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球系统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_大气层论文

地球系统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全球问题与持续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发展论文,人为因素论文,地球论文,环境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球是人类生存直接依赖的环境,地球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必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地球环境变化就成为我们解决全球问题、实现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人为环境的两面性——聚落环境及其问题

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和活动的中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环境。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人类由入穴而居、逐水草而居到定居,由散居到聚居,由乡村到城市,记录着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中改造自然、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的历程。正是由于人类学会了修建房舍和其它保护设施,人类才把自己的活动领域从热带扩展到温带、寒带,以至极地,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聚落环境的扩展,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愈来愈方便、安适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环境;另一方面,密集的人口、频繁的人类活动也造成了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

院落环境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它可以是简陋的茅舍,也可以是有防震、防噪声和安装空调设备的现代化住宅,它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的小冰屋、热带地区巴布亚人筑在树上的茅舍、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竹楼、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干旱地区的平顶房、寒冷地区的火墙、火炕……中国北方讲究“向阳门第”,南方喜欢“阴凉通风”。这些都说明,院落环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适应自己生存和生活发展的需要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院落环境既促进了人的体外自然的进化,同时也破坏和污染了天然环境。从理论上讲,这类环境污染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量大面广的环境问题,要解决它还是相当困难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的需求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变动,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加,新的污染源也在增加,传统的院落设计的局限性越来越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要求。在院落环境的规划设计中,用环境科学的观念,创造出内部结构合理并与外部环境协调的院落环境,充分考虑到太阳能的利用,以节约燃料,减少大气污染,把院落环境建造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物尽其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世界建筑科学的新潮流。

村落主要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农业活动的种类、规模和现代化程度的不同,所以无论是从结构、形态、规模上,还是从功能上来看,村落的类型都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它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总的来说,村落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染源。特别是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和污染有日益增加和严重的趋势,在目前的中国农村还需要注意和解决的新问题是由于发展乡镇企业而带来的污染。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非农业人口居住的场所。它已成为人们竭力追求的聚落环境,并成为衡量某一地区、国家或民族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城市愈来愈快地发展起来了,成为中心居住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30多年以来,世界性城市化日益加速进行。据联合国人口统计资料表明,世界城市人口占人口的比重:1950年为28.7%,1960年为33.9%,1970年为37.5%,1980年为40%。1990年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00年时这一比重可能上升到70~80%。城市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不断吞并周围地区,把郊区变为城区。有些地区许多城市同时发展,逐渐相互连接,成为规模巨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如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日本东京至北九州太平洋沿岸城市带,西德鲁尔区城市群,苏联莫斯科为中心的城市群,顿巴斯城市群等。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城市人口密集、高层建筑密集、工厂密集、交通密集、服务业密集,生产力高度发展,汇集着大量的物质和财富,交换着大量的商品和信息。这里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又有大量的废弃物排入环境,因而城市也成为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城市生态系统是与自然生态系统完全不同的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但不是最优的人工生态系统),因而有着与自然生态系统完全不同的特点。

(1)人群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以绿色植物为中心的情况截然不同,使自然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形成的生态金字塔呈现出倒置的情况(见图1)。

这种倒金字塔形式是不稳定的系统。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持完全依赖于城市以外的其他系统。传统的城市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系统占有绝对的优势,地表自然系统在其中仅仅是附属物、装饰品和残留物。

图1.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生态金字塔比较

(2)系统能量、物质信息流量巨大,密度高且周转快。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信息流强度是自然生态系统无可比拟的。有人曾对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城市进行过统计,其结果见表1。由此可见,城市是一个巨大开放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对周围其他生态系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表1 百万人口的城市生态系统的代谢

物质输入(t/d) 输出(t/d)

水 625000 废水

500000

食品2000固体废物

2,000

燃料颗粒尘埃

150

煤 3000So[,2] 150

油 2800No[,x] 100

气 3700 Co

450

(3)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主体的食物链常常只有三级或二级,即植物—人;植物—食草动物—人,而且作为生产者的植物,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城市外系统,系统内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地位和作用已完全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途径都发生改变,使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系统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很小,而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但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见图2)。城市化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就愈从促进生产和方便生活走向它的反面。

二、地理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归纳成五个领域。

(1)影响固体的机械运动。人类利用机械动力和炸药,可以把大量土壤、覆盖物和基岩,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采矿、筑路、建坝、盖房、开挖运河、是固体机械运动的主要动因。美国每年扰动土地的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中国每年开采各类矿物52亿吨,等于全国河流输沙量两倍以上。地质学家查得逊估计,全世界河流每年从大陆向海洋输送泥沙90亿吨,其中有70%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世界观察学会估计,全球农田表土的过度侵蚀量是227亿吨,超过新新土壤的形成量。

固体物质机械迁移的消极后果是毁灭植物,引起侵蚀和冲刷,造成采石场、废石堆、土堤等人造小地形,触发陷坑、塌陷、滑坡,改变地下水网络。中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和北方的山区。黄土高原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流失面积34万平方公里,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000到10000吨,最严重的地区超25000吨。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径流量占世界径流量总量0.14%,输沙量占世界14%,平均每年输沙16亿吨,黄河每年有4亿吨泥沙沉积河床上,河床每年垫高0.1米,花园口以下河段成为全球瞩目的地上悬河。

(2)改变水份循环和水平衡。人类修建水库、修运河、渠道,都是对水份循环进行大规模的干预。目前,地球上的人工水库面积比里海还大。有些地区人工开挖的河渠代替了天然水系。人工水库改变了水库周围的小气候,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沼泽化。人工灌溉增加了蒸发,改变了地表的反射率,降低了白天温度,提高空气湿度。大水漫灌的干旱区引起土壤盐碱化。全世界灌区盐碱化土地约30万平方公里,占总灌溉面积的7%,每年还以1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速度增加。从埃及、西亚、中亚,到巴基斯坦和中国西部形成一个灌区盐碱化带。

图2.城市化引起的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加速了湖泊萎缩过程。中国从南到北,湖泊的数目正在减少,湖泊的面积在缩小。历史上著名的罗布泊和玛纳斯湖已经干枯。从1950年以来,江汉平原上的湖泊总面积减少70%。

(3)切断生物圈的进化链条。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这两大生态系统按其生活环境特点、人为干扰作用的强度也可再作进一步的划分(见图3)。

图3 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的划分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基础圈层,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

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使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成分与其环境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状态。所以,系统对外界干扰的调节和抵抗力强,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效率高,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它的生物量最大,是最大的生物遗传资源库。森林每年的净生产量占全球各类生态系统的近一半。从现存的生物量看,陆地生态系统总计约为1.852×10[9,]吨,森林生态系统大约就占了1.68×10[9,]吨,是陆地生物量的90%。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也以森林为最高。一般情况下,相当于相同面积农田或草原生物量的20~100倍。森林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高,热带森林可达3.5%。生产一吨水稻需水680吨,一吨小麦需540吨,森林生态系统则只需70~340吨水。森林所耗的N、P、K、Ca等营养元素也较农田生态系统低得多。据有关资料报导,仅在一块40公顷的热带雨林内,即已发现500种开花植物,750种树木,400种鸟类,180种蝶类,100种不同的爬行类和60种两栖动物,这还不包括难以计数的各种虫类。

70年代日本林业厅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进行过定量计算,其结果表明,日本森林一年内的贮水量达2300亿吨,防止土沙流失量达57亿立方米,保持栖息鸟类100万只,供给氧气5200吨,环境效益总价值达1200万亿日元。芬兰也有曾对森林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与木材价值进行过估算,结果认为,芬兰森林的环境保护价值是53亿马克,而木材的价值仅17亿马克,二者的比例为3:1。据美国的计算,森林的环境价值与木材价值之比为9:1,另外,森林生态系统对于CO[,2]和O[,2]在大气中的平衡起着调节作用。每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近1吨的CO[,2]释放0.75吨的氧。能满足973人的需O[,2]量。据资料估计,森林每年以光合作用的方式克吸收约50亿吨的CO[,2]。它还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就世界而言,工业用材、薪柴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开垦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世界森林木材的总储量为3400~3600亿立方米,其中54%用作薪柴或木炭,农村能源问题能否解决将对今后世界森林资源破坏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300年来,人类砍掉占陆地面积1/5的森林。进入80年代,每年砍伐森林15万平方公里。热带森林动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生长最旺盛,占全球物种资源一半。热带雨林也是砍伐最严重的地区,每年消失11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减少的后果之一是物种资源减少。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动植物品种中的160个品种有一半可能绝灭。

滥捕是海洋渔业萎缩的重要原因。197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海洋生物学家指出,秘鲁鹈鱼最高年产量不应超过950万吨,否则鹈鱼生产规模不可能长期维持。秘鲁政府在70年代初期允许每年捕鹈鱼1300万吨。不久,秘鲁鹈鱼资源衰竭。年产量降到300万吨。中国大黄鱼、小黄鱼产量剧减,滥捕是主要原因。

图4 人为放射性污染框图

在消灭生物品种的同时,人类培育了许多优秀的生物品系。色彩缤纷的金鱼是人类几千年培育的产物。经过精心培育,桔子实现无核化,还可以在同一时期成熟,便于机械摘取。高产的蛋鸡、肉鸡、奶牛提高了家禽、家畜饲养的劳动生产率。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预示人类对生物界的更大规模干预,被称为21世纪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4)造成土壤沙漠化。根据中国典型调查表明,沙漠化的人为成因如下:①过度樵伐,约占沙漠化成因32%;②过度放牧,破坏草被,约占沙漠化成因28%;③滥垦草原,约占沙漠化成因25%;④水利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破坏植被,约占沙漠成因9%。航空照片分析我国沙漠化土地从50年初到70年代中期增加3.9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

(5)影响化学元素迁移。人类从地壳提取元素,通过不同途径,又把这些元素撒回地表。人类每年向天空排放铅200万吨、汞1100吨、砷78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倍到300倍。这些物质都是有毒的。以二氧化硫为例,最终变成硫酸,随雨下落,形成酸雨。从70年代起,酸雨在发达国家泛滥,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腐蚀建筑物,威胁人体健康。欧洲有6500万公顷森林受酸雨污染。中国从1982年起在重庆等地发现酸雨。根据美国分析,美国的大气污染源,运输业占42%,固定地点燃烧占21%,工业生产过程占14%,森林火灾占8%,固体物处理占5%,其它占10%。

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破坏水质。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6000亿吨,每年有500万人死于受污染的饮用水。海洋是元素迁移的主要归宿,每年向海洋倾到的船舶废物640万吨,石油200万吨,废塑料15万吨。海上油膜杀死大批浮游生物和海鸟。由于塑料污染,每年有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豹死亡。

某些化学元素变迁还会导致人为放射性污染(见图4)。

引起环境人为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使用放射性物体的单位所排放出的放射性废物和核武器爆炸等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觉到,必须用专门仪器才能探测到,但其射线的电离作用,却可能使人的机体受到损伤。大气和水等介质只能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扩散、稀释或由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去,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物质,不会因自然的化学、物理、生化等作用而削减,其放射强度只能随时间衰减。更甚者,有些水生、陆生生物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高的浓集作用,经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这更增加了防治放射性污染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对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知识的了解,现在已不是少数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专门人员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事情了。

1986年4月,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18万到20万人直接受害,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到污染。北极圈拉普人饲养的驯鹿肉放射性物质含量高于瑞典政府规定的食用标准30倍,只能喂狐狸和水貂。据估计,5年内鹿肉不能食用。

(6)改变热量平衡。人类活动影响热量平衡主要途径有: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吸收和发生长波发射,提高大气温度,称温室效应;②大气尘埃增加;③燃烧燃料放出热量;④灌溉、耕作、建筑物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热量循环。城市是人类活动密集区,出现热岛现象,市中心温度明显高于附近农村。

温室效应是当前最受世人关注的热量平衡变化过程。工业化前逸气作用补充到天空的二氧化碳大致与转化速度相等。工业化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1850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295ppm,1976年是332ppm,1000年估计为375ppm。甲烷、氯化亚氮(笑气)、氟氯烃、臭氧也有温室效应作用。大气温度上升后,蒸发加快,云量增加,地球反射率增加,产生一定的自我调节。但是,总趋势是温度上升,导致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环流改变,某些地区水旱灾害频率增加。

多数科学家认为温度上升有负效应,也有正效应。正效应是有效积温增加。中国气温上升1~2℃,作物生长期延长1个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30%,光合作用理论上提高10%,作物、水果、牧草可以增产。负效应是蒸发量提高20%,宜农北界由200毫米等雨线移到450毫米等雨线,损失农田2亿亩,加剧盐碱化,增加旱灾频率。夏季大陆生温快,增加台风强度和破坏力。海平面上升20厘米淹没盐场和海水养殖场。在陆地开发新盐田要占地800万亩左右。咸潮入侵影响沿海用水,增加土壤含渍化,破坏沿海生态环境。40~50%永冻土融化消失。建成的永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受热融化下沉甚至坍塌。大小兴安岭松林受热融沉陷和融冻泥流斜坡失稳破坏。高原冻土出现沙漠化,减少放牧面积。

三、地质环境的人为影响

如果说地理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资料和可再生的资源,那么,地质环境则为我们尤其是为工业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丰富的矿产资源,即难以再生的资源,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随着生产的发展与日俱增。大量矿产资源引入地理环境中来,会产生很多环境问题。矿业生产及其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1亿吨金属矿石和12亿吨非金属矿石是用露天开采,分别占金属石总产量的57%和非金属矿石总产量的80%,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富矿资源的枯竭和扩大开采贫矿,使露天开采的剥采比日趋增大,因而废石、尾矿排弃量将会不断地增加。矿山生产中所排弃的废石和尾矿其数量是惊人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采出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石、工业用的石材、煤、粘土、砂砾等共约90亿吨,需排弃的废石和尾矿300亿吨。美国在1966年排弃的废石和尾矿共25亿吨,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60亿吨,需占地7300km[2,]。这些废弃物占用了大最土地,破坏了矿区的景观,废物中含有的有害组分污染了矿区和附近环境。

中国仅金属矿山尾矿库就有300多座,占地面积达数万亩,有的还是宝贵的良田,并出现过多次重大事故,造成人、物重大损失。如安徽黄梅山铁矿,1986年4月30日尾矿坝突然塌陷,冲毁民房20多户,覆盖良田200多亩,造成19人死亡、9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云南锡业有限公司火谷都尾矿坝于1962年被冲塌,有将近200人死于此次事故,将近半个县的农田被破坏。

据统计,中国历年来累计堆存的工业废渣和尾矿已达53亿吨,占地393km[2,]以上。平均每堆1万吨废渣和尾矿,占地670m[2,]以上。按此比例推算,到公元2000年,当年堆积工业废渣和尾矿,将占地约107km[2,]。而1981年,堆积当年排出的工业废渣和尾矿,占地近276km[2,]。设自1981年至2000年的20年间,每年堆积的量逐年均匀递增,则到2000年时,累计堆存的工业废渣和尾矿,将占地1333km[2,]。加上1981年以前已占地393km[2,],共1726km[2,]。这相当于北京旧城区面积的近30倍。占地之广,由此可见。80年代初,堆积工业废渣和尾矿达1000万吨以上的,有包头、渡口等20个城市。河北唐山市有煤矸石山20余座;山东淄博市有大小煤矸石堆200多处。

另外,建设城市、处理废物、整治河道和建设道路,以及进行其它生产、生活活动,无不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他们不仅造成了人为的地形,而且也正在改变一系列地质作用过程的方式、规模和频率,形成人为地质营力。

四、人类活动对太空环境的影响

人类技术活动不仅对地球表层系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且对正在开发中的近地太空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近地太空实际上是地球的多层保护圈。最外面一圈是磁层,它保护地球使之免受太阳风中等离子体流的损伤。第二圈是高空大气层。高空大气对地球的保护作用首先表现在吸收太阳的短波辅射,这些短波辅射对地面所有各种生物都是致命的。高空大气层还具有一系列可以被利用的、有益人类的特性。首先,它拥有许多带电粒子,因而形成了电离层,它可以被利用作无线通讯。高空大气层中的中性气体密度与化学成分决定着人类宇航装置与宇航系统的工作条件和飞行动作。

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这些地球保护层正经受着开发利用近地太空的人类技术活动的威胁。高空大气层(高度在1000千米以下)受到骚扰最大。自从前苏联1957年向太空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到1994年7月底,人类已向太空发射3452颗人造地球卫星,前苏联拥有2908颗,美国拥有1246颗。高空大气层正在遭受的破坏主要有:近地太空聚集了大量人造地球卫星;由无线电发射系统和其它各种系统发出的大功率电磁波辐射;由多级宇航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周期性扰动;由可收回的航天飞机在太空—地面之间多次往返等所产生的干扰。

在地球表面或贴近地面的大气层,物质的数量巨大,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动力也是巨大的。而在高空大气层存在的物质和消耗的动力要小好几个数量级。因而,高空大气层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扰动极其敏感。从能量观点来说,火箭穿越高空大气层的飞行对高空大气层所产生的扰动就相当于在地面进行核爆炸对近地大气层所产生的震动。从人类开始“征服太空”以来的数十年间,人类抛到近地太空中的垃圾物质(以质量计),已经占这些垃圾所处的近地太空(200千米以上)中全部物质质量之和的约1%。多少世纪以来人类在陆地或海洋活动的后果都没有达如此高的程度。我们对太空了解的太少了,对太空破坏太多了。人类使用了最强劲的、最尖端的技术手段,被征服的却是我们环境中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

人类活动对太空的影响主要是:

(1)抛洒化学物质。发射太空飞行器的最重要后果之一是向高空大气层抛洒(这是火箭发动机工作的必然结果)大量化学物质,首先是氢及其化合物。向高空大气层发射一次火箭就可能使高空大气层中氢原子的数量增加1%。多次观察都证实,在发射大功率太空火箭时都会出现电离层空洞。电离层空洞的出现和臭氧洞的形成都同化学物质进入高空大气层有关;电离层空洞的出现与臭氧洞的形成都是人类活动对高空大气层的影响的结果。

(2)引起动态扰动。太空飞行器的飞行会对高空大气层的大气密度和温度造成巨大的扰动。例如,在发射阿波罗12和阿波罗13时首先发现了由此引起的周期为1.5分钟到6分钟的声波。计算表明,由此产生的对大气密度的扰动会同时向上并向四周扩散。这种影响可能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产生不利后果。

(3)太空垃圾。根据最新的资料,在高空大气层中存在着约3000吨由人工造成的物质,换句话说,由人工造成的物质要比天然的陨星物质多15万倍。这些物质主要来自约3000个已经被毁的火箭末级,过了期的卫星,而目前仍在工作的卫星占其中不大的百分比。最密集的太空垃圾约位于800千米高空。到2000年,太空垃圾的质量可能会增至万吨。也就是说,将达到200千米以上高空大气质量的约1%。太空垃圾总的动能将占大气层气体总动能的3%。这样的比值对自然环境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它表明,自然环境的自洁和恢复的能力将完全丧失。

(4)电磁辐射。地球是一个大功率电磁发射源。人类创造并使用的无线电发射系统越来越多,进入大气电离层的电磁波能量增多,使电离层温度上升。研究表明,电离层中电子气体的升温会使电离层主峰区的电子浓度降低。现在已有数据可证明,在无线电讯道最密的空区,电离层已因人类的活动而明显升温。

(5)形成臭氧洞。污染物质从近地大气层向更高层大气渗透的最明显实例是臭氧洞的形成。影响臭氧层的不仅有太空火箭抛出的氧化氮。高空飞机的飞行也对臭氧层产生类似的影响。总之,应当强调,为解决所谓的臭氧层问题必须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对高空大气层的影响,而不能仅仅归罪于氟里昂。人类的技术活动已经在陆地、海洋和空气中引起了严重的污染,因而,从现在起就应该注意对太空环境的保护,以免引起各种难以挽回的后果。人类的活动不应使近地太空环境(就象我们对待陆地、海洋、空气环境一样)过份地偏离其自然状态,否则就会产生难以挽回的恶果。

为此,必须确定因人类多方面的活动而使近地太空环境增加的负荷的极限容许量。根据这个极限容许量可以提出对近地太空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便合理利用这个环境。

我们正面临对近地太空环境采取保护措施的关键时刻。特别应当注意某些宣传工具正在鼓吹的,大规模地把有害的生产项目转移到太空,把大量有毒废物送到太空“埋藏”的及其错误的设想,以及使太空商业化的倾向。我们必须明白,近地太空是地球必不可少的保护屏障,它像大气、大陆和海洋一样,是人类周围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近地太空比其他环境更脆弱更需加倍爱惜。人类在“征服”太空的进程中必须注意不超过近地太空能保存其自然特性的限度,否则必将造成灾难性恶果,危及人类本身的存亡。

人类要生存,就必然扰动原来的环境,所以向某些人主张的那样,让人类回到蛮荒时代是不可能的;但人类必须遏制自己的需求和行为,遏制自己无限膨胀的物欲,停止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物欲攀比;调整人类的需求和行为结构,为人类自己的行为和需求定一个界限;尊重自然界的进化、发展权,通过促进自然的进化、发展来发展人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持续发展。一定要改变目前这种只注重人类自身的进化而不考虑自然的进化的发展方式。

[*]本文为大庆石油学院科研基金会研究项目

标签:;  ;  ;  ;  ;  ;  ;  

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球系统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_大气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