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_庄强,彭清军

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_庄强,彭清军

(泰安市永春堂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 )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药师对其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出现总不良反应率为32%(8/25),观察组中出现总不良反应率为8%(2/25),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药学服务可有效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药师;药学服务;中药不良反应;作用

中药种类繁多,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多,一般以过敏、中毒性反应、中毒性休克等形式表现[1]。药品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病情的恢复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为降低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中药师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一系列的药学服务[2]。本研究为探讨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中药师对其药学服务,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1.65±3.61)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2.12±3.67)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无中药过敏史;无精神疾病,可正常沟通;无中药禁忌。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在50例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中有23例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给予甘草、苦参、当归等中药治疗;27例患者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予以泽兰花、丹参、天花粉等中药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药师对其药学服务。具体内容如下:①药学咨询服务:积极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用药知识进行讲解,准确回答患者提问有关药物的问题,消除患者用药盲点,避免患者出现不懂装懂现象。②建立病历:认真填写药历,仔细记录患者用药禁忌及过敏史,签字存档。③用药指导:耐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药,充分调动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不良反应监测机制:中药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为患者提供解决方法,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⑤提高中药师的专业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反应及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出现中毒性休克的有2例(8%),中毒性反应的有3例(12%),过敏反应的有2例(8%),总不良反应率为32%(8/25);观察组中出现中毒性休克的有1例(4%),中毒性反应的有1例(4%),过敏反应的有0例(0%),总不良反应率为8%(2/25),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指患者服用药物后所产生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3]。其主要原因由于药量使用过大、中药的质量和品种不合要求、煎煮药材方法不正确、中药和西药不合理搭配、中药材炮制不当等[4]。因此,对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势在必行,中药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师开展药学服的观察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中药师通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熟练掌握药学知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用药知识,在进行处方调剂时,中药师需端正服务态度,药师需根据处方前记准确书写诊断书,避免出现差错,危害患者安全。患者提问关于药学类的问题时,药师应抓住侧重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为患者解答疑惑,避免部分患者出现不懂装懂现象。药师在与患者首次接触的时候认真建立病历,在此过程中药师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及疾病状况,认真做好记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完善病历包括抢救、用药指导、用药方案等,确认无误签字存档。中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每一剂中药煎煮方式及服用方法,避免患者出现超剂量服用或者错服,引发中药不良反应,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药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机走访,询问患者是否按时准确服用药物,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发现出现不良反应或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征兆时,及时为患者提供救治措施,进而有效的预防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药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药学服务可有效的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芳芳,张云琛,杜青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临床药师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SWOT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7,17(01):58-61.

[2] 胡正刚,张瑞,王雅云.基于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的智能药事管理信息平台设计[J].中国医院,2016,20(04):61-62.

[3] 潘莹,刘韬,梁蔚婷.由166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看中药安全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02):145-148.

[4] 孙蓉.中药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的合理认知与科学评价策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6,18(04):241-242.

论文作者:庄强,彭清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_庄强,彭清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