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形势下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剖析论文_张清

新时期形势下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剖析论文_张清

上海南汇汇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 201399

摘要: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工程的增多而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只能对其工程管理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并转变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本文作者就从建筑工程管理及其特点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思维。

关键词:新时期形势;建筑管理;创新思维剖析

1导言

在建筑工程当中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管理效果关系到建筑单位的投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都迫切要求进行科学的工程管理工作,从而使其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及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转变,传统工程管理已经很难适应实际需要,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创新。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工程管理形式化

在国内建筑行业及其市场当中,工程管理概念的推广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通常会忽视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形式化,很多重要工作并未得到有效落实。近年来,虽然工程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管理重点始终放在工程招投标环节。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若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则会导致资源或资金的浪费短缺等一系列系统性问题。

2.2能源消耗比较大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尤其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导致的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能源消耗远高于国外的消耗量。

2.3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工程管理中,诸如图纸档案管理、人事信息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很多还停留在人工记录阶段,即使有现代化的工具,很多管理者还是习惯原始的做法,这对原始数据的积累和查询造成很大的麻烦,同时没有庞大系统的数据支撑,很难谈工程管理的优化。

我国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因此,要想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不断引进创新型的优秀管理人员,进行结构、制度创新,同时转变观念全面绿色施工并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确保适应新时期形势下建筑管理的实际需要。

3新时期形势下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分析

3.1组织结构创新

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通过融入创新思维才能得以解决。想要充分应用创新思维,那么就必须要完成创新组织结构的工作,即所谓的管理上的创新。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建筑企业的各种因素放在企业管理大系统中,方便各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调换,为了顺利实现组织目标,建筑企业应该成立相关独立的管理部门,并且保证管理部门的自主性,对于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素养要不断丰富完善。这里提出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模式,即尽量避免原先金字塔型的组织模式,倡导高层管理人员的简政放权,要扩大中层管理人员的权利并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充分调动资源提升项目的运转效率。

3.2管理制度创新

由于形势的转变管理理念也要与时俱进,管理人员结合当下的情况改变固有思维,深刻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加强对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好的制度促进管理的进步,好的管理推进制度的优化,相辅相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考评制度,分清权利和义务,确保责任能有效落实,要在安全、环保等关键方面引入终身责任制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要加强目标管理中的考核指标设定来达成管理目标,取缔政绩考核唯效益论的思想;例如奖惩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抵制素质低下的管理人员不顾道德约束做出有悖人民道义和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各项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奖惩,我们可以创立专项基金进行专项激励,尝试“技术创新平台”及“改善提案”等制度的建立,全员参与管理改善,了解房屋功能和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为一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和生活环境,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也有利于新技术的实践应用;例如人才制度,我们不仅要在福利待遇方面稳住老一批人才,更要在企业文化价值观方面吸引住新一批人才,九零后零零后管理人员不断涌入人才市场,建筑企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员工福利不再仅限两张电影票和一袋大米,要不断探索并满足现代人才的需求,比如优美的办公环境、合理的作息时间、正能量的集体活动、单身青年联谊甚至员工优惠住房等。除了制定制度外,在落实具体的工作中也应该注意创新思维的运用,只有这样,在建筑管理中才能走在竞争对手前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管理技术创新

管理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以及革新现有技术,它包括对现有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方式进行的技术改进或创造活动。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种模式。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包括现代自动化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硬件设备可以保障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升质量效率、降低成本安全风险和环境保护的诉求促使建筑企业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很多技术革新的产物由于诸多因素目前无法大批量投入生产,但由于当前劳动人口问题熟练工短缺现象逐步暴露,很大程度上工业机器人、机器臂、自动化焊接设备甚至3D打印技术等都在慢慢地在被一些企业应用,因此在当前新时期形势下,建筑管理者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情况,对如何平稳地从传统施工技术过渡到现代化的施工技术这个课题进行充分研究,并逐步实施,确保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3.4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单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对大量的工程设计图纸、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资料及参建各方的信息资料等进行及时、有效地分类和归档,建立相关的技术文档,同时,参建各方通过网络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可进行共享。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能大大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每一项的管理弱项和强项进行分析,可以更精准地进行管理目标的设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人才才是创造生产力的源动力,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强化对信息人才的储备,这样在引入信息化技术时才能有备无患。引入信息化技术后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为了做好信息化管理,企业需要大量的信息化人才,但是社会招聘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且技术一流的人才大多经过企业自身培养。因此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一个信息化人才培养小组,该小组由信息技术特长人员和常规工作人员组成,定期组织相关讨论、头脑风暴和培训,促进和提高建筑企业信息技术管理能力。

4结语

综上,在新时期形势下,建筑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优化自身的工程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思维,从而提升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连昌.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J].城市建筑,2013,(06):120.

[2]王彩萍.创新性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4,40(36):256-257.

[3]边能强.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1):279+283.

[4]钱志伟.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26):54.

论文作者:张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形势下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剖析论文_张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