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相城人民医院ICU 江苏 苏州 215131)
【摘要】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ICU气管切开患者40例护理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按照规定控制ICU环境、控制ICU探视人数与时间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护理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干预护理,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干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83-01
现在大部分的综合性医院均配备有重症监护室,即ICU,旨在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条件与机会。很多危急重病人抢救时需要建立使用人工气道,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可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就临床医学实践结果来看,近年来ICU病原菌感染率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键因素[1]。为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开放气道细菌侵袭支气管与肺部的风险。本文研究了我院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ICU气管切开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8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2±2.8)岁。观察组中有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10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3±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状况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按照规定控制ICU环境、控制ICU探视人数与时间等。
(2)观察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干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气管切口护理。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给予护理,要密切注意患者伤口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是否出现水肿、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现伤口出现变化,需要立即联系医师给予相应治疗[2]。医护人员还需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确保伤口始终处于干燥清洁状态。做好日常消毒,预防造成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吸痰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呼吸道痰液情况,给予其定期吸痰护理。吸痰过程中要确保患者肺部气体充足,肺脏保持膨胀状态,且整个过程要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率。为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吸痰效果,要提前对患者提供雾化护理,将痰液稀释后再吸痰,并且在吸痰结束后依然需要雾化护理,为患者呼吸道粘膜提供保护。
第三,呼吸道护理。根据患者呼吸道实际状态给予其呼吸道湿化护理,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度,避免呼吸道粘膜受损,同时还可以稀释痰液,以免喉咙积攒太多浓痰阻碍正常呼吸。
第四,口腔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每天为患者清理口腔,并进行口腔内部pH值测试,做好详细记录,确认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患者口腔内部pH值较低,需要利用2%碳酸氢钠溶液润湿;如果患者口腔内部pH值较高,则需要利用3%硼酸溶液润湿;如果患者口腔pH偏中性接近于7,则需要利用3%双氧水溶液润湿[3]。另外,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口腔溃疡问题,确认后需要利用抗菌膏杀菌消毒。
第五,体位护理。基于ICU气管切开病人的特殊性,患者无法自行翻身,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翻身,降低压疮的产生。同时,如果发现患者排痰困难,可叩击其背部辅助。当患者恢复到清醒状态后,帮助其调整体位到低半卧位,调低横隔位置,促进肺部逐渐向原有体积恢复。
第六,无菌操作护理。为避免患者肺部感染,必须要保证整个护理过程全部为无菌操作。定期对病房通风换气、消毒灭菌。病房内护理器械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认和消毒灭菌,确保病房内不存在任何细菌问题,将患者感染率降到最低。另外,护理人员护理前要采取七步法洗手,在保护自身的同时,降低患者感染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护理后肺部感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肺部感染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部感染率,对照组患者20例中,发生肺部感染的为4例,肺部感染率为20%。观察组患者20例中,发生肺部感染的为2例,肺部感染率为10%。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对照组患者20例中,满意16例,不满意为4例,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20例中,不满意为1例,满意度为9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辅助患者呼吸。但是气管切开口呼吸道完全被暴露在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更容易通过开放的呼吸道进入到肺部造成感染。为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给予患者干预护理,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证明,相比常规护理,能够进一步降低肺部感染率,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龚洁.ICU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20):88-89.
[2]王亚茹,穆娟玲,马岚.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1):169-170.
[3]达珍.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4):236.
论文作者:陆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患者论文; 肺部论文; 感染率论文; 气管论文; 呼吸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