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瑜互见——对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政治试题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瑕瑜互见论文,能力测试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文科综合论文,全国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科综合考试已有6年,6年来综合测试命题应该日趋成熟。分析文科综合试题的结构、特点以及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复习,进一步提高高考命题质量都将有许多启发和帮助。
2005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关注国计民生,热点问题突出,能力要求明确,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立足基础,凸显能力考核
2005年文综试题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核,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首先,考查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所有试题都是通过材料设置情境,要求考生从中提取并运用有效信息,如第38题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并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其次,考查理解判断能力,主要是通过试题提供的素材,考核对基本事实、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如第39题第(7)问要求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进而分析国际新秩序的内容的实质上与“求同存异”的原则的一致性。再次,考查分析归纳能力,这是试题中主要的能力要求,目标是要求考生从分析社会热点、经济数据和历史现象等具体事实中得出正确结论,如第39题第(8)问要求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知识综合解决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第38题第(2)问要求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二、以问题为中心,突出时代性
高考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一直坚持以热点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立意,倡导“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社会公正”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导向。2005年文综高考试卷继续坚持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中心,按解决问题的顺序,从多侧面、多角度来综合设计考核点。这种命题方法既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思维的深度,又可以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试题不回避重大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进行设计,选用了一系列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社会经济民生的重大问题作为背景来命题,地理学科涉及到石油进口、西气东输、中东地区,历史学科涉及到中美关系、万隆会议50周年,政治学科涉及到三农问题,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等突出的热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能力。
三、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
深入体味就会发现,2005年文综试卷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和考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但实际上大多数试题都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地涉及到了这方面内容,这进一步提升了试题的思想性和时代性,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凸显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试题继承并提升了往年的命题思路,以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民生为主线,关注农民收入和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环境。联系社会人文现象,涉及到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和谐、优秀诗人及其作品等,突出渲染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突出了人文精神的启发与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熏陶。
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政治内容在试题设计和答案设计上也存在着三方面的遗憾。
遗憾之一:不尊重中学教学实际,出现与中学教学脱节的现象
高考既要符合高校招生的需要,也要适符合中学教学实际,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但是,2005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在适应中学教学实际方面显然是不够的,甚至出现了明显与中学教学脱节的现象,这在哲学知识考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选择题第28题出现了诡辩、辩证否定等在中学哲学教学中、高考考试大纲中根本不作要求的知识内容。又如第38题第(4)问,答案的第②③④点的表述,很多中学教师认为不是哲学观点,但笔者认为它的确是哲学观点,问题在于这是大学哲学教材里的哲学观点,而不是高考考试大纲里要求的、中学教材里体现的哲学观点,这是2005年考研政治大纲的知识范围——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的条目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创造者的内容要求,大大超出了中学哲学教学要求的范围,若按此要求引导中学政治课教学,将大大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遗憾之二:试题设计规范性欠缺,出现材料与设问脱节的现象
2005年考试大纲对考试能力设计上的变化,首先强调获取和解读信息,那么在试题的设计上应该很好地引导学生从已知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很遗憾,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在这一方面比前两年的试题有所退步,如第38题第(3)问,并没有在设问上规定限定词语,明确要求与材料有机结合,考生直接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就能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根本无需结合材料,但从答案看,却明确要求结合材料的,这是命题在“设问”设计上的失误,若从这一设问要求来回答问题,本题的答案设置显然是有误的。这样的设问我们如果把它跟2004年全国文综卷进行比较就会清楚,2004年的第39题第(5)问这样设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第38题第(3)问“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显然,2004年试题设问的设计规范、明确得多,在引导学生分析、解读信息方面做得更好一些。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第39题第(7)问长长的材料,基本上只起到一个引言的作用,如果我们撇开材料,单纯从设问入手也可以很轻松地回答问题,更何况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这纯粹考查记忆而已。
遗憾之三:试题设问开放,答案单一,出现设问与答案脱节的现象
今年主观题的设问开放性比较强,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第38题第(3)问,第39题第(8)问等。这样的问题切口都很大,学生发挥的余地也就很大,因此在答案设计上应该更多样化,这样才有利于在评卷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但事实并非如此。如第38题第(3)问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里按常规无论如何应该包括:国家性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如第39题第(8)问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里至少也应该包含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客观要求,而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都不应该只是命题者提供的这么一些,这应该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给学生独到的见解留下余地。我们应该可以借鉴以前高考的答案设计办法,在主要答案的后面加上括号,说明如学生从哪些角度回答亦可得分。
以上这些都是应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们说高考毕竟是权威的考试,更何况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最现实的指挥棒,高考题设计应该慎重,力求完美、规范和科学,对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