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的地位_工人阶级论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的地位_工人阶级论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主人翁论文,历史条件下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 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 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 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 一新论断,为我们认识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提供了理论根据。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新论断,对 于坚持和巩固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 意义。

一、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

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比较于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作为 雇 佣劳动的受压迫受欺凌的地位提出来的。中国工人阶级自诞生之日起,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 成立后,就坚持为解放全人类包括解放自己而奋斗。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革 命取得成功后,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工人阶级从此上升为统治阶 级。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而把工人阶级从 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新的生产关系的主人。这样,工人阶级就在政治上和经 济上取得了主人翁地位。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壮大、增强和变化的趋势,工业化、 城市化过程中,大批农民加入工人阶级队伍,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一部分工人群 众从国有企业流动到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之中;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发生变化,由计划经 济体制的终身所属关系逐步转变成市场经济下的合同契约关系;企业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不少企业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而被称为“老三会”的党委会、职代会和管委 会的作用,在一些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弱化的趋势;随着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造成一部分职工的结构性失业,即下岗。凡此种种变化,引起 社会上一些人对“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产生种种思想困惑。

我们认为,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从一般意义上说,有三个方面:(1) 在生产关系上,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工人阶级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主体地位没有变。 (2 )在上层建筑中,工人阶级通过其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居于统治阶级地位,我国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稳固的。(3)在发展生产力上,工人阶级通过其政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及 其发展要求,“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鲜明地强调和体现了这一条。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可以进一步认识新时期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没有变的道理。

首先,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主人翁地位是与国家强大、人民富裕 和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的。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应该从总体上来观察。新时期,邓小平 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认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扭住经济 建设不放,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凝聚了人心,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 越性,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国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国家强大了,民族兴旺了,人民生活 正在步入小康,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也就有了最扎实的基础和底子。

其次,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是与工人阶级顺应世界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当今世界 ,以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的发展,使世界的经济结构有很大的提升。 在这种变化中,谁走在前列,谁就会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取得优势和主动地位,有可能 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经过80年代、90年代的努力, 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出现传统产业的产品相对富余的局面。党 中央审时度势,十五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十五”计划的主线是结构调整。而且,这种调 整不是过去的适应性调整,而是涉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全局性调整,是新技 术带动的战略性调整,这就非常有眼光地制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工人阶级是最有远见的阶 级,党中央的战略安排深刻地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作为工人群众,应该以这种战略 眼光来观察祖国和自己的命运,顺应这种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其三,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是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人翁地位的 巩固,不是静态的概念,而是动态发展的。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随着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 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工人阶级既然是国家的主人 ,就必须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既有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 一部分,更有全体工人阶级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事实也证明,新 时期工人阶级整体素质比之过去有了极大的提升。

其四,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一个政治判断,认识这一地位的“不变”,应与职工劳动关 系、企业治理结构的“变”相区别。从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方面而论,从传统体制终身从 属转变到新体制的合同契约,个人似乎有一种“被雇佣”的感觉,其实,原有体制对发挥职 工积极性方面的缺陷日益显露,而现代企业体制下现代经济运行的人类组织文明成果,比如 契约合同是其显著方式之一,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又比如, 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也是现代企业的内在要求。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要正确认识这种 经济改革的进步性,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践者。也就是说,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一个总 体的政治认识,是指阶级的总体地位,而不应仅仅与具体的职业感受混为一谈。

总之,新时期发展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不仅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整体素质,有利于发挥工人阶级整体优势。

二、正确认识当前某些社会现象的实质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深刻地、广泛地引起 了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并不总是和谐同步的。尽 管 小生产思想观念赖以存在的生产力基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瓦解,计划经济的体制基础也已 基本不起主导作用,但诸如绝对平均主义与“等、靠、要”思想等落后的社会意识仍未随 之消失,还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不小的抵制作用。对待这些社会现象,我们不能避而不谈, 顺其自流,而应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解剖现象,得出正 确的结论,以此引导和教育群众。

(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吗?

近年来,随着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不少工人下岗、失业,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一时困 难 ,这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但是,国企职工下岗并不意味着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因为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在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绝 大部分情况是结构性失业,而非周期性失业。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 各个产业部门流动的具体表现。尽管这种失业大多是非自愿的,但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 观要求:要素总是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流动,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部门向 符合市场需求的部门流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人下岗、失业的问题,引导他们再就业,而 新岗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服务业,这样,工人的下岗、转岗和上岗,实际上就是劳动力资源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再配置。可见,下岗工人仍然是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具体地说,是其 中处于流动过程中的一部分。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其主人翁地位根本没有改变。还因为 ,把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看作是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其错误在于没有把握工人阶级的 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下岗对于当事人来说的确是痛苦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国有企业人员 臃肿,效率低下,隐性失业严重,减员增效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调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 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有经济效率的提高,使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物质基础得以巩 固;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有利于为下岗工人创造更多的再就业机会和更完善 的社会保障。因此,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舍小利而顾大利,舍短期利益而得长远利益,是 符合工人阶级整体利益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并不意味着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丧失。

(二)体力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相对地位下降,就意味着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削弱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甚至脑力的过程, 因而也是体力劳动地位相对不断下降的过程。20世纪后期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适应先 进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但是,我们认为,体力劳 动者在生产力中相对地位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削弱。为解释这个观点,我 们必须澄清关于工人阶级的定义。过去,工人阶级较多地被定义为体力劳动者,这是和当时 的生产力水平相吻合的。但时至今日,现实情形与过去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除了体力劳 动者,从事发明创造、传授知识和组织管理的脑力劳动者,也作为生产力的独立要素,或渗 透到生产力其他要素中,创造出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工人阶级的 一部分,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应当把是否主要依靠自 己的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谋生,作为判断某一社会群体是不是工人阶级的标准,而非其 具体从事的劳动的性质。这样,体力劳动者在生产力中地位的下降,同时也意味着脑力劳动 者在生产力中地位的上升,工人阶级仍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其主人翁地位丝毫没有被削弱 。

在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时,我们强烈地感到,为了巩固和提高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工人阶级 也有一个与时俱进,全面提高素质的问题。譬如,在机器尤其是智能化机器大量地取代体力 劳动,进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时候,工人阶级唯有通过终生学习,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和时代的要求。又如,对于工人阶级的每一个个体来说,为了减少下岗、失业的可能性,以 及获得更多的再就业机会,最好的办法也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个社会的主人翁群体, 总是与这个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工人阶级 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去;我们相信,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中以体力操作为主的工人群体,也 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一道站在时 代的前列,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三、不断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计划的主线,是党中央根据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 势和新情况作出的针对性很强的战略决策。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将继续带来工 人阶级的深刻变化。我们要立足新变化,不断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首先,要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必须切实保证和落实工人阶级行使管理国家 、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证和落实工人阶级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 权利,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工人 阶级主人翁地位,首先是就国体而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人民民主专政, 既是我国工人阶级获得自身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的首要条件,也是我国工人阶级加强自己的 主 人翁地位、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强大工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切实保障国家的各项法律体现工人阶级的意志, 反映工人阶级的要求;切实保证工人阶级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种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 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当家作主。现阶 段,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不仅要把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落实到国家经 济、政治、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决策和管理中去,落实到广大工人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实 践中去,发挥工人阶级在管理国家大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党和政府的重 大决策更好地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和愿望,体现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要保证和发展 工人阶级广大群众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事务中当家作主,这是实现工人阶 级在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因此,要探索和完善现代企 业制度中坚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的有效方式,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通 过厂务公开等各种形式,不断扩大企业民主,确保广大职工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其次,要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地位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在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即它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是通过 自 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加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就要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巩 固党的阶级基础。如果党的执政地位动摇了,也就谈不上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中国工人 阶级的优秀品格,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条件。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还在于形成了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纲领,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以“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 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因此,加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实现自己和自己的先锋队对 于被领导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就要求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执政 地位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努力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 主人翁地位的根本条件。

再次,要加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必须切实保障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利益。工人阶级的 主人翁地位,必须体现在工人阶级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的实现上。保障工人阶级的物质文 化利益,一方面,各级党和政府要加强同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 的呼声,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尤其要千方百计地为遇到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 ,努力把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快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这是因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行优胜劣汰后,职工岗位变换和流动会更加频 繁,失业和再就业现象将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到千百万 职工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关系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快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目前要加快条件,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 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同时,抓紧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这些事情 办好了,就为国有企业的改革,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构 筑了首要的重要的支柱,从而有利于加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再一方面,要发挥好工会 的作用。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维护 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工会本身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真心诚意为职工 群众服务。党和政府要通过工会把广大职工群众坚定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完成党和政府提 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奋斗;要支持工会组织的工作,为工会履行职能创造条件。

要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还必须加强党在工人群众中的工作,建设好工人阶 级队伍,把工人阶级队伍中特别是生产力开拓者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工人群众不可 能自发地认识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不可能自发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思想,因此,要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的教育、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的 教育、法律和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工人群众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要在组织上重视从产业工人 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中培养和吸收优秀分子入党;重视从广大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经 营管理者中培养和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以壮大党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最后,要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工人阶级自身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刻苦学 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农民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 科学文化普及,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特殊要求。工人阶级只 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才 能适应世界日益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才能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始终站在建设和改 革前列,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才能不断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根本 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才会更加以主人翁的姿态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工人阶级不仅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而且还要通过自己政党的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这 是新世纪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

因而也是加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不可或缺的条件。

执笔:周锦尉、陈宪、李明灿

标签:;  ;  ;  ;  ;  ;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的地位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