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度及其维度_过程能力论文

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度”及其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知识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论在国家创新系统还是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知识转移及知识转移情景问题研究已经是中国学术界、企业界和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特别是随着创新网络研究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可转移程度及影响关系还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转移体系及机制,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发展以科技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以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知识转移与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度”

知识转移的思想由蒂斯最先提出。他认为,通过国际间技术转移,企业能够不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并且促进技术扩散,从而减小不同地区间的技术差距。① 吉尔伯特和海斯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组织不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只有知识吸收方将知识同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时才算完成知识转移,而在知识同化为组织一部分之前,必须经历知识的采用与接受等阶段。② 维基克等认为,组织的知识转移是一个过程,其中组织的行为者——团队、单元或组织——交换和接受其他组织的经验和知识,并受它们的影响,而组织本身又需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③ 野中郁次郎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正式和系统的,可以进行表达和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难以交流和描述的高度个人知识。④ 野中郁次郎进一步认为,组织中知识转化与创造具有以下四个过程:结合是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外显化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内隐化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社会化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⑤ 笔者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显性知识转化为隐形知识、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其次,知识的转移是跨个体、跨边界、跨组织的过程,包括从单元到团队以及不同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而知识跨边界、跨组织的转移,必然存在限制性因素。

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网络组织成为一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它能够为成员提供较高的创新速度与效率,并促进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整合,降低人员成本,增加企业的弹性和企业间合作的深度。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网络中知识转移问题。吴晓波等认为,全球制造网络中的知识转移不仅受到网络吸收能力的影响,而且受到制造网络中制造合作方式的影响。⑥ 张志勇等认为,企业网络的异质性和弱的联结强度不利于网络中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强的联结强度和信任有利于网络中知识转移。⑦ 胡昌平等以学术博客中知识传递为研究对象,认为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转移是从发送者自身获取知识开始,形成了一个知识转移的回路。⑧ 有的学者认为,网络知识转移是在企业网络的背景中,一个组织中的一定知识被另一组织的成员所掌握的过程。⑨ 综观对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一个突出问题是知识转移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或者是影响知识转移存在某一决定性因素,而一旦限制性因素被突破,则知识转移又表现为其他特征。例如,知识转移速度加快,知识转移范围扩大,等等。笔者认为,在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状态有“质”和“量”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衡量这种“质”和“量”的变化,有必要引入知识转移“度”的概念。

关于“度”的认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界定为“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过渡”⑩。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首先以无生命状态的物体的无限分割为例,说明纯粹的物体的量的分割是有极限的,超出了极限就会引起质变,并以水、电为例引出了物理学的所谓常数,大多不外是这样一些关节点的标志。而这些关节点,就是量转化为质的极限。(11)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胡登峰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该有个“度”的限制,并从技术创新的广度、速度和深度三个维度探讨了技术创新“度”的问题。(12)鉴于网络中知识转移依旧受到知识转移规律的支配,存在质和量的变化,笔者拟提出关于网络中知识转移“度”的问题:一方面探讨知识转移“度”的概念及如何衡量知识转移“度”,揭示决定知识转移“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对网络知识转移度问题的研究,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特性。

二、知识转移“度”及其维度

由于知识难以度量并且具有难以交易性,知识的转移往往不是在市场中发生的,而大多通过非市场化的交流完成。(13)在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中,因为表出化(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是从内隐知识中创造出新的形式概念,所以它对知识创造是至关重要的。(14) 如何才能有效地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呢?笔者认为,组织在同创新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开展合作交流,并试图转移更多的内隐知识时,需要考虑知识转移“度”的问题。

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度”,指网络成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或者在内外条件约束下进行的知识转移活动的程度;知识转移“度”可以从广度、速度和深度三个维度来考量。由于知识转移过程不同,根据具体情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又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发挥着不同的影响。

网络中知识转移,包括知识源、知识受体和知识传递行为。由于网络中知识转移是跨边界的知识转移,故比起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不仅仅受制于边界的限制,而且由于知识源、知识受体及环境等存在显著性差异,故知识传递行为也存在明显不同。有学者认为,成功的知识转移是状态量,关注转移目标的达成程度,同时也关注目标实现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15),网络中成功的知识转移存在投入和资源利用效率,故衡量网络中知识转移“度”,将更有利于我们分析投入和资源利用效率。

衡量网络中知识转移“度”(16)的第一个维度是知识转移的“广度”。例如,知识转移成果的应用“广度”,即知识转移成果的应用范围。应用的空间范围越广阔,则知识转移“广度”就越大,单位知识转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就越大;应用的空间范围越狭窄,则知识转移“广度”就相对较低,单位知识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必然就低。其次,与转移行为相联系的就是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例如,知识在不同组织间转移速度越慢,知识扩散效果不明显,则表现为知识转移凝滞;知识转移的“速度”越高,表现为组织间能够较多地吸收和利用不同的知识,从社会效果来看则表现为知识的使用价值大,或者资源的利用效率高。再次,与知识转移相联系的是知识转移的“深度”。由于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经验交流,知识转移可以帮助单个组织在没有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发展特定的知识。知识主体愿意表达组织内部知识,且表达知识的能力越高,则表现为网络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如果知识接受者接受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越强,则知识受体就更能够形成组织内的隐性知识,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个网络中知识存量。

知识转移的三个维度还存在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表现为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或者螺旋式下降过程:(1)广度——深度:知识在跨边界转移过程中,对其他组织在多大范围内发生影响以及对单个组织本身产生多深影响。例如,组织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应用范围,同时这种应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组织决策及其利用程度。(2)速度——广度:知识在跨边界转移过程中,知识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多大程度影响其他组织。例如,在创新网络中,一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是不是很快得到其他组织响应,并能够快速被接受。(3)速度——深度:知识在跨边界转移过程中,组织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技术的准备程度,其他组织的吸收程度。这反映了不同组织的吸收和整合知识的能力。(4)速度——深度——广度:知识在跨边界转移过程中,组织知识准备能力,其他组织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以及将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于多大范围的能力。因此,知识的“速度、深度、广度”是知识转移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这决定了知识转移可能的空间、时间及效率,也决定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再创新问题。

图1 知识转移螺旋上升过程模型

图1说明了组织的知识转移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网络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表现为幅度逐渐加大,并且随互动成员的扩大,跨个体、跨边界、跨组织不断地向前推进。在知识转移的初期,企业不断增强自身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寻找各种方法加大学习力度,从而使知识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接受主体将转移进来的知识应用于更广阔的行业范围和产品范围。但是,随着转移活动的持续进行,由于接受主体本身的学习水平、吸收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将转移进来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和应用;同时,转移主体会采用各种方法来降低知识的显性程度,接受主体会遭遇转移障碍,转移进度将会变得缓慢,知识转移达到瓶颈,表现为知识转移的“速度”变慢,“广度”的扩张缩小,“深度”的延长缓慢。随着知识在创新网络中的跨边界转移,知识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知识转移每经过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信息的缺失以及信息的再加工。例如,A→B是直接传递,由于网络成员具有不同层次上的差异性,这一过程可能存在信息缺失;A→B→C是间接传递,由于知识转移者的表达能力不同,知识接受者又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性,这一过程会存在信息的加工,有可能导致信息的增值,并促使信息甄别的发生,筛选出更加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加工和扩散能够缩小不同组织之间的知识落差,从而促使知识转移的“速度”加快,信息传递中的再加工促使信息增值,又进一步扩大了知识转移的“广度”,并延长了知识转移的“深度”。

三、左右知识转移“度”的瓶颈因素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接受组织的吸收能力、知识的显性度、各种智力资本的复杂性以及知识转移背景的相似性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左右了知识转移的广度、速度和深度,因而成为知识转移“度”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接受组织的吸收能力

组织的吸收能力是指组织可能有不同的创新能力,不同的识别外部有价值的新知识的能力,不同的消化新知识,并运用它来创造商业价值的能力。(17) 金林德曾研究了企业先验知识和接受动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由此建立了一个由努力程度和知识基础构成的二维矩阵:当先验知识和接受动机都高时,企业的吸收能力强;当两者都低时,企业的吸收能力弱;当先验知识水平较低而接受动机较高时,企业将可以提高吸收能力水平;当先验知识水平较高而接受动机较低时,企业将失去吸收能力。(18)对于一般组织来说,组织的先验知识水平的高度和接受动机的程度影响了组织的吸收能力,进而影响了知识转移的程度。

吸收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识别新知识的价值、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19) 知识获取和消化为网络中的组织提供了战略上的灵活性和实施的可能选择空间,以适应动态下的环境以及在动荡环境下获取发展的机会。网络中知识获取和消化需要有信任关系及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共享文化及其可能建立的机制,信任程度决定了什么可以共享以及在网络中知识被转移的可能。知识接受者对知识转移主体的信任程度影响了知识转移“度”,网络中的主体可以通过对其他主体信任关系的了解,确定可以交流或者共享的知识范围和知识应用。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或者具有相关基础的网络组织,对组织中成员彼此的吸收能力将会产生更强烈的积极影响。

组织更倾向于从类似的组织中吸取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享有很高信誉的大公司更喜欢同其他同样知名的公司进行商业往来;信誉是网络构成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型的、高信誉的公司由于同质性的力量通常选择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但是,由于组织彼此之间高度的相似性,在网络中的知识总量可能因此会受到限制。因此,吸收能力在先验知识水平、学习努力程度、信任程度和同质性等方面决定了知识转移的广度、速度和深度。

(二)知识的显性度

“显性度”是知识的显性程度,决定了一个组织可以被网络中其他成员学习和模仿的程度。很多组织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希望把其他组织排除在外。战略联盟并不意味着这些联盟中的组织放弃了竞争,它们主要是借助战略联盟这个工具来获取对方知识,而对其他成员开放一定程度的专有知识是吸引联盟伙伴的条件。网络成员在创新联盟之间的知识吸收和转移会导致企业能力的重新组合和再分配,所以,一个组织的知识转移和吸收能力,决定了该组织在联盟伙伴中是否具有优势地位。一个企业会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知识的吸收能力,并对外减少知识的显性度。例如,企业会使用诸如商标和专利等法律方式来保护创新,从而从竞争对手中寻求免疫;或者,当专利等方式不能很容易地保护新知识时,企业会通过合同或者人员控制等方式保护组织中的新知识,有些网络中的成员干脆采取保密或者隔离措施。网络中的知识转移主体会尽力减少知识的显性度,而知识接受主体会采用各种学习方法来加强知识的吸收能力,这种非对称的关系影响了知识转移“度”。

(三)各种智力资本的复杂性

邦迪斯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部分。其中,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具有的隐性知识,结构资本是指组织规范,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外部环境所建立的依附于关系中的知识。智力资本有助于企业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分析的功能组织单位,能帮助认识其隐含资本和各种类型资本之间的不同联系,智力资本优劣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定位、发展能力和对内外发展机会的把握。企业智力资本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企业内不同知识群体、不同阶段的知识群体,以及不同知识群体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将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智力资本的对外影响力。各种智力资本的复杂性影响了知识转移“度”,使得知识转移不能简单地进行,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界面。

(四)知识转移背景的相似性

西蒙里将转移背景具体分为文化距离和组织距离。(20)在国际性的战略联盟中,文化差异给组织成员带来了额外的挫折和挑战,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会降低知识转移“度”。组织距离主要表现在网络成员间的商业操作、传统制度和企业文化。组织距离也影响知识转移“度”,莱尔斯和沙尔克的研究表明,由两个企业共同管理的合资企业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知识获取,但是冲突和误解很可能会很快地抹去这些成果。(21)波恩认为,在合作伙伴之间,由于规模不同所引发的企业谈判力差异将会使小企业很难保护自己的技术所有权,并且很难跟上联盟进程。(22)如果知识转移主体和知识接受者具有相似的知识背景,这其中会存在一定的情景范围的重叠度。如果这种情景范围的重叠度比较高,则实现成功的知识转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重叠度很低,则在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就会变得比较困难。知识接受者对于转移来的知识无法充分地消化和应用,从而使知识转移“度”大大降低;如果双方的知识背景几乎是完全不重叠的话,则这样的知识转移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四、中国高校知识产品转移“度”问题

在整个创新网络中,高校的作用不可忽视。相比美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中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是较低的。中国高校知识产品—科技成果的转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家诟病的对象。2004年,由教育部牵头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中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根据笔者对安徽省和江苏省高校的调研,虽然最近几年科技成果转化率有了提高,但是平均也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其中专利实施率不到30%。从知识转移角度来看,不难分析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

(一)科技成果本身的可转移问题

作为知识产品的科技成果,其可转移性的高低是影响转化的首要因素。首先是高校研究导向问题。国家科技发展指南,指明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但是国内高校对未来科技的把握,却仅仅将其理解为科技发展前沿,从而忽视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而现有的高校科研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工作者对前沿研究的选择偏好。许多科技人员只在乎完成的研究是不是前沿和尖端,是不是别人没有做过,是不是能够得到国家资助,在完成研究后只关心文章发表几篇,该研究能否获奖。其次是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问题。虽然在2003年科技部发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明确要求科技成果主要由专业评价机构进行分类评价,但是在具体评价环节,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手段,缺少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软科学研究正确的评价机制和手段,这样无形中便打击了相关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很多高校科研人员为了完成高校的科研指标要求,大多满足于论文、专著、小试样品,而这些只是迎合了高校的绩效目标。再次是缺乏经济意识和市场意识,科研脱离实际,忽视了产业化研究。尽管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有的仍未从传统的科研模式中解脱出来,对科技是生产力、科技必须转化才能变成生产力认识不足。

相关研究偏向于科学前沿的后果是研究成果脱离实际,与产业化联系不密切,更不要说技术产品市场化。即使那些具有较好前瞻性的知识产品,一旦开发出来,对产业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由于产业影响的范围不够,产业承接性较差,即“广度”不足,也难以“推广”。例如,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很多技术不可谓不成熟,但是由于整个汽车的配套产业技术没有发展起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那些与产业化联系密切、知识显性较高和知识相关性较好的科技成果,就容易被推广应用,甚至呈“不推自广”的态势,能较快较好地得到转移应用。

(二)作为知识产品的科技成果本身仅仅是潜在生产力

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潜在生产力,只有通过社会得到转化,才能发挥科技技术价值。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企业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通过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采用,并产生效益,是知识产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基本路径。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为什么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呢?首先,现实中很多高科技知识产品缺乏企业载体。科技成果的采用者是企业,但是我们目前很多企业创新不足,缺乏在高校的知识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和产业化开发能力,更没有基于一定技术产品链进一步深加工能力,而高校又没有进一步面向产业的知识产品和技术产品开发,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动机和知识背景的不相似性决定了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其次,缺乏知识产品价值评价机制。自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高校和企业的科研投入,但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知识产品评价机制,直接影响了高校人员从事产业化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自身对知识产品风险性的担忧、创新回报可能性的顾虑,也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移的难度。最后,企业内决策者决策水平高低和定位能力等,也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能程度以及影响范围。一般来说,高校科技成果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回报率的特征,对企业来说,必须在其初期就进行大量投资,否则无法谈及高回报。而目前即使企业资金充足,其对市场规模和眼前利益的追求,也往往促使企业只把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重复建设,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工作。

(三)作为知识产品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知识转移体系

作为知识产品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转移体系。知识转移体系主体结构一般包括知识发生层、开发应用层及产业创新网络平台构成。

首先,从知识发生层来看,高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紧密合作和相互联系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供给。目前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一方面存在高校对科技知识产品的需求方信息表达不清,传递过程信息损失,导致科技成果脱离社会;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能否实现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需要企业有相应知识准备和技术准备,特别是知识转移和知识传递过程中的知识破损,直接影响到知识发生和知识再加工,影响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其次,开发应用层是知识与具体产业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技术束、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束或者技术体系决定了高校和企业进行产品技术创新活动方向和基础,要求企业和高校通过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目标和市场开发目标。但是,目前高校技术开发和企业所需要的产品开发存在明显脱节。例如,在技术领域,很多高校开发了相关的技术,但生产标准和技术产品本身到底是什么关系,依旧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紧密合作,否则知识产品难以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直接影响了技术产品产业化效果。最后,产业创新平台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技术产品的开发、加工和扩散。科技成果能否及时顺畅地传递到应用者手里,使其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与具体生产领域技术嫁接而产生放大效应,决定了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完成这一开发、加工和传递任务需要各种中间环节,包括创新平台的桥梁作用。在中国中小企业知识化程度不高、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下,需要创新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通过这些创新平台目的是解决知识落差,加大知识转移的空间和范围,提高知识转移速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平台产业化开发,进一步提高知识再加工过程,提升知识转移深度。

因此,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转移体系,包括完善知识发生机制、转移机制、运行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内部的产业化创新等,将有助于解决知识转移中的广度、速度和深度问题。

①[美]蒂斯·戴维:《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技术知识转移成本》,载《经济》,1977年第87卷。

②[美]吉尔伯特、海斯:《技术创新中成功的知识转移过程》,载《技术创新》,1996年第616卷。

③[荷]凡·维基克等:《组织内外知识转移:一个研究述评》,载《管理研究》,2008年第45卷。

④[日]野中郁次郎:《知识性企业》,载《哈佛商业评论》,1991(11)。

⑤[日]野中郁次郎:《知识性企业:日本企业怎么做创新》,第253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⑥吴晓波、刘雪锋:《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载《技术经济》,2007(2)。

⑦张志勇、刘益、陶蕾:《企业网络与知识转移: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比较研究》,载《科学管理研究》,2007(4)。

⑧胡昌平、佘晶晶、邵其赶:《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载《情报杂志》,2008(5)。

⑨肖小勇:《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⑩《列宁全集》,第2卷,第143-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胡登峰:《论企业技术创新度》,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1)。

(13)李志能:《智力资本经营》,第9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4)[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第281页,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5)原长弘、周林海:《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现状》,载《中国科技论坛》,2011(3)。

(16)关于“度”的研究,胡登峰在《论企业技术创新度》中就创新网络环境下创新存在“量”和“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企业创新存在“广度”、“速度”和“深度”的分析框架。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转移特性,提出知识转移存在一个螺旋式上升或螺旋式下降过程,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分析基础。

(17)[美]林德、韦斯利:《基于网络的知识吸收能力》,载《商业管理》,2009(3)。

(18)[美]金林德:《结构危机与组织学习:现代企业中的能力建设》,载《组织科学》,1998(9)。

(19)[瑞士]特德勒瓦、杜锐斯:《吸收能力:一个概念的再评价》,载《管理学会评论》,2007年第32卷。

(20)[美]西蒙里·博莱特:《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及其模糊性》,载《战略管理》,1999,第20卷。

(21)[美]莱尔斯、沙尔克:《对外投资中母子公司转移:基于西班牙公司的实证研究》,载《国际商业研究》,1996,第27卷。

(22)[英]波恩:《国际联盟中知识保护》,载《世界商业》,1997,第32卷。

标签:;  ;  ;  ;  

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度及其维度_过程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