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池常见不良水色和处理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虾论文,水色论文,不良论文,措施论文,常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利、管理不当以及自身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养殖池塘中出现不良水色,如处理不当,会引起对虾暴发疾病。现将对虾养殖中常见的几种不良水色和相应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白浊水
表现:水呈乳白色,水质偏瘦。
成因和危害:养殖前期较为常见。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摄食藻类,致使水中氧气缺乏,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有害菌繁殖较快。
处理措施:(1)对虾体长2厘米以上,能够摄食浮游动物时,先停止投喂饲料,然后添加5~8厘米含有优良藻种的新水,再使用芽孢杆菌制剂“加强型利生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肥水。(2)对虾较小,不能摄食浮游动物时,可先用“塘毒清”杀灭水中的浮游动物,3天后再采取以上肥水措施。采用以上两种处理措施均需要加强增氧。
澄清水
表现:池水清澈见底,无藻类生长,pH值偏低。
成因和危害:(1)水体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或其他有毒物质,无法达到理想的肥水效果。(2)池塘土壤为酸性,藻类无法生长。
处理措施:(1)先换部分水,使用“利生解毒宝”消除毒物,再使用“加强型利生素”或“利生活菌”(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或“肥水快”(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3~5公斤)重新培养单细胞藻类。(2)池塘底质酸性严重的,应铺设地膜覆盖,或用石灰多次改良土质,待土壤酸碱度正常后再养虾。
青苔水
表现:池水清澈,池底有青苔。
成因和危害:没有及时采取肥水措施或者施肥不当,水体中优良藻类繁殖较慢,透明度大,阳光直射到池塘底部,造成青苔大量繁殖。青苔死亡后,产生大量有机物,严重污染塘底,会引起对虾发病。
处理措施:(1)如未放苗,应先排干水,将塘里的青苔捞走,重新清塘;如已放苗,可一次性加入大量较肥(含单细胞藻类)的塘水,追施芽孢杆菌制剂“加强型利生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或“肥水快”(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公斤)培养水色。(2)少量青苔对对虾生长并无大碍,只需多开增氧机,使用“加强型利生素”、“利生活菌”或“利生健”稳定水质。
黄泥水
表现:池水浑浊,略呈黄色。
成因和危害:较大的降雨后,藻类大量死亡,雨水冲刷泥浆流入池塘导致这种水色的形成。此类水质变化较大,对虾容易出现应激;水体中悬浮颗粒多也会使溶氧降低。
处理措施:(1)上午使用“爽水灵”(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净化水质和调节pH值。(2)当天傍晚干撒“高效增氧剂”(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和沸石粉(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5公斤)改良底质。(3)隔天使用“加强型利生素”或“利生活菌”(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培养藻类。(4)注意加开增氧机,如有优质水源可在培养藻类之前添加部分新水。
黄色水
表现:pH值偏低,水色不清爽。
成因和危害:水体有机物过多,甲藻、金藻等鞭毛藻大量繁殖,危害对虾正常生长。
处理措施:先用生石灰调节pH值(少量多次),再使用“丰虾宝”(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5公斤)和“利生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5公斤)调节水质。
暗绿水
表现:水色浓、暗绿、透明度低,下风处污物多。
成因和危害:养殖后期较为常见。因水体物质代谢不畅、藻类老化所致。这类水体中溶氧偏低、底质较差,处理不及时容易引发虾病。
处理措施:适量换水,使用“池底净”(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改良底质,再使用“活水素Ⅱ型”(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5公斤)和“利生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调节水质。
蓝绿水
表现:水色呈蓝色,下风处有油漆状蓝色物质,可闻到异味。
成因和危害:水体富营养化或施肥不当,肥料中磷占比例过大,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这种水体中的对虾长速缓慢,成活率低,发病率高。
处理措施:(1)如果对虾处于不易发病阶段,可考虑先杀藻再调水,具体措施:用络合铜等杀藻剂将蓝藻杀灭;蓝藻明显减少后排掉适量底部水,进部分新水,同时使用“池底净”(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2公斤)改良底质;使用“利生解毒宝”(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0.5公斤)缓解对虾应激和消除药物残留;使用“利生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培养藻类。(2)如果不进行杀藻,可适量换水后,先使用“爽水灵”(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再用“利生活菌”(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公斤)加“丰虾宝”(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公斤),可有效控制蓝藻繁殖。如处理1次未达理想效果,可重复进行以上措施。
酱油水
表现:水色呈酱油色或黑褐色,pH值偏高,水黏性大。
成因和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裸甲藻、鞭毛藻等赤潮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死亡后会产生毒素,危害对虾。
处理措施:同蓝绿水处理措施(1)。
联系电话:025-8439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