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试图从GPS-RTK测绘技术的运用方面对这一技术的原理与困难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GPS-RTK测绘技术 ;地质测绘;勘查
1.引言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测绘是一门专业的词汇,但它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却十分广泛。没有测绘,就无法进行准确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而且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测绘不但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而且还涉及到武器制导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技术。目前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都是现代的测绘技术的核心。GPS-RTK测绘技术是其中的一种,可为地质勘察测绘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在六盘水的煤矿中已经使用了此技术,通过实验研究表明,GPS-RTK测绘技术已经具有极大的优势,需要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2.我国现代测绘技术的运用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勘察工作的基础,处于测绘领域的领先位置。它主要是在复杂的程序中验证可行性与初步勘探,提前进行工程准备。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测绘也存在相对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勘探地质是测绘的第一步,可以利用工程测绘进行有效补充。通过对地质工程理论与相关的地质现象来进行观测,搜集相关的资料,对地质的岩性、地貌、自然地质进行观测,记录位置与高程。[1]
2.2矿产勘探
为了进一步开发我国现有未知的地下资源,对矿物进行开采利用,需要对储藏量进行勘察。首先需要确定矿床的位置,并确定分布地段,有目的的进行勘查。随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勘探,此时已经明确了位置与目标,地质填图已经完成了,从而可以进行轻型山地工程与普查钻探工程。[2]
3.GPS-RTK测绘技术原理
GPS-RTK测绘技术利用的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进行传输的组合系统来进行操作的,它是在特定位置安装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的卫星进行观测,并将信息进行实时传送,在流动点,通过对卫星与基站GPS数据,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计算出三维坐标,从而进行准确定位。GPS-RTK测绘技术的原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控制点进行精确测量,达到工程需要。[3]
4.GPS-RTK测绘技术应用
某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开阔,位于中低山区,海拔高度为500米,地形相对复杂,坡度大,地表植被是毛竹。在全区设置GPS基准站三个,流动站会获取每一个基准站的信息转换参数后,解析出控制点的成果坐标。测量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4]
在地质点的测量均需要以地质人员的随地测量而定。按照初测、复测、终测三个环节来进行放样。在作业时,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首先在已知点设置移动站,采集数据,其次按照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重复多次测量,进行数据对比,再使用全站仪以及钢尺来检测两地的高差与距离。通过这三种方法对近60个点进行测量,平面精度保持在0.11m左右,高程精度在0.18m左右,满足整体工程要求。
5.GPS-RTK测绘技术应用体会
首先GPS-RTK测绘技术作业效率非常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测量中,需要不断变换控制点,从而需要把设备与仪器来回进行反复的挪动,大大消耗了人力与物力,而GPS-RTK测绘技术高站一次性就可以测量出半径为四千米的范围,而且操作非常简单,一个人就可以用胜任,操作时间较知,几秒种就可以完成一个坐标的测量,大大节约的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
其次GPS-RTK测绘技术定位非常精确,质量非常高,数据可靠,没有积累误差。在利用GPS-RTK测绘技术时,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只要条件满足时,采用GPS-RTK测绘技术就可以达到完美的表现。在四千米半径的作业范围内,GPS-RTK测绘技术的平面精度与高程都能达到非常高的精度。[5]
第三,作业条件相对宽松。传统的测量方法要求两个控制点之间需要满足光线的可通性,而采用GPS-RTK测绘技术,则完全不必如此,只需要满足电磁波通路即可。GPS-RTK测绘技术不会受到通视条件、天气、光线的限制,即使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GPS-RTK测绘技术的基本条件,很好地完成高精度作业。
第四,GPS-RTK测绘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传统的测绘技术都是采用复杂的劳动,而且作业环节相对比较多,而GPS-RTK测绘技术可以测绘各种内外业。流动的数据收集站利用软件系统,不需要人为进行干涉,就可以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无畏误差,保证了精度要求。
第五,操作简单,数据处理能力强。在利用GPS-RTK测绘技术进行测绘时,只需要在站点开始设置时进行简单操作,在随走随测的过程中,从标放样几乎不会产生额外的操作。GPS-RTK测绘技术在数据的输入、存储与处理的能力非常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计算机进行结合,形成效果良好呈现。
6.在GPS-RTK测绘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GPS-RTK测绘技术应用中的布置控制网时,需要使用静态的GPS或全站仪对多个控制点进行测量,利用RTK来比较这些坐标,从而得出精确值;在每一次的初始化完成之后,要对几个已经测过RTK的点进行二次测量,来验证初始的效果,以及是否延续着同样的测量精度;保持其他因素条件统一,确认在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大量的控制点勘测。[6]
7.结语
对GPS-RTK测绘技术研究的专家与学者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GPS-RTK测绘技术在实际的地质勘探中的作用也不断被放大,这种明显的优势让其在应用中更加广泛。虽然目前的GPS-RTK测绘技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问题会得到一一解决。利用GPS-RTK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让这项技术在更多的范围内得到应用,GPS-RTK测绘技术将发挥它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地质勘探及其他的工程领域创造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樊文有;杨艳.MAPSUV测绘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01)
[2]王姜婷.数字化测绘资料档案工程化管理探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10(01)
[3]李凌斌.全站仪数据采集在地形数字化测绘中的应用浅析[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01)
[4]简德水;李辉.4Dchecker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软件在基础测绘成果检验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03)
[5]王晏民;洪立波;过静�;秦长利;陈品祥.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10(02)
[6]向晋祥.全站仪结合RTK技术在航道数字测绘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09)
论文作者:沈雪丽,吴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技术论文; 测量论文; 作业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论文集论文; 精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