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1 月~2012 年12 月收诊的68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治疗及护理,治愈56 例,好转11 例,转普外科手术1 例。结论:正确诊断、效治疗及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69-02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多较紧急,来势凶猛,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病是临床常见急症,虽然近年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及早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本院2010 年1 月-2014 年12月共收治68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8例,年龄37~85 岁,平均年龄(48.5 岁), 其中男性患者38 例,女性患者30 例。病因分组中,消化性溃疡37 例,肝硬化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 例,出血性胃炎5 例。临床治愈56 例,好转11 例,转外科手术1 例。
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休息与体位 大出血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1.2 饮食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禁食期间应保证热量的供给,静脉输入液体或静脉高营养,补充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止血后1~2d 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血张静脉而再次出血。
2.1.3 活动 轻症病人可起身稍事活动,可入厕排尿排便。有活动性出血时,病人常因入厕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厥,应嘱病人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出现头晕、心悸、出汗时立即卧床休息并告知护士;必要时由护士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在床上排泄。重症病人应多巡视,并用床挡加以保护。
2.1.4 保健指导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经过及预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出血的危险。讲解相关的急救知识,消除悲观情绪,保持最佳心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对一些可能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禁用或慎用。
2.2 病情观察2.2.1 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疑有休克时留置导尿管,测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h。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观察周围循环,如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而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颜色及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急性大出血时,经由呕吐物、鼻胃管抽吸和腹泻,可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故应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
2.3 对症护理2.3.1 抗休克护理 立即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一般置留置针,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遵循补液原则。
2.3.2 局部止血护理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刺激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收缩而止血。胃出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冷生理盐水100~200ml,经胃管灌注或口服,每0.5~1h 灌注一次,必要时可重复3~4 次。应激性溃疡或出血性胃炎避免使用。下消化道出血时,亦可用该液反复灌肠3~4 次止血。
2.4 心理护理 病人出现呕血、黑便会紧张不安,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说明紧张、焦虑均不利于止血,协助病人卧床休息。说明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关心、安慰病人。抢救工作应迅速、有条不紊,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经常巡视,大出血时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听取并解答病人或家属的提问,以减轻他们的疑虑。
2.5 用药护理 输液开始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尤应注意。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
由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常用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治疗;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常用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可引起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故滴注速度应准确,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忌用血管升压素。
3 讨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诊,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过程中除临床医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外,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成为抢救患者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过程及预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详见各有关疾病。教会病人及家属了解出血严重程度。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应戒烟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随便用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病人出血时应镇定,以减少出血。合理饮食是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告之病人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饮食,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往往有原发疾病存在。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激素等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导致出血的危险性增加,指导病人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教会病人及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慢性病者应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 .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2] 章爱芳.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6):7-8[3] 许勤,胡乃中,崔小玲.1520 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23(1):12-15[4] 梁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33): 25-26
论文作者:伙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消化道论文; 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病因论文; 流质论文; 食管论文; 家属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