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本体解读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本体解读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文,人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2)05-0008-05

论及本体论,学界尚存在许多分歧意见,然而,人们对于本体论的研究旨趣大多仅仅 局限于对世界本原的理论探索,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体论并非只是旨在探索世界本 原的一种学说,对于哲学思维本身而言,本体论又具有建构理论体系的特殊的方法论意 义。本体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对本体的追问始终构成为哲学,特别是西方传 统哲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其理论诉求方式则表现为依据逻辑推导而出的范畴体系。换言 之,本体论不仅仅是哲学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更是一种哲学解答问题的方式。在长期的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作为一种以理性思辨为特征的思维范式,本体论实际成为任何 一个哲学流派理论诉求的前提,成为任何一种哲学体系理论建构的基础。笔者以为,这 种具有强烈思辨色彩的本体论恰恰是哲学所独具的思维方式,它并没有因为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创始人立足于实践开拓的哲学新视野而消解,相反,在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境界中 ,本体论转换了原有的理论视角,从天国回归尘世,以一种全新的人学理论形态为哲学 把握现实世界提供了世界观意义上的理论支撑。

追溯哲学本体论的理论传统,反思总结其理论得失,无疑是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观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门专事存在研究的学问,本体论起始于古希腊哲人对于世界“始基”的理性追 问。亚里士多德最先对本体论做出了学科的界定,在他看来,“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 ‘存在’本质,以及‘存在’本身凭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各种属性,这门科学跟任何其 他所谓的特殊科学不同,因为它们没有一个是讨论‘存在’本身的,它们从‘存在’割 取一部分,研究这个部分的属性,例如数学就是这样的。”[1]亚里士多德不仅从学科 论域划分的意义上对本体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而且还阐明了自身的本体观。他说:“ 现在既然我们是在寻求各种最初的根源和最高的原因,那么,显然要有一种东西借自己 的本性而具有这些根源和原因。”[1]毫无疑问,如同柏拉图关于理念相互结合的理论 开创了追问先验本体的抽象传统一样,亚里士多德这种具有经验论倾向的本体观也为西 方传统哲学固持“实体本体论”提供了理论渊薮。

概括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本体论思维范式,我们不难揭示出传统本体论研究的基本特 征,及其因时代的局限而造成的理论偏颇。显而易见,对于传统本体论研究的这种理论 反思,必将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开辟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路的深入理解,也将有 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造就的人类思维范式的根本变革给予进一步的确认。

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研究首先表现为一种“实体本体论”。古代哲人孜孜以求的 理论目标就是对于“终极本体”的理论追求,即求证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始基”。从 思维范式的基本特征看,传统本体论的逻辑取向在于破解变中之不变者,揭示杂多中之 “一”。古希腊的先哲们总是将世界的本原、本质、根本原因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自然 的存在物,表现出“自然本体论”的思维特征。应该说,近代哲学开辟了以人与自然相 分裂,即主客体相对立为底蕴的本体论致思理路,突破了古代哲学那种通过经验式的猜 测实现本体论证的狭隘眼界,赋予了本体论以更多的理性规范。然而,近代哲学并没有 摆脱追求“现象背后的独立实体”的传统本体论俗套,依然坚持着将某种“实体”界定 为世界本原的基本理论取向。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前的哲学中,即使是对于世界“始基 ”的唯心主义界说,也是在精神“实体”的意义上实现其本体阐释的。事实上,固持实 体化本体的哲学观念,力图实现万物归一式的哲学论证,不仅无法真正揭示世界的统一 性,相反却构成了传统哲学难免陷入荒谬的真正原因。

其次,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研究也表现为一种“先验本体论”。柏拉图的“理念 说”建构了一个超越于可感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同时也开辟了西方哲学先验式本体思 辨的先河。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不存在于可感世界之中,但却是真实可靠的、恒定不变 的东西。可感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仅仅是因为“分有”了与其同名的理念才得以是其所 以“是”。所谓本体的确认实际就是对这种超验的理念世界的主观体悟,而不是从可感 世界之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正是这种先验的本体论理路,曾长期为宗教神学所包容,在 比附的意义上为其提供着上帝的论证。尽管近代哲学摈弃了单纯的本体论追求,力图通 过认识论的理论渠道展现本体的探索,但仍然没能跳出在抽象的理性层面预设世界本原 的陈腐理论窠臼。事实上,以某种主观预设的本体为起点,在理论的范域内展开针对现 实世界的逻辑论证,正是西方哲学内蕴的先验传统的基本表现。

第三,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研究还表现为一种“独断本体论”。作为一种先验的 逻辑论证体系,传统的本体论研究完全脱离了现实的感性世界,其对世界本原的界定必 然会显示出强烈的独断性质。黑格尔建构了关于绝对精神的理论体系,以绝对真理的理 论诉求方式统摄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毫无疑问,这种建立在先验设定的绝对 精神基础之上、企图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本体论的理论意蕴,将传 统的本体论研究推向了极致。然而,也正是这种先验的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以强加于 “人”的独断方式扼杀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鲜活的理解。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即使是 对于世界本原的唯物主义解读,也表现为一种关于本体的主观臆断,这正是传统本体论 的弊端所在。大概也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一弊端,旧唯物主义始终也无法真正摆脱唯心主 义的理论阴影,无法真正确立起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

综上所述,传统的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只是停留在理性世界 中的思辨的产物。“不用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2]是 旧哲学的共同特征。仅仅停留在理性世界中,而不能面对现实的感性世界,无疑是旧哲 学只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说明世界,却无法实现哲学改造世界功能的根本原因。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在于冲破理性世界的束缚,使理性 的思考回归感性世界。显而易见,只有对感性世界的理性探索才能使哲学真正切入生活 ,实现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理论超越首先表现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的确立,一种新 的理论视野的拓展。透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思考,我们可以从中 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正是依据这一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人学理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变革。

概括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致思理路,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每一个哲学家对于本原的界定 不尽相同,其本体观内蕴的谬误则是一致的。从思维范式上讲,对于某种终极本体的理 论诉求,表现为一种力图超越经验去揭示现象背后的本体,以期获得尽善尽美认识的努 力。事实上,人们总是企图在把握世界统一性的意义上实现对于人的本质的终极确认, 传统哲学在本体观上的失误也正在于将本原理解为某种脱离现实世界的外在的力量,并 以此来规范说明现实世界。孰不知,赋予某种具体的存在,甚或是精神的存在以绝对的 意义,将其预设为彼岸世界的自率性实体,非但不能实现人们最终把握世界的自由,反 而倒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局限和否定。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传统的本体论学说“不仅是 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2](P22)往往显露出与 宗教相类似的神学意蕴。

应该说,最先冲破传统哲学理论桎梏的是费尔巴哈,正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论构 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以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 国古典哲学开始其革命性变革历程的,这一历程的起点恰是以克服单纯理性思辨为目标 的向感性世界的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本体观,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看来:“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 上升到天上。”[2](P30)只有立足于现实的感性世界,才能真正超越旧哲学的思辨传统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唯物主义的基础,实现哲学的伟大变革。

事实上,传统哲学从理性世界出发,依据思辨方式对现实的生活世界所做的本体诠释 ,无论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都不过是一种纯粹主观的臆断。不难看出,费尔 巴哈的哲学努力正是要冲破原有的理论局限,开创一条全新的致思理路,将对世界的那 种抽象的、思辨的本原界定还原为一种现实的判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主张是对 近代欧洲人道主义传统的理论总结,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 显然,费尔巴哈开始了冲破理性思辨传统的进程,并着眼于人进行了哲学的阐释。正如 马克思所评论的那样:“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巨大的优越性:他也承认 人是‘感性的对象’。”[2](P50)然而,费尔巴哈并没有将这种“优越性”发扬光大, 相反其哲学的局限性导致了却步不前的理论后果。费尔巴哈开创了人本主义的理论先河 ,但却不能将其贯彻到底,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旧唯物主义缺乏现实依据的尴尬。究其原 因,费尔巴哈的哲学局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费尔巴哈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哲学 基本思路,这对于哲学回归现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契机。然而,费尔巴哈并没有完 全摆脱旧哲学的思辨传统的束缚,他关于人本的思考仍然停留在理性世界的范域中,“ 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2](P50)。费尔巴哈把人仅仅看做是“感性的对象”,而不 是“感性的活动”,这无疑是他始终无法跳出思辨哲学窠臼的根本原因。

其次,费尔巴哈对人的诠释也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偏差。在费尔巴哈的哲学中,只是从 抽象的意义上或者是生物学的意义上去考察人的存在,而离开了人的现实的生活关系。 “因此毋庸讳言,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 ‘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 ,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 其他的‘人的关系’。”[2](P50)基于这种认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不可能真正超越 旧哲学的狭隘眼界,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哲学变革。

再次,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局限还表现在他关于感性世界的错误理解中。尽 管在他的理论阐述中明确显示了超越旧哲学思辨传统的努力,但他却不能为自己的理论 确立一个现实的感性基础。“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 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2](P50),费尔巴哈仅仅囿于理性思辨的意义解读感性世 界,不可能建构起真正的唯物主义基础,也不可能真正战胜唯心主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将理论的视野局限 于理性世界的范域内,以抽象的方式阐释现实问题。传统哲学在本体观上的失误是显而 易见的,单纯囿于理性世界的思考不可能正确地说明现实的感性世界,当然更谈不上实 现改造世界的功能。显然,冲破单纯理性思辨的束缚,使哲学回归感性世界,才能真正 确立唯物主义的基石。事实上,对感性世界理论的系统阐释,正是新唯物主义生成的逻 辑起点。

一般说来,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唯物主义哲学是没有错的。事实上,正 是在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底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起了自身的理论大厦。然而 ,仅仅从一般唯物主义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无疑是有失偏颇的,因为马 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毋庸置疑 ,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做的精辟阐释,在元哲学的理论意蕴中强调 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当恩格斯把本原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用以阐释哲学的基本底蕴时,便为以冲破旧唯物主义羁绊为宗旨的新唯物主 义开启了一条全新的哲学理路。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 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被唯物主义地解释的时候起 ,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哲学元视野中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固守思辨传统的一切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正是这些 哲学基本理念的分歧,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哲学发展道路的致思轨迹。

首先,在哲学的基本主张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是把唯物主义的理论传统视为 哲学发展的“永久性”基础。然而,新唯物主义的创始人并没有囿于旧唯物主义对于哲 学基本主张的传统阐释。相反,在他们看来,对于世界物质性的最终确认只有通过生活 实践的不断延续才能够完成,而“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 未决的问题。”[4]据此,他们对作为哲学最高抽象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给予 了新的诠释,公开申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一来,那种 远离尘世的旧的哲学玄想就被切入日常生活的世界观所替代,从而结束了哲学“从天上 降到地上”的历史,开创了新的哲学发展道路。

其次,在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局限于物质与意识的两 极对立来表述自己的哲学主张。在他们看来:“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 抽象。”[5]而人们所能看到的或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实物。因此,哲学必须抛 弃那种宗教神学式的思辨传统,面对人的现实世界。所以,他们并没有在一般意义上去 弘扬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攫取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将集中反映了物质与意识 对立统一关系的“人”作为理论观照的焦点。正是这一理论视角的转移,充分展示了新 唯物主义既根本区别于唯心主义,又完全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全新致思理路。

再次,在哲学研究的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扬弃了以往旧哲学那种以单纯分析 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思辨方法,实现了分析与综合的有机统一,开创了近代以来哲学走向 综合的新趋势。马克思认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 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他们彼此间的对立,并从而失去他们作为这样的对立 面的存在。”[6]因此,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 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6](P127)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思路, 他们将实践范畴引入认识论,在综合以往优秀哲学遗产的基础上完成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

最后,在哲学体系的理论机制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摈弃了旧哲学那种纯粹的本体 论研究方式,也根本否定了近代哲学中存在的那种“只研究认识论”的唯心主义理论倾 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并没有拘泥于那种狭隘的本体论或认识论的理论俗套去阐 释他们的哲学,而是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着眼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有机契合, 实现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恩格斯曾经以明确的论证阐释了本体探索的认识论,认 定那种至上性的思维和拥有无条件真理权的认识“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 完全实现。”[4](P126)实际上,当我们从哲学视野考察世界的本体时,已经将本体论 问题逻辑地纳入了认识论的研究范域。显然,正是这一基本理论机制的转变,展现了马 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新理路,也在一个更为深刻的层面上进一步确认了人的理论 核心地位。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有机契合,通过认识论的阐释确认唯物主义的本体观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具的理论特征。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人学本体观,正是依据这一 人学致思理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建构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于“现实的人” 的活动即实践的强烈理论观照,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其人学理论机制的关键环节 ,也是其超越旧哲学思辨传统的根本原因所在。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范畴 引入哲学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实践对于哲学起着功能性的规范作用,哲学通过实践 实现着改造世界的功能;另一方面,实践范畴对于哲学的性质也具有规范作用,以实践 范畴为原点的理论逻辑改变了旧哲学那种单纯囿于理性世界的思辨传统,从而实现了哲 学的根本变革。马克思总结了费尔巴哈的理论局限,认为他的人本主义学说之所以不能 跳出旧的哲学窠臼,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仅仅把人视为“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 的活动”,即实践。显然,只有在实践的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人的存在,也只有通过实 践范畴才能确认“人”在哲学中的理论核心地位。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的单纯思辨传统,为哲学真正面对世界提供一个现实的基础。正 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的理论层面上 更进一步地展现出了深刻的人学意蕴。

收稿日期:2002-04-06

标签:;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本体解读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