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张晋萍[1]2004年在《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创造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创造性与人格和社会等因素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综合诸多研究可以看到影响创造性的个人特质包含范围很广,其中动机作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源泉,与创造性的关系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认知需求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动机受到广泛关注,很多研究者认为,认知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更能反映内部动机的本质特征。另外,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赢接影响到个体进行活动的动力的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approximate determinant reason)。 本文利用认知需求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威廉斯创造倾向测验和中学生创造思维练习,分别考察了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创造倾向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并比较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认知需求对中学生创造性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1) 中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及创造倾向上表现中等偏上,创造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就创造思维能力而言,其中以变通性表现最佳,其次是流畅性,而独创性最差。对于创造倾向,以好奇性表现最佳,其次为挑战性,而冒险性相对较差。 (2) 中学生在认知需求、创造思维能力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而在一股自我效能感、创造倾向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3) 中学生在创造性的两个指标方面都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而在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方面年级差异不显着,只有初一与初二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 (4) 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对创造性存在显着相关,二者在创造性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相对而言,一般自我效能感更能预测中学生的创造倾向,认知需求则能较好地预测创造思维能力。

焦丽英[2]2009年在《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对初中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情景,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在独特地、新颖地、且有价值地(或恰当地)提出并表达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能品质或能力。无论是作为创造过程第一步还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创造过程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它的培养和发展的意义都不言而喻;而研究对于家庭环境和自我效能感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就体现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家庭环境和自我效能感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存在城乡差异,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流畅性和灵活性维度。(2)家庭环境的客观因素,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对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着影响。父母文化水平尤其是母亲文化水平越高,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3)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存在显着的正相关。(4)初中生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娱乐性、亲密度、情感表达因子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成正相关,矛盾性和控制性因子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成负相关。(5)自我效能感影响初中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在家庭环境各因子中,矛盾性、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因子对初中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较大。(6)家庭环境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初中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

佚名[3]2010年在《教育心理分组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及延迟效应的研究段春燕~(1*)胡卫平~21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临汾,041000,contriona@yahoo.com;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西安,710062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可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力理论,更好的落实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学思维"活动课程为实验材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学思维"活动课对初中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延迟效应的研究。实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设计,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山西省某中学初一学生110名,其中实验组56人,控制组54人,对实验组实施每两周一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采用《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及其平行问卷对所有被试做前测,一年后进行中测,半年后进行后测,并在一年后探究其延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学思维"活动课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尤其表现在问题提出、产品设计、问题解决和科学想象等维度上;(2)停止培养一年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差异仍然显着,表明"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科学创造力的提高有着持续性的影响。

李林蔚[4]2014年在《老年人迷信心理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迷信是由一定的心理需要引起的,在对客观事物错误或虚幻的认识基础之上而产生的信念和行为。迷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叁种心理成分:动机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本研究认为迷信是由一定心理需要激发相应的迷信观念,产生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认识,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老年人迷信心理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老年人迷信心理的含义、结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一方面可以丰富迷信心理的研究内容,一方面为家庭及社会干预老年人迷信心理指出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老年人迷信心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初步建立了老年人迷信心理的结构,并通过对初试问卷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老年人迷信心理的维度,编制了老年人迷信心理的正式问卷。在此基础上还对自编的正式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另外,还考察了老年人迷信心理的现状和特点,并探讨了老年人迷信心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自编老年人迷信心理问卷包括叁个因素:迷信观念、迷信动机和迷信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研究的测量工具。(2)老年人总体迷信心理水平较低。(3)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居住状况的老人在迷信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4)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婚姻状况的老人在迷信心理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5)老年人迷信心理与自我效能感呈不相关,不能有效预测自我效能感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D]. 张晋萍. 山西大学. 2004

[2]. 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对初中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D]. 焦丽英. 山西师范大学. 2009

[3]. 教育心理分组报告[C]. 佚名. 第十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10

[4]. 老年人迷信心理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 李林蔚. 重庆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