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830011
摘要:目的 对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情况及配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 以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我院2017年0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保乳术,并接受IMRT治疗。首先以机载锥形束CT进行引导,验证IMRT摆位,重建并匹配计划图像,对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进行计算,再完成自动校准操作。随后,根据所有患者的放疗固定方式进行分组,对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的摆位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的X轴摆位误差在自动骨性配准及自动灰度配准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在自动骨性配准下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在自动灰度配准下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放疗固定方式的患者行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摆位误差间无明显差异,进行配准方式选择时可以灰度配准为优选,要促进放疗精度的进一步提升,可通过CBCT进行摆位误差校准引导,致力于临床上精确放疗的实现。
关键词:锥形束CT;乳腺癌保乳术;放疗摆位误差;配准方式
前言
在当前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放疗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的模式日益增多,调强放疗(IMRT)及时近年逐渐得到普及的较为典型的一种[1-4]。本研究特针对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治疗不同体位固定下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7年02月至2018年4月为时间范围,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此期间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情均与乳腺癌诊断标准相符,且均接受乳腺癌保乳术及IMRT治疗。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48.57±5.34)岁;所有患者均在保留乳房手术适应证范围内行保乳术后,全身化疗后,来我科实施全乳IMRT;经诊断,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肺部基础疾病。
1.2定位方式与设备
行乳腺托架体膜固定的患者划分为A组;以低温热塑料膜平躺体板固定的患者分为B组;以乳腺托架固定无体膜的患者分为C组。首先,嘱咐A组、C组患者以仰卧位于乳腺托架上接受治疗,上举患侧上肢,呈外展状,确保同侧乳腺可充分暴露后,以三维激光线准直于患者体中线处与左右体侧处,同时放置定位参考铅点,对乳腺托架定位患者的摆位条件进行记录即可。
1.3计划设计
借助Elipse11.0系统和楔形板技术进行外、内切野照射,且取适宜角度及切野剂量比,借助6MV-X使95.00%等剂量线全包照射乳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性计划:借助逆向调强方法,剂量学规定:心脏:V25<10.00%,V30<5.00%;双肺:V20<14.00%;患侧肺:V30<10.00%,V20<25.00%;95.00%,靶区50Gy,V53.50<10.00%,V55<5.00%;健侧乳腺最大剂量需<8Gy,且平均剂量需<1Gy。
1.4扫描与图像配准
对患者实施IMRT时,每位患者由放疗师(2位)、临床医师及物理师共同进入机房进行摆位验证,根据相关标准执行操作,摆位误差在允许±5mm内,患者即可开始接受治疗。
1.5摆放误差的分析
首先,通过系统(XVI)以不同的配准方式为基准,对输出三维方向(X轴、Y轴、Z轴)进行计算,同时计算出现三维方向误差的数值。同时,需要考虑到摆位误差具有方向性的因素,在其呈左移、上移及前移时为正,呈右移、下移、后移时为负。
1.6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其中,进行计量资料处理时,以(±s)表示,以t检验;3组间数据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以LSD-t进行检验;最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时,以P<0.05表示[9-10]。
2.结果
2.1比较不同配准方式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IMRI摆位误差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于初次IMRI前完成CBCT摆位验证,并对每例患者第1、5、10、15、20、25放疗时的摆位误差进行统计,取平均值进行对比。据统计,在不同配准方式下,X轴的摆位误差存在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不同配准方式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IMRI摆位误差(±s)
2.2比较3组患者自动骨性、自动灰度配准下的摆位误差
42例患者的中,A组人数为27例,B组人数为36例,C组人数为22例,三组患者在自动骨性配准下的摆位误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动灰度配准下的摆位误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近年来临床上针对乳腺癌保乳术的前瞻性研究工作来看,这一术式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术相比,在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等方面的作用基本无明显差异,在保乳术治疗中,放疗操作占据着重要的治疗价值[11-15]。
在TGRT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摆位误差的减少途径越来越多,CBCT即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一项辅助手段。在今后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操作中,可考虑将CBCT作为可行的引导方案,对于提高配准精度、减少摆位误差均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应充分结合靶区外界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复位,并重新扫CT拟定治疗计划,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志勤,余建义,阎华伟,等人.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5):1903-1910.
[2]吴传锋,吴锦昌,顾科,等人.利用CBCT研究乳腺托架固定下乳腺癌放疗下颈摆位误差及相应CTV外放边界[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6,36(10):753-756.
[3]李莉萍,邓烨,罗庭军,等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图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的影响因素[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2):1991-1993.
[4]王玮,李建彬,徐敏,等人.锥形束CT引导全乳调强放疗摆位误差自适应的预测与校正[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03):197-201.
[5]柴财生.乳腺癌放射治疗两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3):183-184.
[6]钟仁明,肖青,赵建玲,等人.CBCT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钛夹标记位置变化[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26(07):768-773.
第一作者:艾秀清;1975年-;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乳腺肿瘤放射治疗;硕士。
注: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四维CT与锥形束CT影像引导不同固定体位下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疗自适应靶区确定与计划修正的应用
项目编号:2017E0260
论文作者:艾秀清,韩有溪,唐成琼,吴恒,曹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误差论文; 乳腺癌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方式论文; 乳腺论文; 锥形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