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理性实践_社会价值观论文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理性实践_社会价值观论文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以人为本论文,理性论文,科学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4)03-0067-07

在中国人学研究的进程中,“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早已提出,而且进行过讨论。把这一理念与思维方式运用于实践,首先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然而近年来,各行各业几乎都在强调以人为本,诸如管理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建筑以人为本,等等,直至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中,也都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以人为本的含义及其特殊意义何在;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有什么区别;如何在各项工作中具体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等,就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也需要学术界予以阐释和解答。

从过去谈“人”色变到现在提出“以人为本”,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突出。农业时代看重的是土地,土地是最大的生产要素与财富。工业时代看重的是资金和设备,资金和设备是最大的生产要素与财富。日益逼近的知识经济时代看重的则是知识、智力、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人们将不再以拥有土地和钱财的多少论财富,而主要是以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论贫富。这是因为,第一,知识作为人的智力的创造性产物,由于它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而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入是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第二,知识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智能化,即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日趋萎缩,而提供智能商品和智能服务的软件产业正成为最为夺目的朝阳产业。第三,知识型的劳动者将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如果说在传统工业时代主要是拼资金和设备的话,那么,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是拼素质和人才。第四,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智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最迫切的——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此,人的创新能力价值应成为首要价值,围绕人的创新能力开展能力建设,由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走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是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建成一个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来实现。社会历史越往后发展,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社会历史转型,就其根本上看,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也建不成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既要解决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之后如何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要解决人的主体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以人才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

最后,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促使人们从呼唤现代化走向了反思现代性,即反思现代性所付出的代价。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些地方把发展生产力理解为就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就是跑资金、跑项目、跑设备,就是产值、指标、利润,这种发展观和做法虽然会带来经济效益,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二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出现了人被物化的现象,一些人不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出现了贫富悬殊、不公正和冷漠自私。四是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践踏人的合法权利、人的正当需求得不到合理满足、忽视人的能力差异、压抑人的个性和不尊重人的独立人格等现象。通过深刻反思,才导致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提出。

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以人为本”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松下企业的管理,意思是要把人看作主体和目的,强调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解放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有以下理论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存在与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人作为人这个类的类存在;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存在,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人作为个人而存在,如张三、李四、王五等。人类是人,人的群体是人,个人也是人,我们谈论人,要么谈得是人类,要么谈得是人的某一个群体,要么是个人。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人按其本质来讲,必须实现其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如果一定的社会使人的活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性质,那么,人的本质就要求反思、批判和超越这一社会,从而走向能实现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里,人最终要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目的,社会历史在其运动过程中是逐渐走向以人为本的。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看待和对待历史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每个人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历史,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一个必须不断寻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或者是一个不断解放人和开发人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始终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三种存在形态理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主要是最广大人民群众。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中的“本”,需要放在各种关系中来理解,主要有三层含义:(1)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它把人当作主体。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现象。所谓人的依赖,就是人对狭隘的“人情关系”和权力意志的依赖,人丧失其独立人格,成为依附性的人。所谓物的依赖,就是人对金钱、物质财富和交换关系的依赖,人成为物的奴隶,成为只为物而存在的人,见物不见人。这两种人的存在形态往往把人只看作是剧中人而不是剧作者,因而阻碍人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当然,这里的主体,既是权利的主体,同时又是责任的主体。(2)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根据。在当今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被边缘化的倾向,许多人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其实,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最终的根据和本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内在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据和本质。(3)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作为目的。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着,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这意味着世界、社会和事物也要为人而存在。总之,以人为本在当今中国尚未完全变成现实,所以,我们才进一步强调要以人为本。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呢?笔者以为,“以人为本”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2)就当前中国来讲,它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与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完整地讲,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关怀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公正,就是关注弱势群体;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当然,学者与政治家对以人为本的看法、角度及侧重点是不完全一样的。(3)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把对人的主体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肯定,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社会实践中,要求人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起人(或人性化)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的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实质是把一定的服务对象当作目的;出发点是服务对象的利益;落脚点是使服务对象满意;方式是以符合服务对象的合理需要和要求的方式进行服务;内容是尊重服务对象的合法权利,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尊重服务对象的能力差异,尊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立与平等人格,促进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关注服务对象的生存与发展命运,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性发展要求。

有的学者认为,应强调“以民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或者认为,“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民为本”。这涉及提出“以人为本”的特殊意义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落实到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主要就是“以民为本”,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但是,不能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为就是“以民为本”,提出“以人为本”;具有与“以民为本”不同的特殊意义:

第一,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包括人民,而且还包括人民以外的如下一些意义上的人: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人”比“人民”的外延更宽泛,更具有包容性。

第二,以人为本,意味着任何个人都应享有法律赋予他应有的权利,对任何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也意味着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人性化的思考和关怀。“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的内涵更丰富。有人认为,“以人为本”体现在囚犯上,就是要对囚犯实行人性化管理,如可以让囚犯在节日回家团聚,家人也可以到监狱共享天伦之乐,还可以为囚犯设立“月末鸳鸯房”等等。有的人明确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人文关怀”囚犯,就是明明“头疼”,却开出“医脚”的药方,这种小儿科的把戏能否使“几进宫”者脱胎换骨是个未知数,反而容易让人生出“做客监狱”的痴想,也容易淡化法制观念。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对囚犯实行人性化管理,能否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则。囚犯作为一种对人民、国家和社会犯罪的人,应按法律规定剥夺其一定的权利,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具有“人身自由”、“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权利。在这里,应坚持法制优先的精神。然而,囚犯作为自然人,当他的生存权没有被法律剥夺的情况下,可以在法律允许和道德允许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意义上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有限的权利,由此也可以实行有限的人性化管理。这叫做以法制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但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目的是为了使犯人更好地接受改造或更好地改造犯人,因而要慎用或不能滥用。提出“以人为本”确实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对“以人为本”应适当确定其使用范围,并在不同的关系中确定其不同的含义和意义,不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普适的原则到处加以使用。“以人为本”原则在使用中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各种利益根本一致的情境下,在各种利益主体在根本利益上具有共同性的情况下,当存在着把人不当人看的现象、而且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在强调以人为本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质意义且能发生积极效用的情况下,在特别强调人们之间作为人所具有的共同性时,可以合理使用“以人为本”。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具有确定性。然而,当各种利益和利益主体发生根本对立与冲突时,要慎用“以人为本”。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具有某种不确定性。那种认为在任何场合、领域和范围都可以使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的看法,认为可以从以人为本出发来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人本社会主义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来讲,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观,而不能作为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以人为本可以丰富唯物史观,但不能超越和取代唯物史观。

第三,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应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合理要求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改革和超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具有超越精神。

第四,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这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人、人性的理解来说,是一种突破。“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因为,以人为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共同价值观”:(1)根据。一是当今社会日趋多样化,即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分配方式、就业形式、组织形式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面对这种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甚至社会冲突。二是当今中国社会涌现出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面对这些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削弱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因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中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2)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与自觉努力。由此,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可以从经济、政治上入手,也可以从确立广大民众可以普遍接受而且具有包容性的共同价值观入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从价值观上进行探索的第一大成果。这一思想强调新涌现出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强调要凝聚好社会一切积极力量。这种价值观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共生性和凝聚力。“以人为本”是从价值观上进行探索的第二大成果。这一理念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要求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能力差异和创造个性。因而,以人为本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和接受,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显然,这种价值观也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共生性和凝聚力。由此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寻求共同价值观的积极努力。(3)确立共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初步考虑,这种共同价值观应包括“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各尽其能,和谐相处,尊重个人,惠及人民”等内容。确立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达成共识和认知,因而有利于凝聚力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尽其能,有利于中国稳定和发展。

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既要辩证地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还要实行执政理念和领导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一)辩证处理好八种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一是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认识到二者不是对立而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的含义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但也不能用以人为本来取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强调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二是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是唯物史观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今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出现了物化现象,强调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超越物化的一种积极努力。这是立足于社会存在而作出的一种价值思考。以人为本可以丰富唯物史观,但不能超越和取代唯物史观。

三是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弄清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理解上的根本不同:(1)人本主义多强调类意义上的人;以人为本则强调人有三种存在。人本主义主要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类的意义上来理解人,更多的是看到人的类存在和人的类价值,相对多的是强调人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以人为本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人的之间的区别、个人和个人的区别的三种意义上来理解人,既看到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2)人本主义不大注重对人的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分析,而以人为本恰恰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它把人主要理解为现实的人或社会的人,它是在对人的社会存在的科学和批判的分析中提出来的一种理念及思维方式。如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的分析中,人们认识到了人的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为把这种代价降低到最小限度,寻求发展的再生之路,人们强调应实行基于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发展理念的一种根本性转变,正是基于这种转变,才提出发展应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没有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就不可能提出发展应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3)人本主义相对多的强调人的共同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则特别强调并关注人的社会差异和人的个性差异。

四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认识到以人为本绝不是要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或实现以人为本的手段与基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但有前者不一定有后者,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也是推进经济发展需要确立的一种当代理念。实行以人为本当然需要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但以人为本既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质量,以及政策、制度、管理来实现。由此,当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和方式来体现以人为本的。

五是人为本与以能力为本的关系,认识到做不到以能力为本,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而不注重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易把人变成手段。我们不能用以人为本来否定以能力为本。在以人为本中,可以以人的权益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以人的能力为本、以人的独立人格为本和以人的平等为本,但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来讲,最根本的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以人为本”确定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主要是从当代中国发展的一般原则来讲的。如果要做进一步具体深入的分析,就必须弄清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究竟应以人的什么为本,也就是要寻求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本质在当代的突出表现就是人的创新能力,人是靠能力、贡献确立自己的,这里,以人为本应体现为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里,以人为本就是以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本;在把发展当作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事关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这里,以人为本体现为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的能力因素逐渐主导社会的发展,在这里,以人为本体现为以能力因素为主导。由此,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本。当然,也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以能力为本之中。

六是以人为本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认识到在政绩观上既不能强调GDP至上,见物不见人,也不能用以人为本取代GDP。改革开放初期,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把创造人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突出出来,再加上一些地方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只注重经济增长,过度开发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在实践中付出了三种代价——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人被物或金钱支配;在社会发展中的“一手硬,一手软”,结果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常发展。这些代价,促使人们从开始时的呼唤现代化走向了反思现代化。反思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虽然要注重经济增长(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定意义上能够帮助领导干部对经济形势进行判断和决策),但必须走出仅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GDP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人们对GDP的过度崇拜)。就是说,整个发展观和发展框架必须由过去注重“以开发物质资源为核心”逐步走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即走向以人为本。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育,来推进当代中国的发展。

七是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认识到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但不能把社会主义归结为以人本社会主义。尽管提出以人为本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对于以人为本应适当确定其使用范围,并在不同的关系中确定其不同的含义和意义,不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普遍适用的原则到处加以使用。那种认为在任何场合、领域和范围都可以使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的看法,认为可以从以人为本出发来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人本社会主义的看法,是需要加以商榷的。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来讲,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观,而不能作为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

八是以人为本与谋取私利的关系,认识到以人为本不是以某一个个人的私利为本,一个人不能用以人为本的借口来谋取个人私利,而是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执政理念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一是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即从过分突出物质成果的增加走向注重全面提高人的能力;从过分突出物质投入走向注重靠人力资本投入,实行能力建设的发展战略。具体内容是:(1)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解放人、开发人进而释放人的潜能的过程。现在中国人的许多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释放,因而还有一个进一步解放、开发和释放的问题。(2)培育人的创新能力。把中国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再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最根本的方式与途径,就是培育人的创新能力。(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这涉及到如何发现人、选好人和用好人的问题。基本思路是:对人的能力做出如实客观的测评;因岗选人,按能配岗,按能配工,岗能相宜。(4)善待和完善高素质的具有能力的人。当代中国正处在爬坡、创业、竞争和经受各种挑战的时期,这就迫切需要一大批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并具有高素质和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所以,如何既从制度上为有能力的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又从主观上不断改造有能力的人的主观世界进而全面提高其素质,就成为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5)凝聚社会一切积极力量。如果社会中的各种积极力量能得到有效的凝聚,就会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动力,否则,就会一盘散沙,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自然,能力发展应包括有效凝聚社会一切积极力量。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注重的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和势不两立。这不利于集聚力量、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因而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个人的正当利益、能力差异和创造个性;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求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合理需求,凝聚不同社会阶层的积极力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处在动员社会一切积极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时期;之后,各种因素和力量竞相迸发,发挥作用,同时也提出各种要求;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进入整合其中积极要求和凝聚一切积极力量的新时期,给它们以合理的地位,从而使这些因素和力量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以进一步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增强执政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三个代表”是力量之源,这种“源”就来自于以上三种“要求”。我们应在凝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切主导力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凝聚好三种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农民;基层干部。

二是从过分突出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发展走向突出政府搭台、经济组织唱戏。

三是从过分突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走向突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

四是从过分突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五是从过分突出城市发展走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是从过分突出经济发展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走向突出注重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七是从过分依赖外资求发展走向依靠自主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求发展。

(三)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任何想成为发展空间大的强盛国家,它的制度就必须鼓励和保证充分发挥大多数的创造潜能与创新能力。由此,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实现,根本上还要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入手。制度、体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和体制问题不解决,科学的发展理念也实现不了。

一是干部人事制度创新:通过确立一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推进以人为本。当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涉及一个重要问题:是否敢于选用那些敢干、敢闯、敢为天下先并且具有一定素质的能人和创新个性的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向广度与深度的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明显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日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凭能力和业绩立足的人才。因而,只要是工作上符合“三个有利于”并具有创新能力的能人和有个性的人,就是对我国发展有用、有价值的人,就应该不拘一格大胆地选用。在中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尽管我们在用人原则上强调德才兼备加政绩,但在实际具体操作时,有些地方却往往重人情关系、资历年资、主观好恶、感觉印象和领导提名,甚至存在跑官、卖官和买官的丑恶现象。这种用人制度往往排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创造个性的能人,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因而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这就是要实行“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的鞭打慢牛的干部人事制度,即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建立一种能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确保那些凭能力做好工作、而且有业绩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1)开放式选人,在较为广阔的范围内选人;(2)让群众参与选人,适度扩大群众参与选举的范围;(3)凭能力业绩选人,选那些有才能和业绩的人;(4)赛马式选人,通过考试、面试、考察和考查等方式,公平、公开地选人。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为人的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与规则。既鼓励人大胆创新,又要求人遵守规则,使人们认识到在这样的竞争和规则中,自己的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素质提高能在晋升提拔重用上得到公正的回报。

二是分配制度创新:通过确立一种按能力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要改变仅仅根据“人情关系”、权力、资历、资本来配置资源的分配制度,进而实行根据能力和业绩配置资源的分配制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指出,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是造成技术先进和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于是,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中,人们发现,只有能力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知识含量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是知识经济的希望所在。这意味着劳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价值,因而,人们不能再仅凭“人情关系”、权力大小、资历深浅、情感远近和金钱多少来配置资源,而要凭其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占有劳动及资本,凭能力和业绩配置资源,让能力贡献配置资源成为分配制度的主导。这就把按能力和业绩配置资源的分配问题突出出来了。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能使每个人“各尽所能”的激励机制,既把人的能力及其贡献作为分配的根据和尺度,又进一步促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正确发挥其全部能力。

三是教育制度创新: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文化就其本质来讲有三种基本含义: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又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人格和个性的培育过程。这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根本和长远的,其实质是培育人格。就现阶段来讲,文化建设对人格的培育应通过推进素质教育来进行。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过去我国的传统教育取得不少成就,但从当代来看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这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占有轻创新。时代观决定人才观,人才观决定教育观。在现代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性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走向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因此,我们应在继承以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课程体系、教育体制和教育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把人培养成既有知识又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代性的人,使知识变成能力,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能力教育,就是培养具有现代性人格的人。

四是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增强社会流动和交往落实以人为本。中国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身份制、等级制、劳动管理体制和户籍制,以及中国不同单位和不同行业之间缺乏的合理流动机制,必然造成人的自身局限、职业局限、地域局限。这是影响人的能力发展的两大交往性障碍。人的能力发展必须以世界交往的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为前提条件。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当今世界,工业化促进了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而逐渐使地域性的个人成为世界性的个人。这可以使不同国家的个人获得解放,即克服自身局限、职业局限、地域局限、民族局限,超越交往性障碍,进而利用世界的成果来发展自己。市场经济自身也在要求社会转型,即由权力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由身份社会走向实力社会,由依附社会走向自立社会,由静态社会走向流动社会,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这样的社会由于内在具有流动性,从而形成一种使社会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它包括变换居留地点、改变生活空间、变换单位、变换劳动、岗位流动和职位流动以及变换身份等。这种社会流动要求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如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等,其目的就在于把被束缚的、依附的和狭隘的“单位的人”变成开放的、独立的和靠能力素质立足的“社会的人”。这种人的解放,不仅可以克服人的自身局限、地域局限、职业局限和社会关系局限,还可以促进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和世界的广泛交往与交流,形成“杂交优势”,并在这种交往和交流以及“杂交”中,充分学习和利用社会的发展成果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收稿日期]2004-03-31

标签:;  ;  ;  ;  ;  ;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理性实践_社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