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要素_素质教育论文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要素_素质教育论文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培养目标论文,基本要素论文,理论依据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建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构建这样一个目标,除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体现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共同要求外,还必须依据各地区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条件,依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本文拟就指导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主要理论以及这一目标所应包含的基本要素等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通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构建这一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为依据,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可分的发展观。在二者总的关系上,他们一方面指出“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另一方面又指出“人也生产社会”①。在人的发展水平上,他们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一起视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视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人的发展必然具有相对性,并据此勾勒出了三个社会形态下人发展的总体水平②。在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关系上,他们一方面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③,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人的个体发展和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他们一方面重视开发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④,另一方面又更加强调通过实践和教育使人的体力、智力和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使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都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为我们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们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它告诉我们,培养目标的构建必须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今天我们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就必须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放到各个特定的地区之中。具体地说,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培养。

(二)先进的教育目的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总的原则

当代先进的教育目的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主张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⑤,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我国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总要求,它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政策性基础和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⑥随着社会实践和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先进的教育目的论也不断发展。这表现在:“全面发展”的内容不断充实(在“德”、“智”、“体”的基础上又增加“美”、“劳”、“心”等),每一方面的内涵越来越素质化,并且各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趋向整体化。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培养目标时,我们首先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基本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这就是说,既不应该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强求学生均衡发展,更不能够只重视某些单项目标的实现,轻视以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发展。

(三)生理学、心理学关于人脑功能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网络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事物:左脑用逻辑思维、线性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显意识功能上;右脑用形象思维、面性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潜意识功能上。同时,两半球还有协调活动和在一定条件下互补的功能,人的创造能力就是两半球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表现。人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至今只不过发挥了十分之一,其中右脑功能和脑的整体功能开发尤其不足。而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认识、适应、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来说,发挥人脑整体及其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时候,必须着眼于人脑潜能的开发,注意在继续发掘左脑功能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人脑的整体功能的开发上,即不但着眼于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特别重视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创造型人才。脑生理学和心理学还证明,人脑有一定的生长、发育顺序和成熟的关键期,作为脑功能的心理发展以及人格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而人在生长早期的智力发展尤其迅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的潜能的早期开发,依据人的生理节律、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不同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而不能仅仅按照外在的需要和学科逻辑体系的要求来确定这个目标。

生理学和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不同,因而先天禀赋也不同;此外,由于各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千差万别,因而后天接受的影响也各异。因此,各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发展倾向和发展水平都表现出个别差异性。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时候,即要提出符合现代社会基本需要、体现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共性的统一要求,又要提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以便促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独特而健康的发展。

(四)素质教育理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最先进的教育论基础

素质教育理论是在我国社会加速走向现代化、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问题突出地提了出来并与应试教育和种种功利主义教育的弊端发生了尖锐矛盾的时候,在教育改革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的时候产生的。它一开始就围绕着培养目标问题展开,并吸收了当代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以及教育科学本身的优秀成果,使教育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我们全面正确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最新也是最先进的教育论基础。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人的素质就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基本特征有四个: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认识、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产生作用的品质,主体性是素质最本质的特征。三是基本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四是稳定性,即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而能够在人的活动中持久地发生作用的品质,而不是那些偶发的、变化不定的思想、行为特征。从素质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层次来看,一个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生理素质包括形态素质、机能素质、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识素质、情意素质和个性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智能教育的不同之处,首先也表现在这里。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性质的教育,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试本领。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智能教育则分别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双基”、智力、能力,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在我国,尽管这些类型的教育似乎都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但“德、智、体”往往归结为具体的知识、技能、能力、行为方式。而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德、智、体”指的则是人的那些具有内在性、主体性、基本性和稳定性的品质,即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打下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国民基础教育。而所谓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开发其身心潜能;二是以社会环境为条件,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促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而又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基础。

素质教育理论揭示了“全面发展”的精义,阐明了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我们把国家规定的总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中小学的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实际上是学生个体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构建,应该依据素质教育和其他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有关人的个体素质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依据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国家教育方针所体现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依据特定的历史、地域和教育等条件。也就是说,我们的思路应该建立在素质结构、育人方向和现实条件这三个维度上。仅仅考虑后两者是不行的,如前所述,这样有可能使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停留于具体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行为习惯上,难以使学生从素质上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仅仅从素质结构来考虑也是不行的,因为教育所要培养的素质是有选择性的,它不必要也不可能把提高人的全部素质作为自己的任务。完全按照人的个体素质结构来构建培养目标而不顾及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难免会导致抽象的人性解放论和个性解放论的产生,导致人本位论和自我中心论的产生。

基于上述理由,中小学素质教育应该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等七种素质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这些素质应该有其特定的内容。

身体素质 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爱好、正常的发育、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需要,是人的其他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虽然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大大减轻了人们体力劳动的负担,但无论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魄。而且,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现在的任务是,一方面要纠正教育工作中只重智育而轻视体育的偏向,另一方面要纠正体育教学中只重运动技能训练而轻视体质培养的偏向,使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得到发展。

心理素质 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这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每个人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生活在社会转型的年代而且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显得格外重要。现在的问题是要坚持克服那种轻视甚至忽视心理素质培育的倾向,改变那种把心育“挂靠”在德育上的做法,纠正那种混淆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用道德教育取代心理疏导的现象,确立心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地位,建立学校心育体系,真正按照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的发展。

科学素质 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是他们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上,最重要的是要纠正那种只重视知识而轻视智能、轻视实践、轻视学法、轻视创造的偏向。要使每个教师都明确: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书呆子,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道德素质 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既要纠正那种一味拔高德育标准而不顾少年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的做法,又要纠正那种迎合社会潮流、迁就学生中的落后思想的做法,坚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还要纠正那种重灌注轻内化、重形式轻效果的做法,使德育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审美素质 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创美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少年儿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我们一定要克服那种把美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偏见,同时要纠正那种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的狭隘看法。不只是要加强以美育为主要任务的艺术教育,也不只是要挖掘各育、各类课程中的美育因素,而且整个学校教育都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来进行,使学生处处在美的教育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其他各种素质。

劳动素质 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自觉劳动的习惯、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等。这是少年儿童将来投身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也是通过实践促进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当前少年儿童劳动素质的低下确实令人忧虑。为此,我们一定要克服那种重智轻劳的偏向,保征和加强劳动课程,强化日常劳动的教育和锻炼。在具体安排上,我们要纠正那种把学生劳动局限于体力劳动而排除脑力劳动的片面性,也要懂得学生的劳动必须有“动手”这一内容,不能用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要纠正那种只抓简单劳动而忽视技术训练的片面性,也不能因强调技术训练而忽视日常的劳动锻炼。总之,要从劳动观念、态度、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加强劳动教育和训练,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打下基础。

交往素质 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⑦而在交往中获得的大量间接经验,又促进个体心理的成熟和素质的发展。当今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封闭向开放转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物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广泛、深入和复杂,因而人的交往素质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要克服那种只教学生埋头读书、独善其身的偏向,要通过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训练学生乐群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打下基础。

以上七种素质构成了人的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主要要素,包括了少年儿童将来认识、适应、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所需素质结构中的主要方面,它们还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因此,将这七种素质作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应该说是恰当的。

人的个体素质是一个整体,作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基本要素的七种素质也是一个整体。在制定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内容的全面性和结构的有序性,切忌片面性和孤立性。只有促进学生七种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⑤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广州日报》1993年2月27日第3版、第2版。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213页。

标签:;  ;  ;  ;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要素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