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加快培养选拔出版领导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领导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已经进入“九五”时期,正在迈向21世纪。世纪之交,新闻出版业担负着重要使命,要抓紧办的事情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培养选拔跨世纪的出版领导人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出版战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出版界各级领导岗位,为出版事业的发展繁荣和“阶段性转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无庸讳言,由于出版业的规模、数量增长过快,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并未跟上形势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部分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有的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专业、气质等结构的梯次配备,有些出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的情况更为突出,缺乏后备人选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如不抓紧选拔年轻干部,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就会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电子出版物的飞速发展,出版方式和出版物的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对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补充一大批懂得现代出版管理、现代出版技术,特别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和驾驭出版方向的领导干部,领导群体也面临着调整更新的任务。培养选拔跨世纪的出版领导人才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工作进展较慢,认识不够高,还存在一些思想障碍;有的地方,认为眼下选几个年轻干部进领导班子就可以了,没有从跨世纪的战略重点出发,有计划地培养和造就众多的人才;有的缺乏紧迫感,认为现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未到离退休年龄,尚能维持几年,选拔年轻干部可以慢慢来;有的对年轻干部不放心,不敢用,受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落后观念的束缚;还有的有等、靠、要思想,认为选拔干部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事情,等等。这些思想认识,都影响着培养选拔出版领导人才工作的开展。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认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出版业要在已有的规模数量基础上实现优质高效,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长足发展,甚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素质。加快步伐,培养选拔跨世纪的出版领导人才,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任务。
为了使年轻干部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跨世纪领导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工作。首先,要注重政治素质培养,在政治上要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我们培养的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出版业生产的精神产品,能深刻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我们生产的精神产品能否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导向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出版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因此,培养选拔跨世纪的出版领导骨干,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始终把德放在首位。“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出版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这是形势和任务的必然要求。一个从事出版业的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经不起风浪的考验;如果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不能牢固地树立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思想,即使有才干,也只能为小集团、为个人谋利益。
其次,要坚持在实践中培养的原则,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年轻干部采取下派挂职、上派挂职、岗位轮换以及外派挂职等多种形式,都不失为加快培养年轻干部的好办法。年轻干部在困难、艰苦的地方锻炼,可以磨炼意志,砥砺本领;在上级机关,可以增强宏观决策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在先进出版部门,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多种岗位,可以适应角色转移,进行“多维塑造”,实现由专才向通才的转变。
针对出版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特点,还应加强年轻干部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继续教育。据统计,全国出版行业从业人员近33万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96%,加上大学本科学历的,也仅占8%。这种知识结构是远不适应现代化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针对这种情况,出版业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的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在现有高学历人才中培养领导干部。
培养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使用,在选拔年轻领导干部问题上更应如此。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必须端正用人观念,按照党的干部任用原则,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年轻干部的状况,正确处理主流与缺点的关系。
出版战线的一大批年轻干部,经过党的多年培养教育,绝大部分人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他们忠诚于党的出版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具有较高的文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闯敢开拓,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应是我们对年轻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确有少数年轻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不少弱点。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人要摒弃“求全责备”,是指要摒弃不属于干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范畴的个性或习惯,决不是放弃对年轻干部的严格、全面的要求。年轻领导干部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消极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年轻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三严”落到实处。这样才是对年轻干部的真正爱护,才是对党的事业真正负责,才能造就出过得硬的好干部。最近,新闻出版署和有的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新批准成立的新闻出版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好办法之一。
在坚持党的用人标准,转换用人观念的同时,要结合人事制度的改革,适时建立起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的机制,主要是建立起与公务员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出版工作实际相适应的看实绩、论德才、讲民主的公平起用机制和竞争择优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实行领导选人与群众选人相结合,切实加强干部工作的民主制度建设,严格按“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办,把那些德才素质好、事业心强、精通业务、善于管理、能打开工作局面的年轻领导干部及时选拔到各出版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要大胆把他们放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使年轻干部在最佳工作期发挥出最佳的人才效益。
21世纪的新闻出版事业正向我们招手,“九五”召唤我们奋发,历史不容我们懈怠。“鼓响思良将”,抓住“九五”提供的契机,抓紧抓好跨世纪出版领导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我们就抓住了出版全局的工作重点。我们可以坚信:做好这项工作,祖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未来将会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