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与批评的双重作用论文_叶菊蓉

赏识与批评的双重作用论文_叶菊蓉

叶菊蓉

(绵阳市梓潼中学 梓潼 622150)

记得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太阳和寒风看见一个行人在路上行走。于是打赌,看谁能够脱去那人身上的衣服,谁的本领就最大。寒风首先发动攻势,他轻轻一吹,那人就不禁打了个寒战,于是把衣服穿得紧了些;寒风不服气,于是使劲一吹,只见那人把衣服裹得更紧了,他吹得越猛,行人把衣服就裹得越紧。太阳呵呵一笑:“还是看我的吧!”只见太阳微微一笑,天空立刻阴转晴,行人一看放晴了,就不再把衣服裹得紧紧的了,太阳于是哈哈大笑起来,天气越来越热,行人感到身上穿得太厚了,热得汗流浃背,于是就脱去了外衣。太阳张开大嘴,向大地喷着热浪;行人感到口干舌燥,汗淋如雨,于是索性把衣服全脱了!这时,寒风才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赏识的作用。假如我拿太阳比喻赏识,拿寒风比喻批评,拿行人身上的衣服比喻一个人的不足之处,也会是同样的结果。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面对凛冽的寒风(批评),我们本能的会采取抵制;而对于温暖的阳光(赏识),我们会放下敌对,欣然接受。

为什么单独的批评效果就与我们的期望往往背道而驰呢?面对他人的不足之处,我们总习惯批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做,其实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当我们工作中、生活中或学习上出现失误或暴露不足之处时,我们又希望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其实,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本能,所以我们才那么强烈的渴望自己被别人尊重与赏识,而赏识其实是一种最高的尊重。所以才有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又有“士可杀不可辱!”更有“知音难觅”之喟叹!

有位哲人曾说过:人是经不起尊重的!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最高的尊重-------赏识,内心深处就会不由自主地把“那人”作为“知已”,“知已”的话愿意听,“知己”的吩咐愿意去完成,甚至,连“知已”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的批评,也欣然接受,并且愿意尽最大努力去改正。因为知己的赏识,才有了众多的不同版本的“为朋友、知己,两肋插刀”的心甘情愿的付出。有了德高望重人士的一呼百应的效果。每个人希望别人对自己赏识的渴望就好像植物对于阳光的渴望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别人对自己优点的赏识来激发向上的信心,也需要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来寻找改变自身不足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赏识与批评相结合,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只有赏识,没有批评,赏识就失去了意义,也发挥不了长久的作用;教育不是万能的,赏识当然也不是。批评更使人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清楚明了,更能全面认识自己,更能在成功面前不骄傲不自满。

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赏识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赏识与批评有机结合,才能双剑合壁,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合力。因为孩子,都是相对单纯又感性的人。只有孩子心里愿意去学习去改变去奋斗,他才会更轻松、更专注、更自信、更成功!面对这些天然之玉,我们要细品味,深钻研,运用赏识与批评这两把刻刀,把他们雕刻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当我们要批评一个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甚至错误之前,先去掉怒气与偏见,客观的指出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她)需要改正的缺点,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才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样的,如果一个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你在大张旗鼓的鼓励赏识之后,再指出他还可以提升、改进的地方,对孩子而言,也是他希望听到的有利于他(她)成长的金玉良言。

我记得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变故,行为怪异,转了很多学校,情况却每况愈下。家长很是着急。许多接触过他的老师也都深感回天无力,无法改变孩子的种种陋习。大家都认定了这孩子是无可救药了。连家长也灰心,渐渐失去信心。后来,他在原来的学校读不下去了,家长没办法,就再次为他转学。来到了新学校,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并没有激起这孩子半点热情。他依然是我行我素,想上课就上课,想听就听,想睡就睡。睡都拿他没有办法。而新的班主任付老师,早听闻了他的种种劣迹,于是打定主意要改变他。每次他犯错的时候,付老师都会坚持指出他的错在哪里,要求他改正。孩子照样的抵触的行为。这位班主任并没有气馁。依然要求他改正不良习惯。不同的是,每次都会找出他已经有进步的地方。

比如,第二个月,她当众表扬他的进步,和第一个月相比,他减少了多少次的违纪。以后每周甚至每天,她都能找到他变好的地方,大胆的表扬。这孩子就在老师不断的表扬中,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渐渐的接受并且加以改变。一学期下来,家长欣喜的发现,以前那个飞扬跋扈的孩子不见了,那个蛮横不讲理的孩子不见了,那个处处和老师、家长作对的孩子不见了,那个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的孩子不见了,那个对所有人都排斥、敌对的孩子不见了。取之而来的是一个懂礼貌、懂得关心父母的孩子;一个知道了去哪里要先告知家人的孩子;一个愿意和大人分享内心的孩子;一个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孩子;一个愿意和同龄人交朋友的孩子。这些都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和孩子深谈之后,家长才发现,孩子的种种怪异行为,只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极端行为。从此,这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这也算是赏识与批评相结合的现实实例吧。

赏识------发现他的闪光点;批评------剔除其杂质。

因此,肩负教育这个神圣使命的我们,在面对我们有着不同性格的受教育者时,面对各种各样优、缺点时,为了更好达到我们预期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方法不妨尽量多样化,教育中渗透赏识与批评,使用有温度的词汇,需要委婉时委婉,需要直接时直接,让学生在爱、严结合,在赏识与批评结合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就让我们的赏识为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

就让我们的批评为学生减少前进的阻碍。

论文作者:叶菊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10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赏识与批评的双重作用论文_叶菊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