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浅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思想论文,价值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这一价值,从价值学的角度来看,源于其价值目标的崇高性、价值标准的人民性和价值尺度的实践性。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一价值学考察。

一、价值目标的崇高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样,科学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总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十分重要、关系全局的位置。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诉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不是指纯粹的个人修养,而是指一种社会理想,即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旧式的社会分工的消灭相联系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0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是统一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追求共产主义社会是一致的。

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执着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指向,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价值指向。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17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把我们正在走向的共产主义社会界定为“物质财富极大发展,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17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这一论断深刻地表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价值指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指向,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目标的坚持。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抽象物和高远的虚幻物,而是具体体现为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和当下的切近的努力和进步。从价值学角度来说,人的价值追求,有根本价值目标和具体价值目标之分。根本价值目标规定着具体价值目标,而一个个具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则是根本价值目标实现的基础。为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停留于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规定和抽象描述,而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体的价值目标。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19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从价值学的角度来考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指向,就是通过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政治前提和精神条件。这些,既可以看成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又可以看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关于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从内容上看人的需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最基础的;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普遍性看成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价值目标,立足于现阶段,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价值内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需要重构社会的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指出了基本途径。

首先,要重构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导向。自然经济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与之相联系的是人的依赖关系根深蒂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所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先天地带有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历史痕迹,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维护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因而人的依赖关系严重地阻碍着人的自由的实现。同时,在传统体制下,“单位人”的身份又不可避免地使人的发展趋向片面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开始使具有浓厚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单位人”向具有人的独立性的个性主体转变,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的双重摆脱的价值导向得以凸现。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重构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导向的关键环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对劳动生产自主权的拥有,使人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从事劳动生产的地域、职业,自主地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与他人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在劳动生产中自主地建立和形成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给每个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个人平等意识的产生,激发了个人创造能力的发挥,推动了个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拓展。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更是直接发挥着调节作用,帮助个人从自愿原则出发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不断摆脱对于人的依赖关系的过程。不可否认,市场经济也会产生人对物的依赖性问题,对此,从邓小平到江泽民,都告诫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尽量消除和遏制对物的依赖性。

其次,要重构政治活动中的价值导向。长期以来,政治参与都为少数人所垄断,国家与法律成为维护阶级统治、施行阶级压迫的工具。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官僚作风、等级观念、官本位现象仍根深蒂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政治职能转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高效的服务。它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公众参与政治的范围和力度要逐步加大。它不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也不能是官员个人利益的资本,而应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19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这一新思路,指明了把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政治制度的前进方向。这样一种制度性的建设,必将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合法地实现自身的民主权利,表达自身的意志,并在生动的政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

再次,要重构精神活动中的价值导向。在先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精神生产主要由一部分人专职进行。掌握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工具的统治者,把他们的思想、意识、精神变成统治思想、统治意识、统治精神,人们的认知活动、抒情活动、审美活动都处于这种精神统治之下。我国虽然已进入社会主义,但意识形态上的封建残余至今存在。要克服这种精神枷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营造一个让个体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使“每一个有拉斐尔的才能的人都应当有不受阻碍的发展的可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58-459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倡导自由的理想人格。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境界;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用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来教育人们,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的健康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样,社会有了让个人才能尽情发挥的条件,个体又有自由的理想人格,就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最后,要重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导向。以往,我们过于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与自然的协调和平衡,引发出很多“全球问题”,使生态出现危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没有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价值目标上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在价值标准上则按照历史的逻辑要求共产党在现实的实践中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最高标准。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16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根据。

其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社会发展层次看,需要构成一切社会活动观念上的内在动力,它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关系的内在化。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表现为人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高度重视需要和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9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同利益相关。并且认为,“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这就是说,人们的生产活动和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需要的满足及获得一定的利益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目的。需要和利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执政党全部社会活动的最高普遍原则和最高标准。

其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中心和目的。凡是适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就是合理和基本的东西,凡是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都是不合理的和反动的东西。任何阶级、政党、团体和个人,要成为进步的社会力量,就必须站到人民群众一边,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足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其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原则。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发展史说到底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一个社会究竟有没有得到发展以及发展的程度如何,最终还是要由这个社会中的人来体现,即最终要看这个社会中的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如果说社会生产力是判定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客体尺度,那么人本身的发展则是判定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主体尺度。因此,确立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把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如前所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目标,自然,在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过程中,就坚决反对脱离人、脱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谈所谓的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在理论上确立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标准,那么,在实践中是怎样体现这一价值标准的呢?

第一,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江泽民认为,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着眼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与物提供了更佳的结合方式,更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余地,从而更有效率,使生产力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第二,体现在对党的宗旨的坚持上。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不谋取任何私利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十六大写入了党章。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然申明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第三,体现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是以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为直接诉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吃、穿、住、用的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头20年的最集中体现。一是广大人民是社会需要的主体更加明确。社会需要总是由各种社会群体的不同的具体需要构成的,因此,执政党应当认真考虑兼顾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更加重视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强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更重视人民群众生活整体质量的提高,提升需要的层次,满足其多样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要求执政党不能陶醉于过去为人民做了什么,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十分关注人民群众提出的新的发展需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不仅会对物质需要提出新的要求,而且会更加关心文化需要。因此,对社会生产应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既要抓好物质财富的生产,又要抓好精神财富的生产,从社会生产的全面性着手,改变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面貌。

三、价值尺度的实践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价值目标上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在价值标准上定位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则,在价值尺度上则定位于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程度。

生产力之所以能够成为评价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是由生产力本身的特性及其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进步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等。每一领域都有各自的特殊尺度以衡量自身的进步。这些不同尺度反映了各个领域的特点与本质。但是当我们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时,还应当有衡量各个社会形态进步性的总体尺度或共同尺度。这个尺度只能是生产力。因为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生活诸领域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归根结底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在一个社会中,生产力能以它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超过其他社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体现了该社会的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关系更为先进,主体能动性更能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列宁指出,生产力状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生产力是评价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出发,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保证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为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力;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化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是因为文化有着整合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具有超前性、批判性和预期的前瞻性,是引导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人创造出改造外部世界的手段,其基本手段就是文化活动模式,如以“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为中介,形成不同的活动模式和社会发展程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文化特别是它的活动模式的每一次重大更新和优化,都在改变着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同时又带来新的更高级的需要;这种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又促使人们创造新的满足需要的手段。人类社会就是在需要与文化活动模式的不断更新中获得发展的。

文化的价值突出体现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特征上。首先,文化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的产物,深受着文化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生产、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中,在追求经济价值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经济人;他们所具有的思想的、伦理道德的、社会的种种价值观念即文化价值观念同样也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的影响。可见,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着、制约着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及彼此发生的各种关系,影响着各种习俗、规范、制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市场交换方式的文明程度。其次,文化影响着社会中的人。文化与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的和属人的东西。所谓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是人有目的地改变对象的自然状态,使之不断人化的活动及其成果。但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又具有超越主体的客观形式,对社会中的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就是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突出表现为影响人的素质。人是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如何,决定生产力的状况和水平。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主要的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文化是评价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出发,强调我们党不仅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  ;  ;  ;  

浅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