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第一中学)
摘要:在高中知识的学习中,由于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同时课程的难度也加大,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学生在学习时由于高中阶段许多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都产生的厌学的情绪,教师一定要在学生们步入高一的时候就给学生打好基础,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好过渡,让他们学会提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一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都不喜欢提问,教师在讲台上抛出一个问题,下面基本上都是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同时教师让学生思考的时候,学生也不会进行思考,从来没有人去提问。这是当前高中课堂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给的知识,但是对基本的概念和定义怎么得出的都不知道,只是记住了基本的定理和公式,可是在做题时就又不会运用了,这其实还是基础知识没有打牢。对已学过的知识、思想方法、规律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方法体系, 所以在做作业时只是机械模仿, 乱套题型, 或者照搬照抄其他同学的作业, 自己不能独立认真高质量完成作业。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一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采用“启发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训练为主线, 尽量做到概念规律习题化, 解题程序化。在课堂上, 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鼓励,运用多提问、多启发等手段, 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的意识。因为如果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接受,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探究,我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习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时,我就会让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人,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集合,集合代表了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说一个群体是一个集合,一包东西是一个集合,学生说的任何想法我就会给予鼓励,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是主人,要充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要合理
实施分层教学, 因为在班上不同的学生是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的。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一些较难的题目他也能解答。可是如果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解答,这不仅让他增加困难,还会挫伤他的自信心。因此我在教学时就会分层教学,在学习函数的内容时,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班上一些成绩较低的学生就掌握基本的函数知识就可以,学会解基本的函数题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适当做一些拔高的题目,在题目中有所创新。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能力提升。因为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所有学生,不能只照顾了一部分学生。我一般会把问题设置不同的难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些拔高的题目,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就解决基本问题就可以。这样可以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思考中,提升学生的自信。
(三)提升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其实高中课堂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还是可以苦中作乐的。我会在一些课程上进行创新,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找一些关于数学知识的小视频小动画,学生们普遍对这个是很有兴趣的。在课前我都会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学习。学困生一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这些同学的表现,发现有走神的同学一定要及时纠正,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出现问题做到及时提醒。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一段音乐或者一段电影,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思考问题,提高提问的趣味性。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我就会问学生什么是“单调?”你们怎么理解单调的含义,学生说单调就是一成不变,不会发生变化,我就会这时引入函数的单调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采取灵活的课堂提问方式
一成不变的数学课堂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眼前一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多种弊端,教师们陈旧的模式让学生增加厌烦心理。因此在提问中教师可以灵活提问。例如,在学习函数图象时,我并没有急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先让同学们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图案是类似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生们就会积极地进行思考,我就会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函数,看一看自己的绘制函数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学生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 让高一的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是需要教师不懈地努力和艰苦地付出。学好数学是需要一点一滴去积累的,让学生燃起对数学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只要细心、耐心地引导培养他们,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良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文祥.高中数学新授课有效提问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9):160.
[2]陈佳洪.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9):4.
论文作者:兰建存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函数论文; 就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