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的措施论文_张春黎

论述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的措施论文_张春黎

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10510

【摘 要】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涵括到质量管理、工期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只侧重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二个方面优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谈了一些自己的浅显认识,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现场管理的优化是一个博大范畴,它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待各方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方能裨益于建筑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裨益于建筑企业绩效的增值,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途径

1.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1.2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1.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

完善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机制,做到施工现场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然而,这也正是大部分施工企业所缺少的,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机制极不健全,分工也很含糊,责任不明确,自然也就很难实现施工现场的高效有序管理,最终影响到施工质量及工期。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严重制约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制约着相关部门的发展。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首先要设立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的组织结构,一般由管理及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领导施工人员进行有序高效的施工。另外,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实现施工现场的责任制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充分调动各参与人员的积极性。

2.2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职工大多属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导致建筑工程职工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安全意识薄弱以及专业水平偏低等问题。绝大多数部门职工不具备相关专业证书,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于专业的管理知识缺少认识,不能有效地处理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

2.3施工现场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施工部门管理意识薄弱,表现为施工现场所用材料,设备等乱堆乱放,施工人员懒散无作为,施工工序杂乱无章,整个施工现场更是无章可循,无人来管,最终造成了人力及物力的大量浪费,施工事故的频繁发生,施工工期的一再延长,施工成本的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低下劣质。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过于追求施工工期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及现场管理,不按照正常工序进行,违规操作等等,影响施工质量的同时极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施工更危害到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后果极其严重。 2.4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缺乏创新上。绝大部分施工单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认为引进新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手段等是浪费资金,导致企业管理一直处于落后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施工材料问题

建筑工程需要使用大量材料,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一直以来是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会采用抽检的方式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方式片面,材料质量仍存在很大问题,非正规厂商购进的材料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3.优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以科学技术为突破口,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制定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充分合理配置现有的施工现场资源,诸如建筑施工材料、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等,使其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为施工企业带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2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配置。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

3.3抓好生产进度,严格按图及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

尽量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或返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施工过程耗用的工、料和其他费用认真把关,对增减或更改项目要做好现场签证;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应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出效益,时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加以整改消除;对预算人员,应深入现场,掌握实际施工情况,包括施工进度及工程款拨付情况、材料的购置等,并根据施工进度及有关定额计算好下一阶段的材料、人工、机械设备需用量,为材料购置、人工、机械设备的安排提供依据。

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3.4保证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条件,是工程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格外的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可以从采购和选择方面严格把关。建筑材料的采购,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严格的对建筑材料的采购人员进行选择,保证采购员具有过硬的人品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在采购员实际的进行建筑材料采购之前,施工企业可以先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建筑材料鉴别质量的水平,杜绝发生采购人员忽视材料质量,只重视材料价格,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或者谋取私利,危害建筑工程的现象。在建筑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因为建筑市场的材料参差不齐,如果缺乏严格的监测,就会造成欺骗误导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建立严格的建材检测和取样送检制度,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严格的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检测和鉴定,及时的处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5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也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对施工和监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在施工人员的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员,根据施工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上岗资格证书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5]。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一些特殊性的危险作业。保证技术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准确的工作水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4.结语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管理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应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全.关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科学之友,2006,(4).

[2]白良红.浅谈施工现场管理[J].甘肃农业,2006,(7).

论文作者:张春黎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论述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的措施论文_张春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