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罗燕妮 韦玲 陈剑梅

罗燕妮 韦玲 陈剑梅 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普儿科 543200

【摘 要】目的:设计对照试验,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住院部2013 年6 月~2015年6 月接收治疗的120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身体恢复状况、护理效果满意度、护理前后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干预组患儿身体恢复状况、患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后患儿医疗顺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能显著缓解患儿焦虑、烦躁心理,提高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广泛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科;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81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20-02

医疗与护理服务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逐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护理的概念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用而生的[1]。优质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儿科在临床上属于特殊的医疗科室,常规护理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2],近年来优质护理的应用表明,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紧张、焦虑、躁动状态,提高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现设计对照实验,对“优质护理”在儿科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住院部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接收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78 例,女患儿42 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两组患儿年龄均介于3.4~1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1.20 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类型、病程等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1.2.1 对照组:①日常护理:保持病房内环境整洁,经常通风换气,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及室温,保证病房局域范围内的安静,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②心理护理: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健康护理,叮嘱患儿家长多与患儿沟通交流,为患儿准备一些游戏设备,消除患儿对疾病的紧张、恐惧心理,通过良好的沟通提高患儿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③药物护理:按时、按计量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医护人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叮嘱患儿用药期间治疗禁忌,入院后对药物治疗患儿应该加强其药物护理,让患儿能够按时、按量用药;④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1.2.2 实验组:首先对实验组患儿实施上述常规护理,其次要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①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首先根据优质护理的概念成立专门的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小组,为每位患儿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患儿治疗过程中身体恢复状况的检测,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随时制定应急护理方案;③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护理部门要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技能、专业知识等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④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护理过程中完善护理服务的记录工作,便于对患儿所有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制定积极有效护理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两组患儿身体恢复状况、护理效果满意度、护理前后医疗顺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以均值±标准差( x ± s )表示统计结果,以t检验或χ2 检验表示组间差异,P<0.05 记为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2.1 两组患儿身体恢复状况及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结果:对两组患儿身体恢复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表明,优质护理组患儿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儿童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认知能力较差,而且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总是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一般静脉注射等疗法,若是不能一步到位,往往会导致患儿家属的不满以及患儿本身的抵触,因此医疗过程中对儿童的护理工作更加繁琐,且突发问题较多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提高儿科疾病治疗效率,减少医患事故的发生等均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3-4]。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在儿科的应用自然要以儿童的喜恶为前提,首先要保证的自然就是病房内轻松、童趣的氛围[5],这是从环境入手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

其次还要注意对患儿的心理护理,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医务人员与患儿的感情,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保证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6]。无论环境护理还是心理护理只能算是软件护理,在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素质,娴熟的技术是取得患儿及其家属信任的关键,因此医院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准[7]。

综上所述并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优质护理干预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于提高儿科疾病临床治疗效率具有显著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熊纬,熊衍君,陈晓艳,等.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57-4958.[2]孙慧梅.浅谈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科静点门诊的应用实践[J].中国保健营,2013,23 (3):757-758.[3]王倩.优质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沦与实践,2014,27(5):681-683.[4]谷宏.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4,8(14):246-247.[5]郭晓红.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95-96.[6]刘文华,李海燕.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4):2791-2793.[7]肖春容.优质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9):2701-2702.

论文作者:罗燕妮 韦玲 陈剑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罗燕妮 韦玲 陈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