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就是品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你自己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你做哪一行?你在哪家公司工作?你的职务头衔是什么?——就像我们记得美国地产大亨Donald Trump,可能因为他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学徒》里那个终极boss,也可能因为他的明星老婆和超大号游艇,还可能仅仅是因为他那常年不变的怪异发型——没错,如果你有更好的方式来标识你是谁、从事什么职业,别人其实并不那么在意你名片上的那些信息。
这种“更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个人品牌。简单地说,个人品牌是你具备的某一个特点,当这个特点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并为你带来价值时,它就成为了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说过,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如此。
不久前,传苹果公司将会推出一套“iWear”套装,内含高领黑色毛衣一件、蓝色牛仔裤一条、运动鞋一双,以及线框眼镜一副,所有款式都和乔布斯标志性的一身打扮一模一样。这当然是粉丝们的一个玩笑。乔布斯的个人品牌远不止这样一身打扮,他的特质足够建立正牌以及副牌系列。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Kelly Services和智联招聘发布的《全球雇员指数报告》中,“个人品牌篇”里有一项数据显示,73%的中国区雇员期望未来改变职业发展方向,变化的方式包含:晋升、换工作类型、海外及跨区工作、跳槽、创业及“裸辞”等。可是其中40%的雇员对其应对这种职业方向变化的能力缺乏信心。似乎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意思在里面。
目前更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倾向于矩阵式或项目式,公司人面对的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跨专业工作的情况很多,往往有可能受制于有限的沟通方式和时间。个人品牌能帮助公司人提高效率,并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机会。
不管职场多消磨人,我们还是可以追求与众不同。
A 认知篇
个人品牌的核心=有形能力+无形品格+提升过程
01 责任心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不仅限于职位和形象,也包含你所做的一切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的事,比如你的想法、观点、经验和表现。
广告公司客户经理陈琦最近有些纠结,她同时得到了一个出国学习的机会和一个项目的主导权,两个都是激烈竞争的结果,但她只能二选一。拿捏不定之际,她决定去找业务主管之一的张凯寻求意见。尽管她认为自己和张凯并不算很熟,只是因为在几次合作中感受到张凯做事“很有责任心”,平时也很低调。
这样的例子在职场中还能举出不少,其共同点就是你的某个特质“在别人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积极的印象”。你能将这份工作做好,很多人也同样能胜任。所以,有了个人品牌的概念,你就会留意到什么是你能够提供,而其他人无法提供的东西,那就是你独特的价值所在。
02 影响个人品牌的因素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在许多方面,品牌都像一样,拥有品质、特征和个性。另一方面,人也像品牌一样,可以被塑造成为成功品牌的产品。《全球雇员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雇员认为影响个人品牌前三项要素分别是口头沟通、专业技能和书面表达。
不少公司人都表示,正式的商务沟通技能其实并不难掌握,大公司也都配备了相应的培训。但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交流,其难点在于要让它显得恰当且自然,既不那么一板一眼,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也不过分放松随意,显得没有规矩。
此外,成为真正的自己也是个人品牌是否有效的关键。采取个人品牌策略,是为了可以实现职业和生活的目标,但同时也要能维持自己的“不失真”,因此让自己最大限度地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某个特质是同事们公认的缺点,这肯定是职场上的致命一击,尤其是会影响他人对你的信任度。
B 执行篇
在整体规划之下兼顾个人品牌推销与聚拢别人注意力的方式。
01 制定品牌策略
成熟的商业品牌发展规则和战略也适用于个人事业的开拓和个人潜能的开发。
在快消公司担任市场总监的姜如薇就习惯于在工作中为一个重要的想法或者是重要的项目命名,这也是她在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时的评价标准之一。“如果你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关键信息,这将更利于别人理解你的观点,也使你更容易被记住。”
此外,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你可以总是在团队中第一个行动,这样你可能就是大家公认的执行力最强的人。一位在大型国企担任经理的公司人就提到,由于团队人数多,他很难对每个人有印象,“而往往是一些小的个性表现,比如在开例会时能打断我说话,指出哪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的人,会让我觉得比那些从头听到尾的人更有想法。”
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独特个性的“品牌”而不是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产品”。
02 定位推广目标
找到个人品牌的“目标市场”,即为自己在职场中定位一个施加影响力的范围。
在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工作的丁慧现在在微博圈中小有名气。她的微博名字由她的公司简称加上姓名构成,由于发布的一些行业评论或市场信息常被转发,她的粉丝人数不断增加。丁慧在刚开微博时把目标设为这是一个对工作有帮助的平台,可以交流和分享观点。她的老板也鼓励大家多写微博来交流,不仅会评论和转发大家的微博,还会在平时聊天或开会时提及。她最近发布的一条微博中提到“由于大家都在抱怨物价飞涨,老板说起考虑加工资、增加伙食补贴和服装补贴。”引起了同事和其他公司人的许多欢乐关注。
像丁慧这样有针对性地持续地发布信息,不仅能够新结交一些新的人脉,还可以增加自己在公司内外人际圈里的曝光率。她锁定的是包括同事、上司以及同行在内的一个目标市场。在一般公司中,不仅你的老板可能是你最重要的目标市场,人力资源主管、行业名人甚至竞争对手公司都是你树立个人品牌的市场,这的“用户喜好”决定了你该提供怎样的品牌产品或服务。
补充一点,企业其实不必担心帮助公司人建立个人品牌会造成高流失率。长期留住人才是理想,比竞争对手保留人才久一些也是成功。这是一种双赢。
03 实施营销行动
精彩的语言表达或是社交媒体上引人注目的信息都可以变成你的个性化标签。而保证你能够接近目标市场的个人营销行动,则意味着你必须巧妙又自然地赢得你的目标客户,单纯的自夸只会令人生厌。
姜如薇提到,市场部人员在为产品做市场推广时,在不知道该如何吸引目标群体的情况下,通常都会反过来,考虑想要从目标市场中得到什么样的反应,然后界定如何去做。在把自己培养成杰出的首选品牌时,也不妨从找到第一个重要的客户做起,因为客户本身是更好的宣传。
丁慧则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很好地维护并不断扩大人际关系网,关键是做到了真诚地关心别人和他们所在意的事情,“其实,人们可以意识到你是在真诚地交流想法和经验,还是只是想认识他们。建立人际网的目的是扩大你的知识范围,得到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新想法,并结识一些朋友,而非单纯认识那些所谓对你有用的人。”
此外,通过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不断更新相关动态信息,不仅可以与你所在的“品牌阵营”中的公司人建立起联系,扩大目标市场,对于原来的目标人群来说,你也显得更容易接近。
朱珏
汉高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问:一个人可能拥有好几个不同的特质,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是否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正牌、几个副牌”的情况?
朱:有人选择重点培养自己的优势特质打造个人品牌,也有人选择主攻自己的短板让弱势变得不那么明显来达到能力均衡的效果。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在于他们没有缺点,而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优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雄心壮志地企图发展若干个品牌,还不如尽早发掘自己的天赋和优势,集中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前几年有本畅销书的名字:《不要教猪唱歌,教兔子赛跑》,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另外有一个建议,职场新人也可以通过找到自己的导师、支持者和楷模,学习他们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职场品牌取得成功的,再单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身上。
问:有人认为,对自我特质的描述,针对范围越小,个人品牌发展越有力度。也有人觉得,只有描述自己在某一领域内都很熟悉精通,才是个人品牌有实力的象征。
朱:长久以来,公司人都在思考或辩论“专才”和“通才”的问题。其实,两种人才都是宝。公司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岗位上,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个人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也应该把握当前的机遇,规划不同的重点。通常大学刚毕业的职场新人,从锻炼自己成为专才开始起步,比较有利于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发展成为通才做好准备。通才往往对于人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也要求个人具备更大的灵活性。专才和通才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关的平行线,可以相互转换。通才之后转为专才的,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和他山之石,甚至可以达到一般的专才无法达到的成就。
问:有些人向往职场上的成功,但排斥有意识地包装和打造自己,认为那不是真实的自己。在职场上“积极向他人展示自己”重要吗?
朱:借用我的前任雇主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模型来回答:成功取决于Performance(绩效),Image(个人品牌形象)和Exposure(曝光)。
品牌和口碑是自己做出来的。不管是刻意积极打造,还是无心顺其发展,我们都需要认清一个道理:表象即事实。而职场中的你就像金鱼缸中的金鱼,360度地被别人观察着。你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周围的人留下了感知和印象。比如第一次拜访重要的客户,穿着整洁得体,既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自己职业形象的体现。
我们公司曾经遇到过一个应聘者,经验和背景都很不错,面试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然而我们发现她在进入公司大门时,因不配合登记与保安发生争执,在等候面试时对秘书也很傲慢。最终我们没有录用她,可能她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形象跟我们公司平等尊重的文化不符,影响了我们的决定。
积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闪光点是重要的,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你本身是怎样的一个人,具备怎样的价值观,特质和能力,这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基本点和原材料。这就像发型师和化妆师,一定是根据顾客本身的脸形和气质,设计和打造个人形象,从而达到提升个人形象和魅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