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这一新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政府职能转变,而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属政治体制改革范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难以实现,同时,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治体制改革也难以深入。可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是密切相关的,是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割的两项重点工作。
一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发展和新贡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有其背景的。上个世纪末,马克思曾设想未来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全社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列宁在1906年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树立的两种社会基本制度来看待。但是,从1921年春开始,俄共不得不转而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实践使列宁的思想有很大变化,主张“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实现国民经济计划。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已对“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机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随着改革的深化,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重要性。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给政府职能提出了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取向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既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也不是垄断的市场经济,它是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靠政府去运作,这一新体制运行结果如何取决于政府的职能作用。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要把转变政府职能摆上日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相适应的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构成的主要内容有:(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平等竞争、共同发展;(2)国有资产产权明晰化,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必须明确;(3)一切生产要素市场化;(4)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的主要形式;(5)在坚持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关系的法制化;(6)社会所有成员按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配。从目前看,这里的关键问题:一是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培育市场机制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二是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尽快建立一个包括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在内的完备市场体系,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市场化,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组织基础。三是建立、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国家的经济调控功能。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需要有相适应的政府职能。
首先,各级政府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把主要精力放在订指标、批项目、分资金、分物资上的做法,逐步转到主要搞好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的主要职能上来,推动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的逐步分离。第二,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财政与金融机构既分离又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第三,完善计划调控。这种计划调控不再沿袭传统经济体制中的计划经济功能,而必须充分尊重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状况,使计划的职能从过去的以物资分配、项目审批、指令性指标的分配主体中摆脱出来,转向综合运用货币、利率、税收、汇率等宏观经济要素和就业、总投资、总储蓄、物价总水平、产业等宏观经济政策为主体的制衡职能。
二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十几年了,渐进改革的战略使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进行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转变政府职能的两项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是互相联系的两个系统工程。建立新机制、消除旧职能要经过一段时间,要有一个过程。
1、旧体制不利于转变政府职能。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了原有经济体制存在着五大弊端,其中前三条: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就是政府的职能问题;后两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也直接同政府职能相关。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以后,政府的职能应该是主抓经济建设。然而从几年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表现在机构设置的不适应,人员素质的不适应,运行机制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迫切要求简政放权、独立自主,而我们的管理体制则是部门层层对口、利益相争贻误了很多工作;市场经济要求迅速高效,而我们的一部分单位、政府官员则是扯皮推诿、人浮于事,长时间不解决问题;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调节为主,按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自由竞争,而我们行政体制则是令出多门,一些部门间政策、规定相互矛盾,基层无所适从,在操作中难以实行。所以当前转变政府职能遇到的阻力,根本说来是旧体制政治与经济关系格局所遗留的深远影响,乃至成为一种顽固的习惯势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是重组政治与经济关系格局。
2、政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总体上说,政府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造者和市场经济的管理者。所谓建造者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座大厦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都要政府来领导,任何单个企业和社会团体都起不到这种领导作用。所谓管理者就是政府要担负着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的职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控制货币总供给和财政总收支,调节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通过产业政策和某些重大投资活动,调节主要生产能力的地区布局和行业布局。通过制订和执行市场规则,维持市场的正常秩序,扩大市场容量和辐射能力,以贸兴业。通过政策、税收等手段,调节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利益,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靠外力拉动本地经济发展。通过对一些行业的直接控制和引导,在协调上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职能的体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大舞台,政府在这个舞台上充当什么角色呢?也就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政府职能,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问题,也是管理好市场经济的关键问题。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
一是指挥员。市场的运行实际上就是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政府就要领导市场规则的建设工作,在确立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经济自由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范。几年来,我们制订了孙吴县开放、发展乡企、个体私人经济等优惠政策和加强医药市场等管理办法,指挥市场主体确定资金投向,并约束了相关的一些行为。引导市场主体在煤炭、石材、农产品、山产品等开发利用中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全县经济发展。
二是协调员。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保证经济运行的最大效率,因而是一种有效率的体制,但它不是一种万能的体制,它的问题是单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容易产生盲目性,出现市场失效、市场失灵的现象,造成经济总量失衡,社会分配不公,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干预,以弥补由市场失效所造成的损失。如孙吴县七十年代开发山区欠陈贷1700万元,加上多年利息,本息共2900万元左右。这几年山区经济好转,农民收入增加还上陈贷800万元,还有陈贷本息2100万元。县农行提出还本适当免息的意见后,在上级行支持的前提下,县政府做了协调工作,调节了借贷双方的利益关系。这项工作既有利于农民减轻负担,又有利于农行活化资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服务员。有一些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等由于建设周期长、利润低,企业不愿干、受益单位无能力干的事情,如安装4000门程控电话、安装有线电视和全部村屯输电线路,就是在县委的领导下,由县政府负责通过制订政策、向上争取、多方筹资等办法完成的。此外,还为教育改善了办学条件、生活条件等。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多方支持,县政府就提出了“多、快、少”三字服务方针,即支持要多,办事要快,收费要少,尽可能地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四是信息员。市场是变化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搜集和分析各种市场信息。但是有一些企业对一些重要信息,特别是宏观上的信息很难搞到。县政府通过计委、经委、乡企委、科委等几个部门搜集的信息传送给企业及主管局,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具体提供的项目信息、政策信息、经济信息、产品销售信息等,对市场发育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都十分有利。
五是外交员。市场经济在现代条件下已经是国际性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不能孤立于世界市场、境外市场之外,否则是无法生存的。在对外开放的今天,各种形式、渠道、方式的联合与合作接连不断,有些需要政府出面——对承担着本县的全局利益,并在某些方面需要拍板决策以给对方明确答复,这是企业做不到的。
另外,还有一种政府职能体现在国有资产分配和国家财产保护上。政府有责任保护国有资产不断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分配国有资源,不仅不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相反,会有利于市场资源的配置。因为将国家所有的资源分配给经营者,加入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上是增加了市场资源的总量,并且便于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
三
从改革的现状看,转变政府职能与党政机构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旧的体制还起一定作用。这种政治体制改革和新旧经济体制碰接、磨擦,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改革的难度。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改革,结合本地实际,把握住关键环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条件。
1、要转变政府的管理观念。在过去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中形成的观念,如集权思想、保既得利益、习惯直接管企业具体事宜等这些传统观念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大障碍。所以要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先转变观念。树立起政企分开,宏观管好、微观放开的观念,政府培育和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观念,小政府、大社会的观念等,这些新的观念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先决条件。
2、要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这首先与机构设置有关。机构改革应考虑工作的连续性、社会的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行政管理多设综合部门,行业管理多设服务部门;在岗、离岗职工的福利待遇保持相对不变;原职能作用发挥好的单位,根据可能采取一定的形式保留下来继续发挥作用。政府的职能转变,也表现为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变,即从以行政为主的直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培育和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式。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以经济手段为主,就是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作为主要调控手段。各种经济杠杆要综合运用、统一发挥作用。
3、要转变政府管理的各种权力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层基础是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划分和界定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宏观经济调控权和行政管理权。在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这里最基础的工作是企业转换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与转换企业机制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的。过去政府的放权程度与企业扩权范围似乎是一对扯不清的矛盾。现在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的改革思路必须由放权让利转变为着力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将工作纳入了政府行为,坚持试点与面上推广相结合,改革与生产相结合;好差企业一并进行,难易企业一并进行;注重模式选定,注重改革效果;既要改革速度,又要改革质量。总体上改后企业运行良好,1-4月份,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6个百分点,效益也有所提高。
4、要转变政府成员的工作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在转变职能当中必须涉及政府组成人员的工作方法问题,政府职能一经确定就要靠科学的工作方法去实现。主要应该做到:一是坚持学习。在改革当中有许多新东西需要人们去认识,这就要求政府成员要多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二是坚持调研。新的体制、新的职能在运行中都会出现新的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政府成员多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检验改革成果。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新旧体制同时存在,并同时运转,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复杂的事情,增加了决策的难度,这就要求政府成员有较强的民主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行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决策能力。四是坚持求实务实。在改革当中会出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会引发一些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政府成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能求实务实,知难而进,着力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摆布好急难新重工作,驾驭全局,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总之,转变政府职能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要下功夫抓好,抓出成效。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就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能加快经济发展,就能提前翻两番、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