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管理论文,论我国论文,商业论文,银行利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内控机制不完善、国内资本有效配置机制尚未建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等原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比较缓慢。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较高,如各类债券利率、部分贷款利率以及大额存款利率事实上已经完全市场化。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动也将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相应地,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经营业绩,从而反过来影响着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风险管理
从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资产充足性风险管理,而且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尽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更为强调各项比例的监控,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内在的资产负债结构,决定了利率风险管理必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
200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总额约为15万亿元,其中生息资产(含信贷资产和有价证券投资)余额约为13.5万亿元,占比约为90%;中长期贷款约为39238亿元,远远大于中长期存款余额约26000亿元。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资产是生息资产,利息收入仍旧是主要的收益来源,“短存长贷”现象十分明显,商业银行在面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期限或重新定价不对称性所导致的重新定价风险等利率风险。
3、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利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利率风险。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俗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但在计算风险资本比率只考虑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而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素。1999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资本协议框架,新的资本协议框架在强调商业银行运用外部或内部评级结果来区分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风险、监管当局的持续性监管和强化市场监督的同时,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在计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要将利率风险考虑在内。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要求,制定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规则,已将其作为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指标。随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框架在我国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必然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考虑进去,商业银行也必须重视利率风险管理。
二、近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
1、利率风险意识问题
在我国利率管制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长期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利率法规和利率政策,商业银行管理层重视的是利率合规性问题,基本上甚至是根本上没有意识到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重要性。意识决定行为,商业银行利率管理人员特别是管理层是否具有利率风险意识,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因此,要通过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来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利率风险意识和利率风险管理知识;对于商业银行管理层来说,主要是强化其利率风险意识;对于商业银行一般工作人员来说,在强化其利率风险意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其利率风险管理知识如利率风险计量技术等的培训。
2、金融产品定价问题
商业银行是经营金融产品的企业,金融产品的价格将直接影响金融产品的销售和经营效益。因此,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这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基本上没有设立专职的金融产品定价部门,也没有将金融产品营销部门和定价部门分离,导致金融产品定价没有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和差异化策略,也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同时,金融产品定价主要是确定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变动规则及违约责任,也就是确定是采用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若是浮动利率则浮动周期是几个月,能否提前支取或提前还款等等,相应地决定了商业银行将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小及种类,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定价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利率风险问题。因此,要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完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加强对金融产品定价问题的研究,设立并强化专职的金融产品定价部门。
3、利率风险管理机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设立专职的金融产品定价部门,更不要说设立专职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职能部门基本上是资金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文件的转发及解释等工作,尽管近几年商业银行开始逐步充实资金财务部门的利率管理人员,也开始逐步参与金融产品的定价工作。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尚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鉴于金融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我国商业银行要将金融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集中由同一部门管理——利率风险管理部,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如董事会负责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统计部门负责提供资产负债剩余期限等数据,研究部门负责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利率的走势预测等等。
4、利率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问题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未或刚开始涉足利率风险管理领域,其利率管理人员基本上不具备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急需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一方面,近期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举办利率风险管理培训班,邀请大学教授讲解利率风险管理理论,邀请外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务人员讲解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将利率风险管理纳入其业务培训范围,也可以委托高校举办利率风险管理短期培训班。
三、全面推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路
1、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创造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如果以是否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成分和结构为标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分为表内管理工具和表外管理工具。
(1)表内管理工具:是指通过改变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的方法,主要有证券投资组合策略、贷款组合策略及借入资金策略等办法。它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商业银行普遍运用的传统方法,基本上与利率管理体制即利率是否市场化关系不大。但也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供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并具有增加信贷压力、扩大资产负债规模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缺点。
(2)表外管理工具:是指运用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的金融衍生工具来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率远期、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调期等。这些表外工具不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在利率经常发生变动的时候,它们对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却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充足率已经比较低等情况下,商业银行运用表外工具能够起到既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又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的良好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各类表外工具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金融管制放松、利率已经市场化的金融环境。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较高,但金融市场上基本没有各类表外工具,商业银行基本不具备利用表外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条件,但可以运用各类表内工具,通过资产负债结构和规模的调整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积极运用各类表外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2、积极完善或开发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
(1)数据统计系统。我国商业银行现行数据统计系统尚不能满足利率风险管理的要求,该数据统计系统主要是为中国人民银行宏观金融统计服务的,基本上不具备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等资产负债管理的支持功能,就连商业银行计算流动性比率和利率风险缺口所需要的最基本数据——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剩余期限结构等数据都无法提供,更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运用净存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和动态模拟方法所需要的更为严重复杂的基础数据要求,即使商业银行为了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而对数据统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但需要较长时间。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统计系统主要由商业银行总行统一开发和维护,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只有很小的系统维护权限,则在商业银行总行尚未开发出能够满足利率风险管理需要的新数据统计系统,或尚未意识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动性就相对较少。因此,目前推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应在商业银行总行,也要择机在城市商业银行推行利率风险管理。
(2)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的加剧和利率风险计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需要能够全面计量各类利率风险的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这种计量软件系统不但能够提供缺口分析报告,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利率变动假设下,模拟分析利率变动对未来净利息收入、资产负债经济价值(资本净值)的影响情况,从而为商业银行识别、衡量和管理各类利率风险提供有力的工具和行动指南。鉴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也由于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政策的差异,一些商业银行并没有将利率风险主量软件系统运用到它们日常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初期,主要是进行利率风险缺口分析,不需要运用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可以向国外商业银行或利率风险管理软件开发商购置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3、适当调整利率政策,完善利率风险监管
(1)利率政策调整。在我国当前利率管理体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些利率风险如重新定价风险、期权风险,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或利率法规不当造成的。在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利率政策的适当调整。
1)完善活期类存款利率计结息规则。200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各活期类存款,包括单位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款,余额约为6.65万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约为50%。根据《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各活期类存款都是按照结息日利率计算利息,导致商业银行在计算利率风险缺口时无法确定其重新定价期限,从而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缺口分析的质量。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按照国际活期类存款的计结息规则,将活期类存款改为按照计结息期间起始日活期利率确定计息利率,从而便于商业银行计量活期类存款的重新定价期限。
2)改革中长期存贷款利率确定方式。如前文所述,现行定期存款利率按照存入日利率确定、中长期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新定价风险的重要来源。为便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存贷款利率期限、利率档次的匹配),中国人民银行应允许金融机构的中长期存贷款利率采用固定利率或按年浮动利率(即一年一定)。
3)积极拓宽商业银行长期负债来源。如前文所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较为严重的“短存长贷”现象,从而直接导致重新定价风险,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运用表内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积极拓宽商业银行长期负债来源,扩大协议存款业务范围,尽快允许商业银行开办同业借款业务,并积极研究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和大额定期存单的操作办法。
(2)利率风险监管。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利率合规性监管,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都不是至少不是主要的监管内容。随着利率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也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监管,逐步从利率合规性监管转向利率风险监管。
1)利率风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利率风险监管指标,要求商业银行报送包括利率风险监管指标大小、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等信息的定期报告;督促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利率风险管理指导原则》制定利率风险管理(内控)政策;督促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规定,及时并充分地在年度报告中披露面临的利率风险种类及大小;在计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时要将利率风险考虑在内;定期评价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内控)政策,并对利率风险管理不当的商业银行实行特别关注和提出完善建议等等。
2)鉴于目前利率合规性监管主要由货币政策(货币信贷)部门负责,利率合规性监管转向利率风险监管也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特别是为了便于尽快建立利率风险监管框架,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宜由货币政策(货币信贷)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监管工作,待时机成熟后在将其移交监管部门进行综合监管。
标签:利率风险论文; 银行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资产负债管理论文; 利率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资本充足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