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475000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椎板回植术与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 例。其中椎板回植术组(A组)28 例,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组(B组)30 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输血量、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术后2年腰部功能等方面的情况。[结果]A组与B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8、32个月。两组相比较,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均较少(P<0.05),但卧床时间较长(P<0.05)。而两组在术后2年腰部功能状况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椎板回植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安全、可靠,减少了椎管粘连和瘢痕形成,有助于恢复局部解剖和维持脊柱的稳定。
关键词:椎板回植术;内固定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常采取手术治疗,其目的一是彻底减压,松解受压的神经组织;二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1]。椎管减压的手术方式很多,为避免椎板切除减压导致的术后腰椎不稳和医源性椎管狭窄症,常采用椎板回植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58例(椎板回植术28 例,椎板减压内固定术30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椎板回植术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5~78岁,平均50岁。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6岁,平均52岁。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35例,发育性椎管狭窄14例,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伴钙化9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2年。术后随访12~42个月。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 2 手术方法
1.2.1 椎板回植术:
全麻,俯卧位,取腰椎后正中入路,向两侧分离骶棘肌至关节突内缘,完整暴露棘突、椎板及关节突。确定椎间隙及截骨范围,上下两缘薄骨刀垂直截骨,左右两侧骨刀与矢状面成20°~30°角,将棘突椎板复合体整块取下,潜行椎管扩大减压后,分别于双侧椎板和待回植椎板对位处钻孔,10号粗丝线穿过骨孔,将截下的椎板棘突一侧修整光滑后回植原位,再用巾钳于上下两端的棘突钻孔,也用10号粗丝线缝合固定。
1.2.2 椎板减压内固定术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俯卧位,取后正中切口,保留棘上韧带,分离椎旁肌肉至双侧关节突关节外缘。C型臂透视下,“责任节段”上下椎弓根置入椎弓根钉,行狭窄区腰椎管减压,摘除责任节段椎间盘,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
1. 3 术后锻炼
A组:术后第3天开始股四头肌锻炼,术后2周开始腰背肌锻炼,术后4~6周佩戴腰围下床锻炼,术后3个月正常生活。B组:术后第3天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术后1周行腰背肌锻炼,术后2周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正常生活。
1. 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 检验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输血量、卧床时间及术后2年腰部功能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
经统计分析,A组与B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输血量均较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从卧床时间比较,A组较B组时间长,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
2.2 术后腰部功能比较
术后2年腰部功能按JOA评分:椎板回植术组:19~29分,平均24.2分。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组:20~29分,平均24.5分,两组分数差别无显著性意义(t 检验,P>0.05)。
3 讨论
腰椎管减压的手术方法很多,主要有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合并不稳者常结合脊柱内固定。椎板切除术具有暴露充分、减压彻底的优点,近期手术效果满意。但该术式在切除椎板的同时,还需切除部分关节突,破坏了脊柱后柱的稳定性,从而导致脊柱失稳[2]。另一方面,椎板切除后,硬膜囊及神经根失去了椎板的保护,容易产生粘连,形成瘢痕;同时脊柱不稳又会加重骨质增生的形成,导致椎管再次狭窄,形成医源性腰椎管狭窄[3-4]。
有限化的手术原则提出要达到解剖结构破坏的有限化和椎管减压的有效化,椎板回植术恰好符合该原则。椎板回植术切除后方棘突椎板复合体时,保留了完整的后柱的骨骼和韧带复合体,术后原位回植,重建腰椎后壁结构。该术式符合脊柱三柱理论,基本恢复了病变节段脊柱解剖结构,恢复和保持了腰椎的稳定性,符合减压和稳定统一的原则[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椎板回植术进行了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并改进了手术方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周跃等[6]对采用保留脊柱后韧带复合结构的手术进行的生物力学研究,该术式与传统的多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腰椎术后的稳定性和增强其抗弯曲强度。肖睿等[7]等采用带蒂椎板复合体回植、钛网固定行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缝线或微型钛板固定相比,该术式更加稳固可靠,降低了术后螺钉松动及椎板向内陷入的可能性,避免了固定融合后脊柱活动度受限的影响。
本文从手术情况及术后腰部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来比较椎板回植术与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椎板回植术组与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输血量均较少(P<0.05),考虑为手术方式所致,B组因较A组手术操作步骤多,手术时间长,并且创伤较大,故出血量和手术输血量较多。A组卧床时间较长(P<0.05),则因A组无内固定支撑,短期内难以达到纤维连接或骨性连接所致。而术后2年腰部功能状况无明显差别(P>0.05),表明两种手术方式近期效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满意。对于合并腰椎不稳的病人,由于椎板回植不能提供前中柱的稳定性,术后可能会加重脊柱不稳,故不适合行椎板回植术。此外,两种术式远期效果比较尚需进一步随访来完成。
综上所述,椎板回植术在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减少了椎管粘连和瘢痕形成,有助于恢复局部解剖和维持脊柱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寇福新,孙常太.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8):756-759.
[2] 王沛.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待讨论的问题[J] .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2):763 -767.
[3] 范金鹏,刘永强,于海泉,等. 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5):435-436.
[4] 李明,李德强,刘培来,等.棘突椎板截骨回植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8):475-478.
[5]常西海,王宝鹏,李福东,等.椎板潜行减压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5):1199-1200.
[6] 周跃,梅芳瑞,张峡.保留脊柱后韧带复合结构多椎板切除的临床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4(2):90-92.
[7] 肖睿,李同相,官清,等.带蒂椎板复合体回植钛网固定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5,36(1):38-40.
论文作者:朱书涛,刘洋,张明辉,王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腰椎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脊柱论文; 椎管论文; 管狭窄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