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贸易理论与我国绿色贸易战略_产业内贸易论文

需求贸易理论与我国的绿色贸易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贸易论文,需求论文,理论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82(2006)09-0068-05

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往往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将“需求偏好相同”作为既定假设前提。事实上,这种假设条件在现实世界中经常是难以满足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将“需求”作为独立变量考察的需求贸易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其代表性理论有:相互需求论、需求偏好相似论、产业内贸易论、国家竞争优势论等。本文试图对西方经济学中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实施绿色贸易战略提供依据。

一、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看,最早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是斯密的绝对利益论,该理论认为绝对利益,即绝对成本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随后,李嘉图将其发展为相对利益论,即“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该理论证明了落后国家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可能性,从而为大规模开展国际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认为,生产成本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原因,但都没有说明比较成本差异的形成原因。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将“比较成本说”模型化,用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的来源。该理论认为,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商品的价格差,而最终原因是要素的禀赋差。上述三种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都在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论最终完善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成功地解释了当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从此,比较优势论成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从20世纪50年代的“里昂惕夫之谜”,到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贸易及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使传统比较优势论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其中一个主要缺陷在于仅单纯考虑了供给因素,而忽视了需求因素的作用。传统比较优势论的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以完全竞争假设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必然会采用小国模型,即需求无限性假定,从而忽略来自需求方面的约束,或者说隐含着“需求偏好相同”的基本假设。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图形分析要素禀赋论。贸易前,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共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Ⅰ相切,社会无差异曲线Ⅰ是两国生产能力所达到的最高效用水平。切线P[,A]和P[,A']分别代表了国Ⅰ和国Ⅱ的隔离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由于国Ⅰ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国Ⅱ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就决定了比较利益所在和贸易方式。贸易后,两国按照比较利益进行专业化生产,直至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相等为止。两国共同的国际相对商品价格线P[,B]与更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Ⅱ相切,按相对商品价格P[,B]进行贸易,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才供求平衡。在上述分析中,同一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贸易参与的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可见,比较优势论的成立和适用性是建立在“需求偏好相同”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倘若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就有可能使互利贸易的基础——贸易前商品相对价格差异不存在,甚至有可能通过影响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从而影响两国的贸易量,贸易条件和贸易潜力。

二、需求贸易理论的发展

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相互需求论将需求因素导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分析了互惠贸易的范围、贸易利得的分配和贸易条件的变动。该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由两国的国内商品交换比例所决定,而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即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商品的强度所决定的。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必然发生变动。若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本国对外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外国的国内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对本国越有利,反之亦然。相互需求理论开创了从需求角度研究国际贸易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传统比较优势论的补充,但从严格意义上看,穆勒的理论仍属于传统贸易理论范畴,真正从需求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始于代表性需求理论。

代表性需求理论又称需求偏好相似论,由林达尔于1961年在《论贸易与转换》一书中提出。林达尔认为,要素禀赋的差异只是形成商品价格差异的一种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因此,要素禀赋论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而不能解释工业品的贸易。影响工业制成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只能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偏好相似论有三个基本论点:一种工业品出口的可能性首先取决于其国内需求;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就越相似,重叠需求就越大,贸易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各国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以满足进口国少数人的偏好。传统比较优势论完全以国家间差异来解释贸易,国家间差异越大,贸易量则越大,因此它难以解释发达国家间贸易比重相对扩大的现象。偏好相似论认为需求本身即可以成为贸易的原因,并从需求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间贸易发展的原因,从而对传统比较优势论进行了补充。

产业内贸易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和劳伦德合著的《产业内贸易》一书对一国同时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的产品,国际间进行同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作了开创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随后,格雷、戴维斯、克鲁格曼、兰卡斯特等对产业内贸易也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基本内容如下:(1)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是指同类产品在商标、品牌、款式、质量、性能、规格等实物形态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差异。由于人、财、物力和科技方面的约束,一国不可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产所有的差别化产品,因此,每一产业内部的系列产品常产自不同的国家。(2)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利益上升,资源节约。(3)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任何国家的收入水平都不是绝对平均的,这就会导致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重叠需求大,从而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大。传统比较优势论仅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的原因,而产业内贸易论以需求偏好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为基础对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做出了合理解释,从而对传统比较优势论作了进一步修正和补充。

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论,突出了内需在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他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成正比,本国市场相关产品的需求大,有利于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形成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市场规模,更取决于市场特征。市场特征主要由消费者行为决定,若国内消费者品位较高,善于挑剔,则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传统比较优势论静止地看待比较优势,而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可变的,可以被人为地培育和创造出来。竞争优势理论充分考虑了需求条件、竞争状况、市场特征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并主张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是传统比较优势论的重大发展。

三、需求模式与贸易格局

1.需求模式。罗尔夫·韦特在林达尔和波特等学者的内需作用分析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具体分析了内需的主要特征。(1)水平构成(Composition)是指不同种类产品的相对需求规模及其发展变化。从静态看,在水平的市场结构中,相对较大而且稳定的国内需求会形成特定的产业优势,企业会竞相谋求在此市场上的较大份额,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取得成本优势;从动态看,特定的优势产业会比其它的产业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促使本产业的扩张,这种由内需规模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将会通过国际贸易而得到巩固和加强。(2)层次构成(Sophistication)是指某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的相对需求规模及其发展变化。需求的层次往往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适应。从静态看,内需使得各国只能在一定质量层次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发达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同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质量产品的贸易格局。从动态看,消费竞争表现为“趋同求异性”,既效仿时尚以追随潮流,又坚持消费差异性以标显需求层次。这种由消费者之间相互攀比而形成的消费竞争及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不断追求,将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这既为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又促使国内企业在国内消费者质量要求的压力下保持竞争优势。

结合“水平构成”和“层次构成”这两个维度来考察国内市场,我们就能初步把握一国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一般而言,影响需求模式的主要因素如下。(1)人口规模和构成。人口规模越大,构成越广泛,则需求的水平市场细分程度就越高。(2)收入和收入分配。收入水平往往和需求层次成正比,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却和需求层次成反比。收入分配档次拉开会激发“买者竞争”后,对需求收入弹性大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明显提高,从而为厂商提供了创新的动力。(3)政府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影响消费群体比例,以达成特定的产业政策目标,也可以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改变本国市场的水平构成和层次构成。此外,政府的倡导会对某一市场的发育起直接作用。(4)文化因素。文化是形成一国特有生活方式的深层原因,在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往往以文化为先导,通过文化倾销等手段来推动需求模式国际化,从而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2.需求模式的贸易效应。首先,需求模式与规模经济。广阔的国内市场为企业的竞争行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它既可以通过研发新产品,在水平构成上迅速突破并取得垄断优势,也可以定位于本国层次构成中的代表性需求,扩大产量来取得规模经济。可见,一国国内市场的发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国企业的发展之路。经过激烈的国内竞争,不断积累经验,降低交易成本,国内最大的生产企业很快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并通过需求市场结构的国际化,从而取得持久的国际竞争优势。其次,需求模式与技术转移。根据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新产品首先诞生于发达国家,创新国的生产主要针对本国市场;成熟阶段,技术基本成熟,创新国通过出口使成熟技术转移出去并使需求结构国际化(同时,经过需求时滞后,仿制国也迅速掌握技术并开始在本国生产);标准化阶段,经过模仿时滞后,生产技术和产品均已标准化,技术本身的重要性逐渐消失,贸易方向逆转,仿制国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应该看到,技术转移会受到贸易双方需求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创新国的需求模式往往带有节省本国稀缺资源——劳动力使用的特点,而仿制国的需求模式往往偏向密集使用劳动力,因此,贸易双方需求模式的对接问题非常重要。若对接不成功,首先会扭曲仿制国的就业和产业结构,使出口产业与国内其它产业的关联度降低,从而对整体产业水平、技术力量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助益不大;其次会使转移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超越了仿制国的一般需求,从而难以激发本地企业家的创新欲望,而以较低价格返销创新国,又面临着附加值较小的不利贸易条件。因此,技术转移必须考察双方的需求模式。最后,需求模式与创新。创新的作用就是引起需求模式的变动,创新的实质就是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无论是水平的需求构成,还是垂直的需求层次,需求模式变动所开辟新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且竞争者少,从而给创新者带来丰厚的垄断利润。林达尔认为,内需是企业发明创造的首要动力,创新能力与内需程度成正比。随着需求模式的动态发展,买者之间的效仿与竞争迅速转化为企业的刺激信号和有效需求,通过需求模式的国际化,创新国取得优越的贸易条件效应。

3.需求模式与贸易结构的关系。尹世杰把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动态平衡的基本模式归纳为:(1)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消费需要的层次上升→需求结构进一步变化;(2)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消费需要的层次上升→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变化……①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消费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因,我国应选择“消费需求推动型”的经济战略。② 同时,贸易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又是以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为基础的,需求模式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一国的贸易模式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贸易格局的最终动因要到需求结构中去找。

可见,内需对促进一国竞争优势和贸易格局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使要素禀赋优势加强,而且能突破要素禀赋限制,为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更大范围和空间。

四、需求贸易理论对我国绿色贸易战略的启示

1.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非持续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增长迅速,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由2001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3位,已成为对世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贸易大国。我国外贸发展的成就集中地体现在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上,即由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为主逐步转向工业制成品为主。但我国贸易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仍然是:片面追求贸易的增长速度与规模,大量消耗资源环境。因此,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使贸易发展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

发达国家往往通过贸易途径甚至走私渠道向我国转移工业垃圾等污染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存环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量电子垃圾流入我国,其原因是我国的拆卸和处理费用低。美国环境保护联合会的一份报告也承认,“美国产生的IT垃圾80%出口到亚洲,其中的90%又流向了中国。”然而,电子垃圾只是冰山一角,以贸易方式进口的洋垃圾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环境报》统计,1990年废物进口量为99万吨,进口额2.6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0.49%;1993年废物进口猛增至828.5万吨,进口额15.75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5%;1997年废物进口量再创新高,达1119.3万吨,进口额增至29.5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2.07%。③ 另据海关统计,2006年1-4月,我国废物进口132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3%。其中,外资企业进口545.3万吨,占41.2%。危险废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过程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空气、耕地等,并危及人们的健康与安全,洋垃圾的大量进口无疑加剧了生态环境危害。

2.我国绿色贸易战略的目标选择

绿色贸易战略是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在本质上是绿色经济战略,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实现形态。我国的绿色贸易战略由绿色外贸战略和绿色内贸战略两个方面构成,其总体目标是实现贸易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使贸易的增长速度、规模和结构更有效地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一五”规划要求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价值的要求,加快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同时提出,到2010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3万亿美元和4000亿美元。因此,我国绿色贸易战略的近期目标应该是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争取到2020年实现由贸易大国向绿色贸易大国的转变。其核心内容是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从中长期看,我国绿色贸易战略的目标应该是以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基础,实现由绿色贸易大国向绿色贸易强国的跨越。

3.充分发挥内需在绿色贸易战略中的作用

我国的开放战略是兼蓄内向和外向的战略体系。事实证明,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立足比较优势,接受他国的需求结构国际化,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非关税壁垒、环境危机转嫁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造成附加值低,贸易条件和生态环境双重恶化的贸易格局。一旦国外需求模式发生动态变化,我们原有的规模经济优势,恰会成为巨大的退出壁垒。因此,把外需导向模式运用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需要审慎思考。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贸易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充分发挥内需作用和大国效应。

首先,要积极培育国内市场的绿色需求模式。市场特征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足够大的国内市场消费者偏好变化会带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从而影响本国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条件,因此,绿色需求模式的形成对于绿色贸易战略的实施至关紧要。目前我国在水平方向上需求构成的展开速度大于垂直方向上需求层次的高度化,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在一般商品市场上已呈现“买方市场”的特征。庞大人口的购买力积累,为推动绿色产品和环境技术的层次高度化,开辟绿色新兴市场,提升绿色需求模式,创造了条件。从企业角度看,应注重培养消费者的绿色科学消费观念,正确区分消费与浪费、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形成成熟的消费群体和合理的消费结构。许多成功企业的创新措施往往在于能更好地为买者服务,降低买方成本,提高买方效益,通过国内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与攀比,促进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和降低生产成本。从政府角度看,应通过绿色财政、绿色税收、绿色补贴、绿色采购、绿色信贷等政策来引导绿色消费,成为分散的绿色消费者的代言人,保护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利,维护消费者权益,坚定消费者的市场信心;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调节国外绿色商品的市场进入难度,人为改变国内市场的水平构成和层次构成,为国内绿色消费市场的启动,绿色企业的创新争取时间和空间;加强国内外优势环境文化对消费者的辐射效应,为推进需求结构国际化创造条件。

其次,要及时将国内的绿色需求优势内化为竞争优势。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必然体现为对环境产品的需求,强烈的国内绿色需求已经使这些国家的环境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及服务走在世界前列。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引进那些代表我国需求模式发展方向的绿色技术,并加以改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绿色关键技术往往难以引进,我们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成正比,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推动绿色企业间激烈竞争,促进绿色技术开发和绿色产品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力。

最后,强调内需对于贸易格局的重要性,并非主张放弃国际市场。真正靠得住的出口是建立在内需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出口,国内企业只有充分利用本国的市场条件和机会,才能为进入国际市场培养更强的竞争优势。很多美国企业采取这种“内需导向”策略,这种自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往往伴随着良好的贸易条件效应。因此,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保障扩大出口、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期国策。在扎实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应通过适当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企业也应适时推行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需求结构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强竞争优势。

注释:

①尹世杰著:《消费需要论》,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93-94页。

②尹世杰:《不能选择“消费需求推动型”的发展战略吗?》,《经济学消息报》1993年11月4日。

③《中国环境报》,1998年9月15日。

标签:;  ;  ;  ;  ;  ;  ;  ;  ;  ;  ;  ;  

需求贸易理论与我国绿色贸易战略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