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文论与新文学教育_文学论文

印象主义文论与新文学教育_文学论文

印象主义文学理论与新文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象主义论文,新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教育的发生,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传播和吸收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理论的输入与传播成为建构新文学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但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以至于造成人们对现代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认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事实上,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对新文学教育知识的形成及演进进行追溯与探索,不仅可以认识新文学教育生成过程及其呈现的特点,还可以深入理解现代语文教育与文学理论,特别是与西方文学理论互动的复杂关系。本文以1929年颁布的暂行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和1932年颁行的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①为考察对象,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象主义文学理论在新文学教育建构中的作用及特点。

      一、印象主义文学理论被新文学教育之引入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运动重心由批判传统文学转移到了对西方文学的译介与学习上,印象主义文学就是在这一时期由文学研究会作为自然主义文学之一支被引入。新文学主要借鉴自然主义文学的两点:一是成熟的描写技术,二是对环境的忠实与客观叙述。它主要来源于以法国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主张秉持科学的态度,将所观察的事物照实描写出来。印象主义文学则提倡表现主观的真实,因而成为弥补新文学初期自然主义文学偏重客观而忽略主观的重要理论。在茅盾、朱自清、夏丏尊、朱光潜等新文学作家的叙述中,印象主义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它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描写技术和个人主观情绪书写相结合的艺术。

      新文学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新文学教育提供了大量具有丰富思想内容的崭新作品,而且为新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读写技术标准和目标,1920年代初期开始,语体文教学的出现就是新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1929年暂行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与1932年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改革,就是增加语体文教学比重,提高学生语体文阅读与写作水平。1928年5月,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颁布的宣言通过了多项国文教学改革议案,不少提倡语体文教学的议案随后被转交至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作为制订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参考。经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孟宪承、经亨颐、廖世承、许寿裳、刘大白、俞子夷、吴研因、朱经农等专家的厘定,1929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以后经过全国试行及各地实践,以及孙俍工、夏丏尊、周予同、赵景深等修订,193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②总之,在新文学作家的积极建构下,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语体文教学,不仅被列入国家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而且被视为新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印象主义文学由于其较为容易掌握的写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叙事顺序、片段式印象的记录、“意识中心”的叙述方式、单一视角的观察等,成为新文学教育训练学生语体文阅读与写作的重要选择。新文学教育家将印象主义文学主张与新文学批评文体“读后感”和传统文学形式“游记”“日记”“书信”等结合起来,作为提高学生文学欣赏力、发展学生语体文技术的主要途径。

      二、“科学”与“印象”阅读范式的结合:“读后感”的出现

      2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形式——读后感,是一种以西方文学批评范式为框架分析文学作品的评论性文体。据刘禾考证,“读后感”一词源于现代日语的后缀前缀复合词。③因而这种文体的名称与内涵都是现代的,新文学批评的出现与发达反映了新文学作家对文学发展的焦虑与内省。随着西方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诸多文学批评范式被新文学作家接受,其中影响较大的两种,分别是以泰纳等为代表的“科学批评”范式和以法朗士等为代表的“印象批评”范式。

      从国内文学界对批评理论的译介看,科学批评范式首先受到现实主义作家的青睐。科学批评理论主张关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作家经历、时代观念以及社会情形,它与现实主义文学寻求关注现实人生的欲求相呼应。在科学批评范式的影响下,国内文学批评逐渐形成了由外而内批评分析作品的方法,他们不是着眼于文本本身,而是强调作家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时代精神。这种批评路径传入中国后显示出一种简单化的倾向,梁宗岱在回顾科学批评在中国的接受情况时指出:“缺乏泰纳的敏锐的直觉,深厚的修养,广博的学识,这批评方法间接传入我国遂沦为一种以科学方法自命的繁琐的考证。”④而“读后感”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样式,最初便呈现出这种特征。新文学重要刊物《小说月报》自1923年第14卷第3号起,特辟《读后感》一栏,刊载有关新文学作家作品的评论性文章。叶圣陶的《火灾》《归宿》,王统照的《黄昏》,孙俍工的《海的渴慕者》,朱自清的《毁灭》等都成为当时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而综观这一时期的“读后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作家的人生与时代、环境的揭示与分析。与科学批评范式相反,西方印象主义批评强调读者的情感体验必须参与到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之中。法朗士认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同样重要,并且是一种以批评家为中心的创作活动,因而应打破一切原则的束缚,追求主观的欣赏。这种强调读者创造性阅读的主张不久就被新文学作家吸收到了“读后感”的写作之中,从而建构起一种以作家人生、时代、环境、读者体验为主要维度的文学批评与分析范式。以1924年新文学界对鲁迅小说《呐喊》的评论为例,成仿吾、茅盾、冯文炳、杨邨人等新文学作家先后均参与到这场讨论之中,其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批评特征,便是将作者、社会现实、读者主观态度相结合。恰如杨邨人所说:“我们反对批评文学的态度偏重客观的那一派,只用自己的规律来批评文学作品的好坏和得失。我们也不赞成批评文学的态度偏重主观的这一派,批评文学的作品只写出自己的印象与鉴赏,我们以为批评文学的态度,主观固不可少,客观也应注重。”⑤

      新文学批评对新文学教育产生了两个重要影响:第一,加强对学生文学欣赏力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参与开始受到重视;第二,“读后感”开始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出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丰富了语体文写作知识体系。

      自1923年新学制起,“欣赏”作为学生阅读文学性选文的能力要求被写入中小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培养青少年相当的文学欣赏力是新文学作家基于文学立场所达成的普遍共识,孙俍工曾指出:“在中学时代的学生,对于文艺,虽然说不到专门的研究,……但赏鉴兴趣的培养实在有十二分的必要呢。”⑥朱自清也谈道:“我极主张应该养成学生们的欣赏力,因为这是丰富的人生的源泉之一。”⑦1929年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暂行标准,提出小学国语要让学生“欣赏相当的儿童文学,以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感情,并增长阅读儿童图书的兴趣”。儿童欣赏力培养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解与记忆这一较低鉴赏水平上。中学生的欣赏力培养,则偏重于文学批评常识与鉴赏基本技能的掌握。“科学”与“印象”相结合的批评范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鉴赏视角。1929年初中国文暂行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并指导学生各种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对所读材料的内容与形式,有相当的认识与了解。这里所谓“研究的方法”,在高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中具体表述为:在形式上注重对文学技术的领受,包括材料的运用、思想的条理层次、描写人物的技术等,以用于写作的借鉴;在内容上,标准首次明确提出讲解学生所阅读的书“在历史上的地位”“在文学上的价值”“作者时代的背景”“个人的作风”等。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学教育对这两种文学批评范式的借鉴。另一方面,在文学界兴起的新批评文体——读后感,也开始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出现在国文课程标准的作文练习要求中。撰写读书笔记的目的有二:一是提高学生语体文写作水平,依据所读作品做片段性的笔记,随时随地锻炼学生的写作;二是鼓励学生情感带入,通过对文学作品时代、作家、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对文学作品进行一种文学的再创造。1929年高中暂行国文课程标准中便提出:“教学生多作有条理,成片段的笔记,尤须注重养成怀疑不苟且,不潦草的习惯。”因此中学生欣赏力的培养不再满足于文学兴趣,而要形成一种稳定的具有一定立场和批评意识的文学审美能力。

      三、以“印象”为中心的新文体写作教学

      在20世纪20年代翻译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与作品的热潮中,夏丏尊凭借其留学日本的背景及语言文学优势,译介了大量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尤其是注重表现情感真实的日本自然主义作家国木田独步与山田花袋的作品,“夏丏尊是介绍此派作品最努力的人”⑧。这期间,夏丏尊极敏锐地认识到印象主义在新文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久,他便指出,要实现自然主义文学所注重的具体的个别的描写,“就不能不描写刹那间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捉事物的中心和要点。因此,“印象主义在重主观的一点上,是由自然主义到自然主义以后的文学的桥梁”。⑨之后,夏丏尊在印象主义文学注重主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文学内涵,并将其运用于新文学教育中。“小品文”与“游记”,因其题材与内容上的灵活性以及注重叙述者主观感受的特征,成为实践印象主义文学观念的首选,并逐渐受到新文学教育家的关注,成为训练学生语体文写作能力的重要形式。

      (一)小品文的印象主义特征

      在《文章作法》中,夏丏尊明确指出,这里的小品文与中国传统的小品散文有很大区别,实际上是受国外文学的影响,是Sketch的译语。Sketch即“速写”的意思,它是印象主义绘画与文学中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在《开明国文讲义》的“文话”中,夏丏尊更详细地阐释了小品文的印象主义文学特征。首先,小品文的名称,“从它篇幅短小得来”,因此随时随处描写事物、记述事情、表达情感;其次,要习作小品文,“请随时留心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留心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捕捉到内心瞬时的感悟与印象;第三,习作小品文需要运用“速写”的描写方法,“绘画中有所谓‘速写’的一法,把当前的景物用简略的笔画记录在纸面上,却并非草率从事,一样也注意到构图、用笔等条件。这速写画正可以比文字中的小品文”。⑩运用真实、细致的描写技术,将观察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瞬时感悟迅速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是写作小品文最重要的内容。

      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列举小品文随时可作、随地可作的两种方式,便是日记与书札的写作。梁实秋也指出,书信与日记是印象类小说最常用的体裁,“书翰和日记本是随时随事的段落的记述,既可随意抒发心里的感慨,复可不必要紧凑的结构,所以浪漫主义者把这体裁当做几乎惟一的工具”(11)。不惟浪漫主义者,现实主义作家在20年代也热衷于这种以第一人称为表述方式的文体创作。以“我”的视角进行观察与情感体验,使得印象主义写作一开始便趋向于小型题材,并且更适合于学生的语体文训练。夏丏尊对小品文写作的思考正是运用了这种印象主义的特征,他提出习作小品文应注意五点:第一是“着眼细处”;第二,小品文写作应该是“印象的”;第三,须是“暗示的”;第四,要有“中心”;第五,“机智”。(12)区别于其他文体,小品文写作最应注重的是前三个方面。要写小品文,首先要做到“着眼细处”。善于观察,才能够有随时随地记述的题材,这一点即基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主张,并被印象主义所吸收。第二步是要将所观察事物描写出来。印象主义文学注重人对事物与情境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印象”。将自己所得的印象直观呈现出来,无需增加无谓的解释与说明,读者才能领受到同样的印象。夏丏尊指出,小品文写作如果能做到“印象的”了,那自然也是“暗示的”了。这无疑体现了印象主义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以部分的描写暗示全体,而不要地图式地一一表出。

      在1929年颁布的暂行小学国语课程标准中,日记和书信成为训练学生语体文写作的重要形式。这一方面因为这种文体便于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与抒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两种文体与现实生活的互动程度远高于其他文体,能够引导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生活的体验。暂行小学国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作文从第一、二学年,便要求学生对“故事和日常事项”进行口述或笔述,并强调“包括日记”,第三学年后改为“故事和日常事项、偶发事项的记述(包括日记)”,并强调要“注重寻常信札的练习”。在夏丏尊参与修订的1932年国文课程标准中,印象主义文学观念在文学教育中进一步与传统文学观念相结合,小品文则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要求中。在1932年初中国文课程标准中,“古今名人书牍”“古今名人游记日记及笔记”“古今小品文”等均成为学生略读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呼应,作文练习中也增添了日记、游记、书札等文体形式。

      (二)“游记”的写作教学

      印象主义写作不要求有固定的叙事顺序,而注重再现作者的直觉与瞬时感悟,这种以主体意识为中心的叙述方式,为“游记”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文心》是一部在国文教学中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这本书第十课专门讨论“印象”,且以游记的写作作为乐华与大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他们代二人在对话中说道:“我们要把今天得到的感觉写出来。感觉山在那里迎过来,就写山在那里迎过来;感觉河里的柳树影宛如镜子里的女子,就写河里的柳树影宛如镜子里的女子。”枚叔称这种游记的写法为“印象的描写”,“最普通的解释,就是从外界事物受到的感觉形象,深印在我们脑里的”(13)。“游记”是传统文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清末《奏定高等学堂章程》曾将其列为学生练习的重要文体之一,但在写作方法上仍以传统“游记”为模本练习“记行”“记山水”等。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学教育中,“游记”的写作便明显具有了印象主义的创作特征。1929年暂行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为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即建议可以带学生进行野外写生,到郊外实地描写景物,同时,“教师即就地指示观点的迁移,景物的远近及色彩的浓淡等,以定叙述先后的方法”。而高级中学的标准则直接将游览参观的记录列入作文体裁之中,并进一步指出对游览参观的记载需要掌握四种能力:观察的能力、材料采集的能力、判断的能力以及描写的能力。总之,在游记的写作中,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观察与描写的能力,又要具备主观判断以及对材料进行选择和组织的能力,通过这四种能力的综合作用,将客观外物与主观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1932年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中,“游览参观的记录”正式被“游记”这一名称所替代。

      ①吴履平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第16~29、282~29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聘任书《教育部公报》1931年第3卷第31~32期。

      ③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第43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④梁宗岱《文艺的欣赏和批评》,《大公报》战国副刊1942年第25期。

      ⑤杨邨人《读鲁迅的〈呐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4年6月12-14日。

      ⑥孙俍工《文艺在中等教育中的位置与道尔顿制》,《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2号。

      ⑦朱自清《白马读书录》,《春晖》1924年第30期。

      ⑧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第32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⑨夏丏尊《近代文学概说》,《美育》1922年第6、7期。

      ⑩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编《开明国文讲义》第260~263页,开明书店1934年。

      (11)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刊》1926年3月25、27、29、31日。

      (12)夏丏尊、刘熏宇《文章作法》第109~138页,开明书店1926年。

      (13)夏丏尊、叶圣陶《文心》第73页,开明书店1933年。

标签:;  ;  ;  ;  ;  ;  ;  

印象主义文论与新文学教育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