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517000
摘 要: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初中生的教学意义重大,能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首先就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意义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学实效性
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导初中学生综合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学生道德思想培育的一项重要方式,不断强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重点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意义
人的思想品质并非先天得来,而是经过后天培育和实践中慢慢积累而成,且人的思想品德在形成过程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有效的指导下,秉持一定的规律逐渐成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主要是把道德和法制当作教学核心,其中的道德教育主张良好的思想品德,而法制教育其宗旨在于法治精神,即通过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及法治精神。从“实效性”角度来说,“实”主要指真实、实际;“效”主要指高效、效果。实效性也就是真实地获得一定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因为以往空洞说教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落实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时,为了提升教学水平,需要把传统教学理念进行舍弃,也就是由之前教师作为课堂主体,逐渐更改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时,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唱独角戏”这种空洞宣教模式的弊端,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课堂良性互动,使学生成为主体。
1.生活化教学。现阶段,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其主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教材内容也都贴近当前实际,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当根据国家发展及时代发展要求,将教学尽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防止教学过于空洞,不具备说服力。例如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水质污染的视频、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对动物、植物以及我们人类的危害,以增加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除教师为学生找素材外,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找一些环境污染的相关图片,并收集图片中的相关信息,通过U盘、平板等带到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话介绍图片的内容,包括发生的地点、污染的成因,造成了哪些危害等,也可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教师向学生发问如“这是在哪里?”“是什么造成的污染?”以及看到此情此景时大家是什么感受等,让学生在自己收集信息、阐述信息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加深印象。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发问,使主题升华,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教学内容。
2.角色扮演式互动教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特性和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把角色扮演方式运用其中。例如为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请几名学生扮演网络诈骗的情境,一名同学扮演网友,另一名学生扮演以交友名义骗钱的诈骗犯,表演如何通过网络骗取钱财,当发现受害人醒悟报警后,再请几名同学扮演警察抓捕诈骗犯。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会通过用法律弥补损失,也警示学生不要触犯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总之,角色扮演的内容并不唯一,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生动、独有趣味的扮演,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成为课堂的主体。
3.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但需要在课堂中通过传递相关知识来实现,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摸索中不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讲解有关保护自己、增强生命韧性等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例如组织班级开展演讲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胆识,同时还能有效锻炼学生意志力。由于学生需要组织参与到课外活动中,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勇于面对困难,接受胜利或者失败的洗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言传身教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往往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要想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转变教学方式,把情境教学理念运用其中,注重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及世界观,从而为学生今后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辽宁教育,201,8,(13),28-31。
[2]韦有多 刘若楠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58-59+62。
[3]吴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陈依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实效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