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医院 362305)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方法随机原则,将这5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中出现了7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3%,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脑梗死;护理效果
脑梗死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继而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头痛、半身不遂、恶心、说话不清等。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对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许多脑梗死患者患病后表现的非常悲观,自感生活质量下降,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对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十分关键。有研究表明[1-2],人文关怀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人文关怀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作了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58例脑梗死患者,现将具体内容作如下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用对象为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这5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2:1,年龄在57~73岁,平均(65.05±0.35)岁,学历最高的为大专,学历最低的为小学;对照组: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4:3,年龄在55~70岁,平均(62.25±0.25)岁,学历最高的为高中,学历最低的为初中。两组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所统计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大,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关怀
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在疾病的折磨下,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而这些消极心理会给疾病的治疗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对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从心理上给予关怀,要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言语上让患者安心、放心,进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病房环境可以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对病房进行合理布置。病房内要设有柜子,方便患者存放必备物品。床头要设有呼叫器;保持病房通风、干净、整洁。另外,在病房内,防止患者喜欢看的书籍、杂质,配置患者喜欢的一些设施。
1.2.3行为指导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的认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帮助拟定合理的生活作息表,并叮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行为指导中来。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同时以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随访,就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满意度评判,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均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统计得出的数据结果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中出现了7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3%,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物理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由于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很容易被患者忽略,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脑梗死病症也会越来越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3]。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4]。人文关怀是现行社会形势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得到了重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落实人文关怀理念,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在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患者的个体需求可以得到较大的满足,从而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提高护理质量[5]。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不仅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永芳.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7):17141.
[2]王小然,楚金亭,邢利娟,张华玲.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5(08):92-93.
[3]范瑞玲.应用人文关怀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7(10):222-223.
[4]徐玉翠,陈芳梅.人文关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9(30):384-385.
[5]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3):1241-1242.
论文作者:洪翠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人文论文; 并发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