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论文_任明双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论文_任明双

北京交通大学2018级土木工程学院1810班 北京 10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其管理工作,如何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如何最大限度的预防和避免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如何尽快的缩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是摆在广大高校面前的紧迫任务。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高校协同作战。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

引言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抢险救援,确保现场安全处置;市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挥部署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市政府随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市纪委市监委派员参加调查处理。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检测鉴定、调查取证、模拟实验,并委托化工、爆炸、刑侦、火灾调查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并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单位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近日,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北京交通大学“12•26”事故调查报告。

1中外高校的实验室的差距

1.1硬件设施建设

通过调查研究国外的大学在实验室安全硬件方面的建设,并对比国内高校现有的实验室安全硬件资源,取长补短,为进一步优化硬件资源提供参考。例如:像日本、美国等有一些知名企业会对相关专业学生设置诱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

1.2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在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贴画到互联网宣传、从日常安全友好提示到法律法规制定、从实验安全设施到规章管理制度到防护用品穿戴等都体现了其严肃、认真和务实地对待实验室安全,他们已经处在“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大家安全”中的“我会安全”或“大家安全”高级阶段,而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还处在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我安全”的低级阶段,文化建设培育任重而道远。

1.3国内的安全管理制度

保障实验安全是国外高校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但在国内,实验结果有时候比人身安全重要的多。很多老师做项目,为了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采用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药品、实验方法,有一些学生为了毕业,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实验之前都是草草的看一眼实验药品说明就开始动手做实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如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安全科、安全管理部门等,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主要是实验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另外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培训等,很多时候都是学生自己琢磨探索,由于自身阅历有限,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与国外高校相比,我们仍需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

2国外的规范化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2.1硬件设施建设

目前在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经费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一般的企业、民间团体参与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热情不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再仅仅只靠政府拨款补助,教育水平会受到很大限制,教育不能够快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来讲,化学实验室是很多安全隐患的集中处,所以要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来实现安全校园。例如:化学实验室要进一步增加安全设施的购置、维护和更新。目前,常规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危险品易制毒柜、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安全柜、气瓶柜、洗眼器、喷淋装置、急救包、畅通的安全出口、通风橱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剂电子化登记,随时更新,试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还有一些基本的设施,如单独的休息区域,实验区域与休息区域分开,危险实验区域,危险仪器的隔离区间等。

2.2安全文化建设

化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搞好化学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走廊墙面排版一些安全常识、应急措施。(2)平时多做一些贴画、展板、微信推送、网页宣传等让实验人员在闲暇时间可以方便的学习一些实验室安全知识。(3)组织一些安全常识为主题的活动,科谱一些实验室安全常识,增加每个人的实验知识储备。(4)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与宣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降低实验安全的风险。

2.3安全管理制度

2.3.1制度建设与实践

(1)管理制度。其包括组织构架建立、管理内容细分(水、电、火、化学试剂储存和使用、辐射、石棉、压力容器、易制毒试剂、易爆试剂、剧毒品、废液处理、人员结构和分工、安全手册、操作流程规范化、检查标准和清单)以及职责划分等,它是管理能否顺利开展的核心。通过对比中外管理制度的差异,学习先进经验,改善管理方式。实验室应该设置一些安全机构,其应该通过网页介绍实验室安全与健康知识,进行日常安全巡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管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定期的实验室安全大检查、不定期的应急演练等,规范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2)加强化学实验的污染控制和管理,建设生态型化学实验室。加强通风,合理使用通风橱,将污染物控制在最少。

2.3.2管理文化培育与实践

(1)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研究包括教育与培训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对象为教师、实验员、安全协管员、管理人员、访问学者、参观人员、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内容为上述管理制度中的相关管理内容;形式为考试、小测验、多媒体培训、网络培训与测试、课程学习等,根据不同人员采取不同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2)紧急事件处理。包括紧急事件预案的制定、公布和演练,以及事后的总结、惩罚与表彰。在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实验人员都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有一个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来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如果实验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建议不单独操作。

2.4安全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

化学实验室环境文化氛围的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EHS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在实验室和实验楼内张贴各种类型的安全标示。在实验室的进门口,张贴安全环保标识卡,注明本实验室内化学品的危险类别、防火要点和防护措施,有易燃液体、腐蚀品,泡沫灭火、沙土,穿防护服、佩带护目镜、佩戴手套等,起到提示和必须遵守的警示作用。实验室内张贴符合国家标准(GB)的安全标示,例如在加热工具边张贴注意安全、当心烫伤等警告或警示的标示,在气体钢瓶旁张贴禁止推动等严禁或禁止的标示,在医药应急箱边张贴急救点等提示或可使用的标示。在实验楼悬挂实验室布局与消防疏散示意图,将楼层里的灭火器、消防栓、喷淋洗眼装置、安全出口、逃生通道和应急灯的具体位置等清晰地标示出来,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通过安全标示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安全行为,有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

结语

国外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模式,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紧急事件的处理、安全评估、化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紧急事件的处理方面)。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安全责任意识相对落后,人力、财力投入较少,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展开中外化学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对比研究,寻找之间的差距,取长补短,借鉴其成功之道对我们迅速提高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形成后发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借鉴[J].平安校园,2016(3):82-83.

[2]李志强.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65-167.

论文作者:任明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论文_任明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