不仅能使血糖有效降低并维持在良好水平,而且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陶辉.中医辩证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2014(7中旬版):84-85.
[2]韩建新.中医辩证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239-240.
论文作者:李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中医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