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笔会——强调选择性会降低教学质量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会论文,选择性论文,教学质量论文,方案论文,高中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较之传统的高中课程结构,本次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最大特点是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课程的空间。这一种选择的方案几乎是革命性的。但也正因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方案,一些担心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高中新课程方案强调选择性会否降低教学质量?会否削弱学生基础?会否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现有的教师素质会否阻碍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会否大规模增加教师负担等等。对这些担心的关注、认识和研究也就非常必要。
会否降低教学质量?有人担心,新课程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必修的学分都比较少,不如原来规定的课时多(比如语文、数学必修学分都是10,即周5课时只开1学年,低于原来的课时),这样会降低教学质量。
确实,任何意义上的降低教学质量都是课程改革所不允许的。对此,新课程方案有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从理论上看,学生只有在符合自己潜能、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才可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同样的课程对不同的学生,是不容易真正保证质量的。换言之,对在A领域有一定天赋的学生有质量保证的课程要求,对那些在B领域具有天赋的学生就不一定具有质量保证,反之亦然。选择性不但不会降低质量,从理论上讲它更有利于真正的质量提高,发达国家的课程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它不强调平均发展,但它强调选择,这就创造了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机制。
质量不是通过强行实施统一课程来提高的,而是通过设置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的课程来实现的。一种好的课程结构应该是让所有学生在所有方面都可能得到很好发展的课程。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一个固定领域里充分发展,但我们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领域充分发展,所以我们只能建构尽可能让学生在不同方面尝试发展的课程。如果硬要规定按同样的要求同样的课程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压抑的就是创造性充分涌流的可能。同一型课程导致平均或平庸发展,平均发展拖住了优秀发展的学生,又没有顾及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会使他们失败,犹如它使优秀人才平庸一样。一个没有足够拔尖人才的社会必定是因为这个社会的教育更具体一点是课程体系出了问题,一个扼杀个性的课程体系必定扼杀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成员身上潜藏着的精英潜质。再没有比对不同的学生按相同的要求来对待更不讲究质量的了。
一般说来,课程越是“选择”的,学生作为整体就越能充分涌流出创新精神,他们个人的潜质就越能释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压制选择,就是压制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
第二,从操作上看,虽然学生的必修学分好像少了,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必修学分只是116,只占总学分的60%多,而他们的毕业学分是144,毕业学分又大致相当于满学分的80%,也就是说,学生要毕业、要升大学,就还要获得更多的学分,只是不同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科目上获得这些学分。表面上学生只学10学分数学10学分语文,比以前要少,但这是底线,是起码要求,对数学或语文感兴趣的学生、有数学或语文天赋、对数学或语文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数学和语文,可以在10学分必修的基础上,再学5学分、10学分甚至更多学分。同理,对物理感兴趣、有物理天赋的学生,除了6学分必修以外,还可以再学5学分、8学分甚至更多,余此类推。这样做,不是学生质量下降了,而是学生能够脱颖而出了。让所有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