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轨道交通具有快速、正点、运量大、能耗低、乘坐舒适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合理规划布局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三级应急体系,演练
轨道交通虽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存在许多潜在的事故风险,如地质危害、自然灾害、设计缺陷、施工管理弊病等。轨道交通因其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施工风险性和社会影响性,导致施工事故多发且事故极其错综复杂。
2004年4月20日,新加坡Nicoll Highway Station基坑坍方事故,形成100m*50m的路面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失踪。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路车站发生塌陷事故,造成基坑西侧100m*50m塌陷区,事故造成17人死亡4人失踪,为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2013年8月18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发生贝雷梁支架坍塌事故,事故造成2人遇难4人重伤。
在一起起的事故面前,我们不得不对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感到忧虑,并且认真思考事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应急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和快速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1 建立轨道交通应急体系的重大意义
1)健全的轨道交通应急体系可以为城市提供强大的支持保障。
完善的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可以为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指挥提供针对性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自动预警、快速评估、辅助决策、命令发布、联动指挥等功能,实现快速响应、迅速控制灾情的目的。
2)应急体系的完善与参建各方的利益息息相关。各参建单位的应急体系越完善,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越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模式推进制度、法规、配套设施系统的更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落实对于制度、法规及配套依赖性大,并在实际应急响应过程中促进其更新完善,以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模式的更新变化。
2柯桥区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特点
2.1潜在发生事故的工程本身:(如基坑工程、盾构区间工程、浅埋暗挖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等工程)及在其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因素(构建物、道路、管线等)
柯桥区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区,广泛分布厚层软土,其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触变性高、流变性、强度低,透水性低”等特点,其土层自稳性极差,工程性质要比广州、上海等地的软土更差。
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工程事故,以基坑为例,基坑开挖深度一般在15~30m左右,以狭长矩形居多,在柯桥软粘土这种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非常明显。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风险较高,基坑非常容易坍塌,必须对开挖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控。
2.2风险还包括环境风险和常规风险和社会风险等
柯桥市政管网(包括军用电缆)年代久、改迁多、废弃多,基本资料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是柯桥轨道交通施工的一个重要风险特征。
柯桥区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每年的7~10月为台汛期,防台抗汛又构成了柯桥区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柯桥区轨道交通起步晚,行业人才稀缺,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可供调配的社会应急资源相对较少。管理及资源劣势是柯桥区轨道交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又一主要特征。
3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
3.1如何针对软土工程特点建立应急体系
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即区一级、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级和施工项目部级三个层级,各层级的应急预案由各级主体单位独立编制,并组织专家评审。
柯桥的三级应急体系建立经历了由点到面,先易后难的过程,各级预案层次清晰且关键要素、侧重点突出,各级部门和参建单位在应急状态下职责划分明确,充分展现了管理者的高屋建瓴和管理智慧,克服了中小城市在建立应急体系上的先天不足,值得其他中小城市学习借鉴。
3.2 编制针对性强的三级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参照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执行。柯桥要求承包商在工程开工前先行完成项目部级应急预案编制,预案内容以评审要素表作为编制依据之一,并做到与上级预案,即轨道交通集团公司预案相衔接。
集团公司的预案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各处室及下级预案中承包商的职责,同时要求与上级预案,即市级预案中相关政府部门实现工作对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区级预案是三级应急体系中的第一级别预案,明确了政府各个职权部门在处理轨道交通事故时应当履行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
柯桥将项目级预案下的现场处置方案列为预案的重点编制工作。充分发挥承包商和参建各方的集体智慧,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分时段、分标段、分模块地完成现场处置方案。
3.3建立动态监测监控管理体系
监测预控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预防预警机制,柯桥将应急管理工作整体前移,对现场隐患和警情进行动态把控,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重大事故的应急次数。
柯桥成立了以指挥部专门部门、风险咨询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体的监测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施工现场的监测跟踪、应急处置和动态风险控制。
3.4应急抢险队伍及物资库
轨道交通应急抢险队伍分为项目部级抢险队和建设单位级抢险队。
以柯桥为例,抢险队伍分为项目部级抢险队和集团公司级抢险队。施工单位的应急抢险队由工地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应急状态下统一服从项目经理指挥管理。各标段项目部均建立抢险队,并按照各标段施工特点,建立相对专业的抢险队伍。
集团公司的抢险队伍由某一项目标段的抢险队兼职,项目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出险时,受集团公司调配,柯桥轨道交通集团计划在今后组建本土化的应急抢险队伍,专门服务于轨道交通抢险需要。
应急物资方面,各施工单位以合同为依据,配足抢险装备和器材,保证应急时刻能够及时响应。同时,集团公司级专门建立应急物资库并同时配备抢险装备和物资,对一些大型设备,如注浆机等,我们与杭州地铁及周边有设备的单位签订租用协议。
3.5应急救援社会协调。
地铁建设虽然有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但也更需要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地铁项目在始建初期就应与社区街道、企业等主动取得联系,善加宣传和引导。此外,柯桥区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同相关平行单位(如质检部门)建立了合作机制,邀请这些单位及部门参与应急演练观摩。
施工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内容中还包括与附近医院、应急抢险物资供应商、土方车单位等相关有抢险能力的单位签订协议。
3.6应急演练与教育培训
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演习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抢险队伍实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应急抢险资源和现场处置方案是否有效的关键。演练的侧重点放在事故场景模拟和应急救援实施上面,尽可能地去还原事故现场的真实情境。
根据安监总局17号令的要求,柯桥区规定参建杭绍城际铁路工程的施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此外涉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单位和组织机构非常多,这些单位普遍对于轨道交通行业了解不深,风险认识不足。柯桥区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几场相当规模的教育培训,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来集团公司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大众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认知水平。
4结 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参建单位多,技术复杂性强,施工风险高,因此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长备不懈的工作。完善应急预警机制、提高安全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急组织力量,是应急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核心内容。
以柯桥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在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吸收一线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教训,又要重视事故风险类型的区域性差异和应急处置经验总结,积极寻找当前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逐步提高各部门和单位应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谢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年第02期.
[2] 周静.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商界,2010.6,第204期. [3] 邵伟中,朱效洁等.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应急处置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年第01期.
[4] 刘光武.城市轨道交通救援应急平台建设[J].都市快轨交通,2009.02第1期. [5] 杨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研究[J].山西建筑,2010.08第22期. [6] 刘继龙.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硕士论文
[7] 秦勇、王卓等.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体系框架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 《绍兴市柯桥区杭绍城际铁路工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9] 《绍兴市柯桥区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论文作者:鲁麓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柯桥论文; 事故论文; 预案论文; 应急预案论文; 风险论文; 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