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活动——线条的舞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班论文,线条论文,舞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设计意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表现方式仅限于唱歌、跳舞、节奏、律动、歌表演等几种形式。与之相比较,美术活动中绘画可以用不同材料在多种材质上作画,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创造和表现的空间。那么,如何使音乐教学有所突破,让音乐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迪士尼公司专为孩子设计的音乐欣赏碟《幻想2000》中的“蓝色狂想曲”片断,它以交响曲和动画完美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渠道去充分感受音乐。这给了我灵感:既然艺术是相通的,何不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音乐的不同变化呢?
活动目标
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音乐,能大胆尝试用画线条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在通过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提升音乐感受力,发展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体验用不同形式表现音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接触不同音乐的表现形式;教师熟悉乐曲,收集各种教学用音乐及其相关背景资料。
2.材料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1“洪山广场音乐喷泉”录像片段(由教师课前到本市洪山广场录下音乐喷泉的全程摄像,并根据幼儿特点和喷泉的不同变化制成了2分40秒的短片),课件2“花仙子的小魔棒”动画片段(迪士尼出品)、部分乐曲片段、道具小魔棒、大张白色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师幼随音乐课件1中的乐曲一起做身韵小律动。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们有什么感受?(幼:优美、温柔、感动、甜蜜、舒服)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们还在哪里听过?(幼:电视上、洪山广场上的音乐喷泉……)”
2.师幼欣赏课件1,引导幼儿尽量用丰富的语句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觉。
师(放音乐喷泉录像片段):“今天,老师请你们在屏幕上观看音乐喷泉。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想一想,说一说:①喷泉是怎样变的?②音乐是怎样变的?③音乐强的时候喷泉又是怎样变的?④音乐弱的时候喷泉又是怎样变的?”
幼1:“音乐慢的时候,喷泉好像小姑娘的辫子在甩动。”
幼2:“音乐快的时候我感觉像是有个小朋友站在下面朝天上打水枪。”
幼3:“音乐高的时候,那个水柱像火箭冲上天!”
幼4:“音乐低的时候,喷泉像是被风吹着一样飘动。”
幼5:“音乐强的时候喷泉像是一堵高高的墙。”
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喷泉的高低变化是和音乐的强弱变化相对应的。
3.师幼欣赏课件2,引导幼儿以模仿为主,初步体验用道具小魔棒或身体动作学“画”线条来表现音乐。
(1)动画欣赏“花仙子的小魔棒”,幼儿边感受音乐边用道具小魔棒随画面在空中画出不同的线条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师:“在古老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仙子,他们会用神奇的小魔棒指挥音乐,画出各种各样的音乐线条。现在我们都来当小仙子,和他们一起用小魔棒画出不同的音乐线条吧!”
(2)互动游戏:“画”线条。
①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用小魔棒在空中画不同线条表现音乐,另一人用身体动作“画”线条表现音乐。
②师巡回指导,重点:A引导幼儿体会如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变化,B.两个幼儿之间如何互相配合、互相启发。
(3)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音乐的变化。
4.艺术创作活动:“线条的舞蹈”——幼儿尝试自己创作出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方法。
(1)播放一段音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在自纸上用线条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指导语①:“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画了很多不同的线条,有弧线、有波浪线、有折线,真精彩!我真想把那些线条留下来。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导语②:“那我们就拿起油画笔,听音乐,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画出不同的音乐线条。请你们仔细听音乐哟!”
师放第一遍音乐,幼儿在白纸上用笔随音乐的高低变化画线条进行创作表现。
幼儿用笔以画直线、斜线、弧线、大小波浪线、弹簧线、涡形线、折线等方式来表现音乐,用自己独特的笔触画出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
幼1:用一组线条代表龙卷风来表现音乐的快节奏。
幼2:用连续的圆圈来表现音乐的重复,还为自己的创造取了一个“连圈”的名字。
幼3: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线条组成了一座长城。
幼4:认为音乐像是蜜蜂在跳舞,画出了许多纷乱的弧线……
(2)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指导语:“你们能不能用身体动作,表演出自己所画的线条?”
师放第二遍音乐,幼儿随音乐用肢体语言创作,在音乐的起伏中,结合已有的生活和舞蹈经验,大胆地运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作出别出心裁的舞蹈动作来体现音乐。
幼1:蜷着身体缩在地上表现音乐的停顿。
幼2:用或快或慢的旋转表现音乐中重复的旋律。
幼3:手牵手与人合作表现音乐中的起伏……
5.在音乐欣赏中,幼儿互相评价作品,交流艺术创造的感受。
6.小结结束。
活动延伸
1.创作分享:课后将活动中所摄的关于幼儿创作的线条及动作的录像或照片进行播放,供更多人欣赏与交流。
2.幼儿进一步尝试用色块大胆地表现对不同乐曲的感受。
活动反思
利用“通感”现象,我们对传统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尝试让孩子们用线条大胆地表现音乐。活动灵活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积极探索和发现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如,欣赏动画片“花仙子的小魔棒”时,孩子们都被美丽的画面、新颖的音乐表现手法深深吸引,跟随音乐和花仙子的动作变化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小魔棒,学画各种各样的音乐线条。互动游戏时,孩子们更是积极合作,大胆用身体各部位舞动出不同的肢体线条,将活动逐渐引入高潮。在自创线条表现音乐环节时,教师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创新表现,用自身激情带动和激发孩子们迸发出创造火花,并随时关注他们的情绪体验,引导他们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非常投入,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满足感。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活动中所进行的尝试也为音乐活动与美术活动找到了一个新的结合点和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