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君到破坏者 CEO角色百年巨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破坏者论文,暴君论文,巨变论文,角色论文,CE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一年来,华尔街丑闻层出不穷,投资者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CEO信心锐减。一时间,“忠诚”成了对一个CEO至高无上的褒奖,各大商学院纷纷把道德课程的重要性提到空前高度。
在新年到来之际,《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等主流媒体,不再停留于对丑闻的揭露,而是纷纷撰文讨论未来的CEO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CEO是否“遗传”还有待考证,但是要为将来的CEO画像,参考一下过去100多年中CEO形象所经历的变换,定会受益匪浅。因为,无数优秀的CEO已经成了历史。
暴君兼保姆
CEO,这个称呼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不再追问CEO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差不多一个世纪里,人们管坐在CEO位置上的人叫总裁。
第一位出场的是约翰·亨利·帕特森(John H.Patterson),他于1884年创立国立现金出纳机(National Cash Register,缩写NCR)公司,直到1921年,一直任总裁,是20世纪第一位影响最大的CEO。
帕特森在NCR公司采取独裁式管理,而且脾气粗暴,他对任何人、任何事有看法,都赤裸裸地表达。无论是员工,还是高级执行官,只要他觉得不再可靠,立即解聘。如果你要问原因,他总是一句话,“你说的都不对,你做的全错了”。没有辞退信,没有谈话,这些人发现自己被解雇,一般是看到自己的办公桌椅被烧掉后,扔在附近的草坪上,这其中包括后来成为IBM创始人的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帕特森还曾要求所有经理及技术人员早上与他一起骑马,这种活动曾让一位经理摔断一条腿,另外一位因意外落马死去,帕特森还差点因马术太差而把前途无量的年轻工程师查尔斯·凯特林(Charles Kettering)辞退。凯特林在1906年发明电动收款机,该产品在NCR历史上有里程碑意义。帕特森宣布面包、黄油、茶、咖啡、盐、辣椒等为“有害”食品,禁止员工食用,颁布条例规定让员工吃麦乳精,嚼麦片,并主张每一片嚼32下。他还要每6个月让员工称一下体重。
暴君这个“殊荣”非帕特森莫属,因为他不仅脾气暴躁,行事怪异,而且拥有NCR公司几乎全部股票。不仅在NCR公司是不折不扣的“皇帝”,而且多数媒体认为,帕特森独到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实践,为公司化的美国铺平了道路,颇似开国之君。
然而,帕特森又十分关心员工生活,试图为员工解决所有问题。他有一个占地6000亩的庄园,所有员工都可以随意带家属来打高尔夫、骑马、在大树下野餐。帕特森经常与他们一起玩耍,如果他听说员工妻子或者孩子生病,会立即派医生与护士到家里治疗。如果感觉谁营养不好,他会立即派人从商店买营养品送到员工家里。他经常举办大型宴会,邀请所有工头参加。
帕特森完善了薪酬制度,工人们不仅劳有所得,而且凡是有价值的建议都有相应奖励,而偷懒者将会被无情地扫地出门。他还建起了医院、图书馆、阅览室、俱乐部,在公司所在的代顿市开办代顿大学供员工子女上学。在布尔什维克风起云涌的时候,帕特森的工厂从未发生过一次工人运动。
另外,帕特森还专门设立一个培训学校,亲自登台表演销售情景短剧,他还创新了邮寄销售、分区销售等多种销售方法。据统计,从1910年到1930年,美国有六分之一的高级执行官在这里受过培训。
任务分配器
1922年,帕特森去世,他所代表的时代也随之逝去,历史把一个全新的CEO推向了前台。1923年5月,又高又瘦的小阿尔弗雷德·斯隆(Aifred P.Sloan Jr)坐到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
与帕特森作为NCR公司的所有者兼管理员不同,斯隆几乎在通用汽车没有股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领工资的经理”,要对一大群股东负责。在他所代表的时代里,大公司的CEO平均持股只有0.3%左右。
与帕特森的喜怒无常、且溢于言表显著不同,斯隆一直冷若冰霜。斯隆说:“管理中涉及个人恩怨,只会使事情变得复杂。”
每个周一早上10点,他会参加政策委员会会议。在会上,他将布置任务或者发布规定。但是,他只对事实感兴趣,不会考虑任务分配是否符合你的个性。而且,不管在会上还是会下,他从来不会说:“我想让你做这件事。”而总是说:“这些事情需要完成。”
斯隆接手后,通用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市场份额从1923年的12%增长到40%以上,1928年超过福特之后,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1963年,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出版时,斯隆早已从通用汽车卸任。在书中,斯隆如实陈述了在通用工作的那段日子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几乎没有涉及任何个人感情。不少评论家认为这本书太没有人情味,称斯隆为冷冰冰的“任务分配器”。
40年来,这本自传多次重印,成为管理学的一本圣经。在斯隆的新管理体制下,各基层部门既可发挥各自积极性,又在公司的总体控制下经营,而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物中解脱出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高层决策去,成为企业管理上的一场革命。
作为支薪CEO的鼻祖,斯隆以理性的管理理念和卓越的实绩,开创了大公司现代管理的先河。美国著名的斯隆管理学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计算器
1959年,哈罗德·季宁(Harold S.Geneen)开始执掌美国国际电话电报(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缩写IT&T)公司帅印,他开启了CEO的新时代。
帕特森非常注意劳逸结合,斯隆坚持正点上班,而季宁则是一个工作狂。季宁认为管理的核心是态度,只要经理们热爱工作,有感情因素驱动,他们就会想办法把工作做好。事实上,他手下的经理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核对账单与报表。
帕特森倚重销售,斯隆长于搞生产,季宁则是学财务出身。他本人就像一个计算器。每月,他能融会贯通250个部门经理交上来的报表,每年审阅的商业计划书高达8英尺。他每年有200天到各地开会,出差要带上14个公文包,全是数字。有时候会连开4天会,一次最长14小时,会上全部看各种报表,并作分析。
季宁认为数字比产品重要,只要精通财务,掌握了正确的金融工具,可以经营任何企业。他通过财务分析疯狂地收购。IT&T收购的公司,有的生产除草机,有的生产汽车配件,有的是出版社。在他的带领下,IT&T的经营范围从白宫与莫斯科的热线到汽车出租业务。他曾在一个月之内收购20家毫不相关的企业。
从1959年接任到1977年退休,季宁在80个国家收购350家企业。IT&T在他手里从一个中型通讯公司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跨国集团,收入曾连续盘升58个季度,年销售额从7.66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
1939年,只有7%的CEO有财务背景,到1970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20%,到季宁1977年退下时,这一比例已经接近30%。
活动家
到了70年代,IT&T多次受到反托拉斯起诉,股票大跌,季宁的光环日渐暗淡。美国正处于后越战时代,经济衰退、石油危机、失业严重、政府财政税收混乱,美国商业环境空前恶劣。
经营化工产品为主的杜邦集团更是内忧外困,一个只会经营企业的CEO已经无法把杜邦带出危机。1973年12月,欧文·夏皮罗(Irving Shapiro)成为杜邦集团首席执行官。
夏皮罗是学法律出身,1943年到1951年,为美国司法部及最高法院工作。在为11名共产党领导人辩护时,以出色表现被吸引到杜邦法律部。夏皮罗不仅是加入杜邦家族的第一个犹太人,而且是杜邦集团第一位既没有血缘或姻亲关系,也没有科研背景的CEO。
他要做的是改变杜邦的公众印象,他以自己特有的法律及政治背景,处理针对杜邦的各种起诉;担任企业界的圆桌会议主席,与政府谈判;他还参与到政府的财政管理、税收减免工作中;他与世界各地领导人共餐,把杜邦的事业扩展到海外。
杜邦现任主席查得·霍利迪(Chad Holliday)评价说:“夏皮罗无论是在董事会、法庭、市政厅,还是电视讲话,都一样内行,他改变了杜邦的公众个性,带领杜邦走出了70年代的危机。”
1979年,美国化工协会授予夏皮罗“化工奖章”(Chemical Industry Medal)。
革命家
1981年4月,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雷吉·琼斯(Reg Jones)一手提拔了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杰克为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乃至全球管理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与斯隆有一个烂摊子要收拾不同,韦尔奇是在问题到来之前主动革命。
当杰克接手时,他的前任雷吉·琼斯当选《财富》最佳执行官,通用电气当选最优秀企业。但是,杰克眼里的通用电气到处都是问题。他一上任即指责通用电气,乃至整个美国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产品低劣、效率低下。他指出公司化美国的根本问题在于自身,而不是对手,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来一场革命。杰克的言论震惊了美国,而他的行动则征服了世界。
韦尔奇的破旧与立新不胜枚举:他重新设定了通用电气的目标,从争做美国企业老大,改为提高股票价格;重组了管理层,有问题现场一次解决;调整了业务结构,出售非核心业务,使通用电气主业务由产品向服务转换;对员工采取硬指标管理,自己不参加各类政治活动,不到其它企业任职,向股东负责;烧掉原来公司指南,重建企业文化;还学习各家之长。
在杰克任职的20年中,通用电气股价上升5021%。从而,杰克·韦尔奇被称作“全球第一CEO”,成为广大CEO模仿的对象。
破坏者
在杰克·韦尔奇还如日中天的时候,另外一种CEO已经孕育待产。
1996年,艾伯特·丹勒普(Albert J.Dunlap)离开舒洁(Scott Paper)公司,加盟新光(Sunbeam)公司。早在舒洁时,丹勒普集各CEO之大成,他是出色的成本杀手,裁员11000人,砍掉研发部门,慈善机构,在18个月内建立一个有效的销售网。他在任几年间,公司股价上升225%。
当有人对丹勒普过高的报酬提出异议时,他在自传中声称:“我在CEO领域里,就像是乔丹在篮球界。”不过,当他1996年出任新光首席执行官时,俨然是一位明星。分析师们说:“他的加盟有点像湖人队签约奥尼尔。”新光公司股票当天上涨49%。
丹勒普在新光重施故技,但这次露出马脚,几家大媒体及董事会开始对数字表示怀疑。1998年即被解雇。证券交易委员会很快查出了他的会计欺诈行为,2002年,他向证交委支付了5亿美元和解费。
丹勒普还可以继续过花天酒地的日子,而新光的股价只有2美分了。两年内,昔日全美最大的小型器具生产商,在他手里毁得一干二净。
像前述的各位CEO一样,丹勒普也不乏后继者,安然、世通乃至整个华尔街目前仍在重复他的故事,他引领了另外一个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