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三分公司 安徽省 246003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各方面管理措施的落实,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需严格践行“安全第一”准则,通过查缺补漏的形式严防各类质量问题的产生,以实现施工质量及安全性的根本提升。此外,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及时针对各项已知或潜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进,从而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完善奠定可靠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点
1.1监理单位管理不力
监理单位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机构,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当前阶段,虽然我国市政工程施工都安排了监理单位来行使监管职能,然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理单位往往都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当前很多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综合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在工作中无法做到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甚至于,有些市政工程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理体系。监理单位管理不力,这是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1.2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数量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繁多的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都不是专业的施工企业,他们当中有些甚至连必要的专业施工人员都配备不足,更多的是采用证件挂靠来取得施工资质。可想而知,由这些企业来进行施工,根本无法保障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如此,当前很多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也不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专业素质,故而无法做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1.3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工程质量
管理措施的落实离不开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撑,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性便成为维护施工质量及安全的一大保障。但在实际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质量管理体系健全性的相对欠缺。在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实际工作与管理目标相互偏离,长此以往,将形成管理目标不统一的局面,造成整体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下调。
1.4施工现场问题
市政工程大多都是些大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高空作业和地下作业。例如,在修建城市立交桥时就会涉及到高空作业,在修建城市地铁时则会涉及到地下作业。市政工程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复杂的地上建筑与地下管道,有时还需要对之前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改建或维护。故此在实际工作经常会出现破坏原有管线的问题。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非常注意这些客观施工现场条件,避免因施工而导致原有燃气管道等管线的破坏。不仅如此,很多市政工程都是在人口密度和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修建的,在修建过程中需要搭设很多施工设备,这些设备往往都会给附近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出现,不仅影响了城市治安,同时也对市政工程施工造成了负面影响。
2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改进措施
2.1做好事前质量控制工作
市政工程事前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施工企业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和监理单位质量保证工作,前者主要指的是检查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环境等等,后者主要指的是监理单位要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文件,根据工程合同文件及规范来制定的质量预控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理单位要详细审核施工企业的各项资质,直到确定施工企业资质达到要求后方可允许其施工。在进行施工材料控制时,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来采购相应质量的施工材料,并且在材料入场前核验施工材料的各种单据以及合格证书等,同时要把施工材料证件的复印件递交给监理工程师。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市政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中的相关规定来抽样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同时把检验结果递送给监理单位。在采购每一批材料时,施工企业都要严格鉴定所采购施工材料是否合格,同时将鉴定结果递交给监理单位。当施工企业确定所采购的施工材料质量后就可以办理施工材料入场、入库,同时记录号施工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要认真了解标书中关于施工任务、施工技术、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信息,同时结合自身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水平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施工设计来对本次承包的工程进行部署。当施工企业中标后,本次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设计也就成为施工合同的一部分,然而该项文件并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施工。在正式施工开始前,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施工场地的查看工作,切实了解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之后的正式施工方案。监理单位也要做好施工环境条件和施工企业准备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工作。要做好技术环境因素的控制工作,即水电、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通道、交通运输以及道路条件等等。还要对施工企业在技术环境方面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直到确定相关工作都已做好后方可允许正式施工。
2.2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供全面、详细的管理依据,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便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首先,应以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为基准,避免出现管理制度与实际工程情况相脱离的情况,并以具体的施工需求为参考,拟定出规章制度的各处细节,使各环节施工流程均有对应的制度以供参考;其次,应当逐步加大质量管理的监管、控制力度,防止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同时优化质量管理法规细则,使其尽可能合理化;最后,应对各岗位责任进行细分,使其能够明确落实于每个参与人员之处,同时对内部管理流程进行简化,摒弃冗余步骤,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监管质量的提升。
2.3 加大施工材料管控力度
为防止劣质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构成不良影响,同时为施工阶段做好铺垫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针对施工材料的管控力度,严防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首先,在进行原材料购买前,应做好相应的资质审查工作,确保原材料与相关标准相符,并于材料入场前进行抽检,防止以次充好等情况的出现;其次,材料入场后,施工单位需做好材料的分类管理工作,防止其在储存过程中受到腐蚀。同时针对相关施工设备,也应做到定期维护、检修,如设备出现老化现象,则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防止因设备问题造成工期的延误,甚至形成安全隐患。总而言之,施工材料作为可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需通过合理的管控手段进行维护,由此打好施工质量控制的根基,从根源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数量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针对于此,本文研究探讨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点,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柳东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38.
[2]景大伟.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交际,2016,14:144-145.(2016-07-08)
[3]李燕.关于市政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244.
[4]王琳琳.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6,11:143.
论文作者:朱敬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市政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