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中国论文,文献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学科化趋势将日益明显,并有可能被信息资源建设所取代;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研究将继续受到重视,微观研究将向纵深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献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有可能成为热点。
[关键词] 文献资源建设 展望 中国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已在向我们招手。在这新旧世纪交汇之际,中国的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将向何处去?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乃至下个世纪初,中国文献资源建设领域中哪些课题可能成为热点,哪些方面有可能取得突破?这是每一个从事或关心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同志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亦就此略抒己见。
1 学科化趋势日益明显,文献资源学呼之欲出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大发展的年代,其标志之一就是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而且这种趋热日益明显。80年代初期就读于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同仁也许不会忘记,那时的文献资源建设(当时叫藏书建设)还是“图书馆学基础”或“图书馆学概论”课程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其中的一章。大约在80年代中期,随着藏书建设发展,特别是“文献资源”与“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与普及,文献资源建设才逐渐从图书馆学“基础”或“概论”课中分化出来,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沈继武先生编著的电大教材《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一书的出版使这种学科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至80年代末,文献资源建设已成为一门包括藏书采访学、藏书组织学、藏书剔除学、文献保护学、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等众多分支在内的应用性学科。而其中的文献保护学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从文献资源建设中分离出来,独立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取得了与文献资源建设同等的学科地位。
历史进入90年代,文献资源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一门新兴的学科亦将呼之欲出,这就是文献资源学。近几年来,随着文献资源整体化研究的深入,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被提上日程,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献资源建设只注重文献资源的收集、组织、布局等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重要。建设是基础、手段,利用才是目的和归宿。但从目前关于文献资源建设的定义看,它并不能涵盖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因此,用文献资源建设去包涵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就扩大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学科外延,是不妥当的。同样,用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去涵盖文献资源建设也显得牵强,只有用“文献资源学”才能较好地概括建设与开发利用两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用文献资源学还有助于对文献资源的性质、特征、本质、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和揭示。因此,以现有的文献资源和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新兴的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动力,文献资源建设有可能上升为文献资源学,成为文献信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文献资源建设走的是一条“独立”、分化”的学科化道路的话,那么,未来的中国文献资源建设将更趋向“分化”与“综合”,从而更适应现代大科学的微分化和积分化的发展趋势。
2 信息资源建设端倪初露,文献资源建设将被取代
信息与材料、能源并称为当代社会的三大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资源,这已成为人们之共识。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 Alvin Toffler)在其《权力变移》(《Powershift》)一书中指出:“在一个又一个的实例中,我们发现信息——谁拥有它,如何获得它,如何证实它——已成为国内和国际政治冲突的中心。信息政治之所以具有新的重要性,根本原因就是各种形式的权力对信息的日益依赖。”[1] 阿布杜尔·A·赛德和鲁恩·R·西蒙斯在其探讨国际合作的著作《新主权国家》一书中也写道:“权力的性质正在经历一场真正剧烈的变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根据信息分配的差异来对其下定义。”[2] 这些学者都力图证明:在信息社会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支配他人的权力。要有效地掌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建设。为此,早在80年代中期,当图书馆学界提出文献资源和文献资源建设等概念,并用之取代藏书和藏书建设的时候,情报学界、信息学界则已开始对信息资源及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献资源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主要组成部分,但它毕竟不是全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与文献资源相比,其外延要宽广得多。因此,有必要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深化研究层次,拓展研究范围,将之上升为信息资源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升华并非空中楼阁。因为图书馆界有关“信息馆”、“公共信息图书馆”等理论的提出[3],情报学界、 信息学界关于信息资源及其建设的初步探索为这种升华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产业的形成及其方兴之势为这种升华奠定了实践基础;而人们对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重要地位的认识则为这种升华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将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甚至更超前一点,将其上升到信息资源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文献资源建设有可能被信息资源所取代,正如它曾取代藏书建设一样。
3 学科基础需要重新铸造,基本理论研究将受重视
80年代以来,关于文献资源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仅80~94年就发表这方面论文283篇, 占这一时期文献资源建设论文总数的8.4%,在十大主题排序中居第5位。[4] 但讨论的问题偏重于文献资源建设基本概念、原则、范围以及一般综合性研究,而对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些本质机理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如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运行机制是什么?有什么内在规律?这些问题至今尚无人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献资源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理论界予以解释和回答。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献资源建设应如何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如何更好地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这些问题,传统教科书上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我们作出新的回答。另外,随着文献资源与文献资源建设逐步取代藏书和藏书建设,原有的一些学科概念、学科理论已不适应,需要重新认识界定,如藏书建设的原则就不能简单变换为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因此,如何在理论上用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观点统率、改造甚至重写原来藏书建设的内容,构造全新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学科体系,丰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内容,是文献信息理论界所面临的新的、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5] 伴随着上述问题的探讨,文献资源建设基本理论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4 面局协调方案可望出台,宏观研究再掀波澜 现代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微观的馆藏建设向宏观的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过渡。重视宏观研究是大势所趋,也是80年代以来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1986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讨论会”和1987—1990年,“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将宏观问题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使之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据笔者统计,从1980—1994年,有关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论文共有535篇, 占该时期文献资源建设论文总数的15.85%, 在十大主题排序仅次于“藏书补充”, 居第二位。[6]
始于80年代后期的图书馆“困境”与“低谷”,再次引起人们对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的关注。文献信息机构经费紧缺的现实,使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识到,那种只从自身需要出发的“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建设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代之以整体规划指导下的整体化建设,通过分工协调,建立全国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但这依赖于一个既科学合理,又具实际操作性的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协调方案。而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的圆满完成和全国文献资源布局模式的讨论,为这一方案的制订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数据素材,使之成为可能。因此,全国文献资源布局方案没有理由“千呼万唤始出来”。以此为契机,以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为核心,以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目的,宏观的文献资源建设仍将继续受到重视,并有可能掀起新的波澜。
5 古树遇春发新枝,中微研究趋精深
中观的文献资源建设(主要指藏书结构与体系)和微观的文献资源建设(即馆藏建设)历来是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说,80年代中期以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中、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比,其内容也较为成熟,稳定。预计今后将向精细化、专深化发展,并有可能在藏书结构理论、藏书选择、藏书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5.1 藏书结构理论将被完善,达到实用化地步,并被运用到实际。
1977年,美国人J·C·鲍曼发表《迈向馆藏发展的结构途径》一文,提出馆藏结构问题。197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资源与技术工作部藏书发展委员会颁布了《馆藏发展方针规范指南》,实际应用了结构的方法和理论。1981年,肖自力先生发表《试论藏书结构》一文,将藏书结构理论介绍到我国。由于藏书结构理论既适用于微观的馆藏结构,又适用于宏观的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这种中介地位使它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据笔者统计, 从1981 年~1994年,专论藏书结构的文章有157篇,年均11篇。 研究内容包括藏书结构的概念、意义以及与藏书体系的关系;藏书各分支结构(主要有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语种结构、类型结构、品种结构、复本结构等),各类型图书馆藏书结构的设计等。其中,关于藏书等级结构的讨论最为热烈,先后提出了五级、三级、七级、四级、大四级小十级等多种观点。等级结构是整个藏书的结构的核心,一旦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突破与共识,藏书结构理论的实用化就指日可待,中国的文献资源建设将从此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新的历史时期。而近几年关于“五级藏书制”的种种责难和修正,正是人们认识趋同并取得突破的先兆。
5.2 选书研究将会重新热烈。选书研究在国外历来受重视。在其藏书建设的教材中,有关选书的内容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选书几乎成了藏书建设的代名词。我国在解放前,也非常重视选书研究。不仅发表了许多论文,有关专著也多有论述。解放后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弱化,甚至遭受冷遇。在洋洋几百页的藏书建设教科书中,有关选书的内容只有几页,这与选书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7] 预计这种情况将会逐渐改变,并有可能以选书标准、选书组织、选书方法等问题的研究为先导,形成一个新的理论热点。
5.3 藏书数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将提上日程。从对藏书数量的追求转向对藏书质量的关注,是80年代以来中国文献资源建设观念的重大变革。文献信息机构购书经费的普遍拮据,使这种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如何确定最佳藏书量,按照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去建立或评价馆藏,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伴随着这些问题的探讨,藏书数量与质量问题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重视。
6 它山之石可攻玉,比较研究受青睐
《诗经·小雅》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80年代以来,我国文献资源建设领域引进了许多国外的理论与方法,如藏书发展稳定状态理论、藏书结构理论、藏书复选理论、三线典藏制理论等。这些新理论的输入,使我国文献资源建设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给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对国外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多限于翻译或一般介绍,真正系统研究的较少。据笔者统计,从1980~1994年,关于国外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文章只有187篇,约占该时期论文总数的5.55%,按主题排序居第七位。其中译文占146篇,介绍性文章12篇,研究性文章只有29篇。[8]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2年5月, 在西安召开的“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与资源共享国际研讨会”是一次民间性质的学术研讨会,却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芬兰、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图书情报专家和学者, 并就文献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表明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但是影响究竟有多大,尚无专文研究。另外, 有同志认为:“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及研究领域的形成,是中国图书馆学家首次用自己的概念创立研究领域,并且没有一个术语能如此科学地包容了这一领域的问题,在这一领域,中国站到了世界的前列。”[10]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是中肯的。然而,我国在文献资源建设其它领域的研究达到什么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只有弄清这些问题后才能科学恰当地评价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避免妄自菲薄和夜郎自大。而这依赖于对国外研究状况的清晰了解和国内外的比较研究。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国外新理论的输入已给中国的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期待着更多新理论的引进给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带来空前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和积极的宣传,将我们的理论新成果介绍到国外,使中国的文献资源建设研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有输入有输出的良性循环中健康地向前发展。
以上我们从六个方面对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既是预测,必有其不确定性,更何况此乃笔者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来稿时间:199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