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_王常玲

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_王常玲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024

摘 要:本文针对服装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服装专业的招生现状和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提出了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改革知识结构体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开展模块式教学和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等。

关键词:服装专业 服装行业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服装专业也在全国中职学校设置并且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近几年来服装专业的招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缩减之势。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充分认识服装专业招生现状,看清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改革现有的服装教学。

一、服装专业招生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就服装业而言,由于其季节性十分明显,就业环境相对较差,自然使得毕业生们对服装专业望而止步,使其逐渐成了学生报考的冷门专业。

二、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

1.技术落差大,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生多数被推荐到南方服装行业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上的距离造成信息反馈上的迟钝,教师不能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得教学与实践之间产生偏差,直接影响了毕业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对于直接服务于人体的服装行业来说,再精细的推算方法都只能由穿着成衣后的效果而定,再严密的理论也只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2.毕业生落户困难,难以安心。作为外来打工人员,中职毕业生的收入不足以解决他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何况技校学生年龄都较小,有着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精力,而在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中生活单调精神空虚,因此在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持时无以寄托、难以定心。在就业一至两年中打道回府或转行的情况已不鲜见,而此时的他们正是企业培养后形成的主力军,他们的放弃使得企业需要不断重新培训新手,造成了无法用经济衡量的损失。

3.市场分工精细,专业设置泛而不精。由于就业渠道不稳定,教学本着知识面越宽就业渠道就越多的原则,每一个专业开设了十来门专业课。而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对每门功课都只是略懂皮毛,造成在企业中适应时间长,同时也不能满足个体经济对熟练操作工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体现强势。此外,与大专院校生相比,中职生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宏伟的人生目标与进取心,在企业培养技术后备军的选择中难挑重任。与单项技术强硬的熟练工人相比,刚毕业的中职生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以为自己学习了两年理应从事技术工种,不甘于担任简单的一线缝纫工。为此,毕业后反而落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界——既不甘心做简单重复的机械手,又难有再发展的空间。

三、服装教学改革的措施

1.改革知识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教材和教法。我校服装专业一直使用国家劳动保障部出版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这套教材,此教材虽然具有理论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教学内容分类清楚等特点,但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教材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我校学生来说,仍存在诸多不合适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实践知识的掌握,还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鉴于此,需要制定更合适的教学计划,自编教材,精心设计,整体优化,合理编排,相互协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侧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所教的内容能消化吸收。这样的教材才能更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与竞争的时代,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每隔一年或半年,必须通过对国内外服装行业的发展动态、工业生产情况、社会消费热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学习与研究,然后有选择地充实到自编教材中。有条件时也可以派教师巡回驻厂,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企业与学生间的矛盾,同时参加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力量培训,形成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打开服装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技术的不足,在最短时间内培养适应企业的技术人才。

3.开展模块式教学。市场经济证明,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产品的技术含量、价格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服装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分工更精细、各负其责的局面。为此,在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时,不妨按模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为专业基础板块、专业理论板块和专业技能板块。在统一修完专业基础板块的课程内容后,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有了专业的再选择与学习,毕业生中专业层次及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会大大提高就业率及就业稳定率。

4.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订单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到位,教育方法多样,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

王常玲,女,1973年12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现工作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本科,中教二级,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论文作者:王常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_王常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