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郑海琴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郑海琴

郑海琴 安徽省怀宁县黄墩镇中心学校 246113

【摘要】在现阶段,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都忽视了汉字文化的渗透,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难以将识字教学的内涵、价值、效用展现出来。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对此方面加以注重,进一步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助力。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034-01

前言:我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程,在这其中,传统文化是数不胜数的,而汉字作为文化的根基、载体、精髓,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因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其中,使教学效果得以升华,使传统文化得以持续、顺利地发扬下去。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其的渗透路径加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1.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大[1]。正所谓,观念决定行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否创新、正确,将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受到了传统观念所带来的束缚,其只是将识字教学视为一个教学任务,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后续的阅读、写作打基础,严重的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难以将识字教学的内涵、价值、效用等展现出来。

2.缺乏汉字文化解析的辅助教材。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教材课本给学生学习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时会超过教师们的教学。但是一些教育学者在编写识字课本的过程中,不管是从编写体例上看,还是从编制理念上看,都缺少以汉字文化解析为主的辅助性教材,偶尔有部分内容,却严重的缺少系统性、全面性,这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教师们的渗透能力有待提升[2]。人们常常说,如果将教师给学生灌输的知识比作成一杯水,那么教师自身就要拥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使其得以更高层次的进步、发展。但是,在目前,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部分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汉字功底也有待提升,导致其在教学中难以做到传统文化的渗 透,造成学生在此方面的缺失,使得最终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更新识字观念,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不仅是书写符号,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对汉字意义、字形的解读,就相当于一部文化史[3]。至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地更新自身的识字观念,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渗透等,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展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对于“日”这一个汉字,古人运用“日”来表示太阳,外面的圆圈表示太阳的整体形状,中间的点表示太阳是实心的,可以装满东西。“日”这一形象字虽然非常简单,但与古人文化也是密切相关的。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其讲解给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掌握、解读、记忆,也达到了渗透传统文化这一目的,可谓是一举数得。

再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文字的意义上入手,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如“素”这个汉字,其原本指洁白的丝织物、本色或白色的生绢,但在“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中,人们又称“嫦娥”为“素娥”,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月亮是月色、白色的,由此可见古人对颜色的讲解。借助这些知识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地集中学生的专注力,并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使渗透效果达到最佳。

(二)开发辅助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地保障教学质量,学生、教师、教材是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介于当前缺少以汉字文化解读的辅助性书籍,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就可以对这种书籍加以开发,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达到渗透传统文化这一目的。

例如,由于教师们对于教材的依赖性较强,在现阶段我国又缺少优质的有关于汉字文化解读的教材,就可以以此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识字特点、规律等,来对书籍进行开发,使学生在教材的辅助下,进一步地解读汉字,感受到汉字中的文化精髓等,实现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最终的教学效果得以持续性的升华。

(三)优化师资队伍,渗透传统文化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的一言一行都将对最终的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这一方面,也应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其秉持着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进一步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文化素养,为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提供保障。

例如,教师应不断的提升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讲解《乌鸦喝水》一课中,要求学生认识喝、渴、乌、鸦等生字,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为载体,将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的识字、区分,使其更好的掌握汉字结构、加深对汉字的印象、记忆等,以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使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一叶障目、就事论事,为了讲而讲等。至此,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规避这一点,应充分地挖掘汉字的规律、特点、性质等,将其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熏陶,使其的识字效果得以提升,使教学效果得以升华。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我相信,只要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一定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助力。

参考文献:

[1]张焰.识字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4):37-40.

[2]郭乐静.部编教材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2):53-55.

[3]壮亚芬.“嚼味”一种文化的自觉——以“部编本”教材识字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7(20):39-43.

论文作者:郑海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郑海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